鲁院在八里庄二道沟河的北岸,两人乘公交车在就在鲁院附近一家国营招待所住下来,上次方明华也住在这地方。
两人住下不久,见到早一天赶到的王宇。
王宇自从和方明华竞聘《延河》杂志社主编失败之后,就带着一帮人去创刊《小说评论》杂志,从杂志社搬到了作协大院,两人有时候偶尔见面。关系当然恢复不到当初两人都市杂志社副主编热络,只是礼节性的点点头而已,很少说话。
不过今天却为陆遥这本书两人又坐在一起。
在方明华和陆遥的房间里,王宇神色严肃,坐在椅子上对陆遥说道:“我是昨天到的,见到《城》杂志社的副主编谢望新,他是这次研讨会的组织者,向我提供了这次参会的人员名单。”
说完,王宇从衬衣口袋里拿出一张纸递给陆遥。
方明华也凑过去看了看。
鲍昌、何西来、谢永旺、何振邦、雷达、黎坨、冯立三足足有二十人!
规模不小啊。
而且名单的人名,方明华没有来到这个时代之前许多都没听过,但现在一个個名字如雷贯耳,都是文学评论界的大佬。
鲍昌:时任中国作协书记处常务书记、出版《诗经》研究的论文集《风诗名篇新解》和题为《一粟集》的文学论文集。
何西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著有《新时期文学思潮论》《文格与人格》《论艺术风格》等作品,
谢永旺:时任中国作协理事,《文艺报》主编,撰有评论文章《独树一帜——论高晓声的小说》《在严峻的生活面前——论张贤亮的小说》《作家心里有春天》《用湿润的心迎接明天》《近年来文学论争》和评论集《当代小说闻见录》等。
陆遥很认真看完,抬起头对王宇笑着说道:“王主编,没想到谢主编竟然如此重视这场座谈会,请了这么多名家。”
“是啊,谢主编给我说了,说这你这部小说发表后读者反映没有你写的《人生》反映那么强烈。他希望通过这次研讨会,一方面听听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有利于你第二部的创作,同时通过这次研讨会,对你作品也是一种宣传。”
“我希望也如此。”
方明华坐在一边没有说话。
王宇说的话并没有什么大问题,在这个年代,好多作家的重要著作发表后,都喜欢开个研讨会会,邀请国内评论家对作品点评。
与会代表当然会指出作品中的不足,但基本上都是肯定、赞扬为主,其实无形中也是一种宣传,甚至形成一种风气。
可是这次不是。
这帮人会将陆遥的这部作品批评的体无完肤。
哎.
谢望新这次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喽。
陆遥和王宇聊着,突然发现方明华没有说话,于是问道:“明华,你怎么不说话?看看,你现在不仅是大作家,也是著名文学评论家喽。”
“陆大哥,你就别开我玩笑了。”方明华谦虚了句,看着两人说道:“我个人觉得,这次评论会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什么意思?难道会开成对我的批斗会?”陆遥开起玩笑来。
“还真有这种可能。”
“明华,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你认为陆遥写的不好?”王宇听了有些不悦。
“不是我认为,是他们认为当然,王主编,你如果能舌战群儒,将他们反驳的无话可说,那绝对是大功一件。”方明华半开玩笑半认真说道。
“危言耸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