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未用手轻轻掂了两下,数目是准的,这送货交给春苗办果然能行。
她爽快地给春苗付了工钱。
拿着刚到手的十五文钱,春苗没有像以往一样害怕得推拒不敢接受,这几天以来,她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像从前那般怯弱,而是变得逐渐勇敢独立起来。
离开了赵无赖,她深知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重新支撑起这个支离破碎的家,只有努力赚钱,才能像姜姨一样,让村里人不敢欺负她们母子。
这个变化是好的,一旁的姜晓晓默默看在心里,春苗姐妹通过这几天的事都做出了改变,这是好事。
有了动力,日子才有奔头。
姜晓晓乐滋滋地看着春苗离开,转头就被自家娘亲抱上了马车,“坐稳了,咱们现在就去镇上买煤炭。”
姜晓晓无奈摇头,她娘果真是个行动派,决定要做什么就立刻去做,丝毫不拖拉。
到了镇上,姜未赶着马车直往西街东窑去。
东窑是永安镇最大的民窑,除了专烧砖瓦、青瓷器,还卖煤炭。
进到前院的窑铺,姜晓晓就看到里头有个正在收拾矿渣的老翁,便脆生生地道:“老爷爷,我们想要买石炭。”
石炭就是煤炭,这个时代的人通常把煤炭叫做石炭,因为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跟石头一样。
“买石炭?”老翁起身走过来,满脸疑惑:“这大热天的你们买石炭干啥?”
姜未言简意赅:“家里要盖房子,烧些砖瓦用。”
“哦哦。”老翁恍然点点头,然后用他那双漆黑的老手从角落里推出一大把杆秤,“你们要多少秤石碳啊?”
姜晓晓看了看那把杆秤,又看向旁边纸上写的价格:石炭每秤六十文钱。
这一秤差不多能放十斤,折合下来每斤六文钱。
这个价格倒是比她想象中的还要便宜。
姜晓晓不觉讶然。
街上卖的一捆柴至少也要七八文钱,到了冬天的时候卖得更贵,十多文都有人买,没想到这煤炭在古代的价格竟然还不如一捆柴高。
不过说起来,煤这种东西,在古代除了烧火取暖,基本没有别的用途了。
除了那些专门烧窑卖砖瓦、瓷器的,寻常人家基本不用煤。
毕竟古代人烧火取暖大多用木柴,尤其农村里的人,上山转一圈就能捡些不少柴回来用,根本用不着专门钱买煤用。
而对于富贵人家来说,更不会用煤炭这种东西,煤炭一燃烧就会产生大量的烟雾,不仅熏人,还会让人中毒头晕。
所以,越是有钱的人家,越是看不上煤炭这种东西,他们冬天取暖都是用专门烧制好的木炭,例如银丝碳,表面像白霜,烧出来无烟,还不易熄灭,冬日的放在室里,能让人一整天都感到温暖如春。
不过这些专门供人取暖的木炭价格也不便宜,远不是煤炭能比的。
姜未一口气要了两百斤煤炭。
她想买的远远不止这么多,但奈何马车的车厢就能装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