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际中:“定然是有关教化之事。”
邱禾山有些意外吗,他没想到王后竟然干政。
他面上并未遮掩,严际中眼睛利得很,自然一眼就看了出来,他当即道:“不要小看了王后的才干,燕北有今日,一半儿是王后的功劳。”
邱禾山心下震惊,严际中自然不会在这样的事儿上骗他,可正因如此,他才更为震惊。
他这几个月也不是只写几封信而已,对于燕北的崛起,他早就详细地了解过了,如果不是因为燕北开了挂的速度,段家人相邀时,他也不会那般轻易就松了口。
如果王后真的如严际中所说,那他原本的态度就要改上一改了。
严际中看他面上严肃,笑道:“王后如今忙着养胎,已经不怎么过问前面的事儿了,对了,大王让我叮嘱你一句,一会儿王后说什么你只管应着就是了。”
邱禾山一脸懵:“……”忽然觉得大王有当昏君的潜质。
他们到的时候,段雀桐正在看游记。
与大家的繁忙不同,段雀桐如今的日常就是养胎,生活的十分悠闲自在,肚里的小家伙一点儿都不闹人,怀孕至今她还真没遭什么罪。
最多也就晨起时胃部会有些许不适,吃颗梅子也就压下去了。
看到严际中两人进来,段雀桐也没甚架子,还让人上了茶点来。
严际中对这里十分熟悉,当下就大马金刀地往边上一坐,只当自己是参加茶话会一般,对她这儿的点心赞不绝口。
段雀桐:“一会儿我让人给您带一匣子回去,严叔想吃什么,直接派人去厨房吩咐织锦就是。”
严际中也不知道客气一句,当下就应了下来。
邱禾山心下呵呵,他算是看出来了,这位王后是笼络人心的好手。难怪大王那般冷肃嗜杀还有这么多人追随,看来这位王后功不可没。
现在,他对于外界传言倒是真的信了几分。
他正这般想着,就见王后将目光投向他这边,“邱祭酒也是同样,先生远道而来,我与大王都是记在心里的,教化百姓的重任还要仰仗先生,别的我也帮不上什么忙,日常如有所需,只管派人来说,王府定然会尽力满足。”
邱禾山连忙躬身道:“微臣谢过王后!”
说完了场面话,段雀桐就提起了正事,果然如严际中猜测的那般,是为了教化百姓一事。
段雀桐对于人才的培养与这个时代的普遍需求不大相同。
燕北不只是需要军政人才,掌握一技之长的普通劳动者也同样宝贵。
依她看来,现在的百姓几乎每天都在不停地做活,可是实际上的效率是真的不高,这里面的原因是多重的,技术创新是其一,可是百姓愚昧才是最大的原因。
所以,基础教育必须搞起来,也不用学太多,认些常见字总是好的,还有基本的术学也要会。
段雀桐在在提出这一点的时候,本来已经做好了被反对的准备,却不想邱禾山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下来,这让段雀桐准备了一肚子的话都憋了回去。
邱禾山答应的痛快,他这是他识时务,只是具体要如何做,其中的难度却不是一般的大。
读书识字,一直都只是少数人的特权,普通百姓根本就没有这个意识,也没有这个需求,更没有这份财力,这不是官府说让他去读书他就会乖乖去学的。
邱禾山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对此,段雀桐早有想法,让所有的人都识字也不大现实,读书本身就已经是在选拔人才了。
段雀桐:“我会让马寻配合你,到时候由国子监牵头,开设扫盲班,每日只需半个时辰即可。除此之外,还要开设蒙学馆,可以少收些束脩,想要入馆学习的人年龄不限,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基础型人才。有天赋的他们自己就会上进,其余人正好投身基础建设。”
邱禾山是教育的行家,虽然有些词汇是初次听闻,可也能够猜到王后的意思,他当下就提出疑问:“扫盲班主要是针对成人的吧,这要如何推行?如何才能让他们自愿识字?”
而且,他还有一层顾虑没说,他已是耳顺之年,自是看开了许多,可他那些学生大多还有着满腔的书生意气,让他们去教白丁识字算术,怕是会心有抵触。
段雀桐在教育界呆了十几年,在义务教育普及的现代还有人辍学,更何况是现在呢?所以她也只是给那些有上进心的人提供一个翻身的机会而已,至于是否想要抓住,端看他们自己。
“四方街有一室内广场,可容纳千人,那里可充作教习之所,到时镇抚司会派人协助管理,每课最多只允五百人入内,其间马寻会安排人穿插汇演,为了看表演,他们也会去的。”
马寻邱禾山还是知道的,只是他没想到王后竟然会出此奇策,为了看表演而识字,这还真是贴合民心,只是于教习而言,却着实辛酸。
段雀桐又道:“当然,百姓蒙昧,负责的教习也是辛苦,柳尚书那里有兑票,教习每上一次课可领一张做补助,凭借兑票可去杂货铺领取相应福利。”
“我也知道,能够投身燕北,自然也不会在乎这点子蝇头小利,不过总也是王府的一份儿心意。且教化百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也是官员考评的一项。”
这下子,邱禾山是真的叹服了。
看着邱禾山面上神色,段雀桐心下满意,端起了茶盏。
邱禾山告辞之前,问出了心头的疑问:“王后,微臣有一事不明,还请王后解惑。”
段雀桐:“邱大人请讲。”
邱禾山:“王后是如何能够想出那般严密的官制来的?”
此前,他就听人说过,燕北现在推行的官制是王后所想,当时他只是一笑而过,只是有了今日之事,他忽而对自己以往的认知产生了怀疑,难道世间真有这般聪慧女子?
段雀桐没想到他会问这个问题,她嘴角微勾,只道:“仙人指点罢了!”
邱禾山不信这个世间真有所谓的仙人,只是,这个说法似乎要比王后自己想出来的要更可信一些。
两人告辞离开,每人手里还拎了一包特制的点心。
段雀桐再度拿起了游记,官制之说,当然不是什么仙人指点,而是前人的智慧。
在燕北梧决定称王的时候,她直接在脑海中将各朝各代的官制过了一遍,然后毫不犹豫地把明朝的官制照搬过来,万历皇帝十年不朝,国家机器依然运作良好,足以证明它的完善。
当然,这只是一个蓝图,应用起来还要与实际相宜,那就是郎君和内阁的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