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太后万安

关灯
护眼
太后万安 第30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而张阁老既是兵部尚书,又兼吏部左侍郎,没事便只是挂个虚职,专心辅助皇帝处理政务,一旦有个什么事,虚职就成了实差,可以过问、干涉吏部各项事宜。不被这样重用,谁又会穷尽一生地谋取那把交椅?

当然了,首辅也会被分权,譬如执掌的兵部,便有身为五军大都督的英国公、各个领兵的封疆大吏制衡——凭你兵部想怎么着,我不同意就能驳回去,有公文再有圣旨的情况下,才会二话不说地照办。

本来是特别好的局面,但如今那些封疆大吏多为裴行昭的拥趸,对张阁老的制衡简直成了助力。

所以,裴行昭就算只有首辅一人相助,便能与晋阳分庭抗礼数年。晋阳就是被这种局面压的,才铤而走险,去动武官已经入口的肥肉。

她也不是要让成名的将帅待遇与文官一样,最终目的是让他们适度地交出一些,出点儿血,明白官场已不是先帝一度重武轻文的情形,不要再将裴行昭视若神明或修罗般的存在。

裴行昭站的越高,兴许越不能为他们谋得长远的安稳太平——自来文武相轻,文官也从不是吃素的,到了他们掌权治理天下的年月,沙场上的功臣不被一个个地忌惮从而铲除,已经难得。

晋阳遐思间,皇帝和裴行昭、张阁老商量着安排好了崔家一案的后续,连传几道圣旨、懿旨下去。

案子就快结了,崔家保不齐要从京城消失了——这是所有重臣的共识。

不知不觉便到了申正时分,皇帝觉得差不多了,叮嘱晋阳明日上早朝,遂遣了众人,邀太后、首辅留下,另有要事相商。

众人各怀心思地告退离去。

晋阳回想着皇帝、裴行昭的神态,也拿不准他们是认头了,还是胜券在握。避而不谈,是真的无话可说,还是在拖延时间?

出了宫门,晋阳唤住镇国公,声音低而郑重:“命那些上朝的官员备好折子,明日早朝一起出面进谏。”

“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了?”镇国公道,“这本就是谁都不能直言反对的事情,小火慢攻,胜过燃起大火。火只要烧得旺了,便保不齐殃及自身。”

“既然横竖都没人敢否决,更要从速行事。国公爷,她裴映惜越是窝火忍耐,日后弄出的乱子就越大,把她气急了,她会干出什么事儿,你也不是不知道。”

“这倒是。她一上火就是一身匪气,脑子也不是寻常人的转法,唉……”镇国公摇了摇头,“臣知道了,这就传话下去。”

两人作别,各自急匆匆回了居处,反推有无纰漏,再进一步地完善章程,给各个需要用到的人传话。

而他们没想到的是,翌日早朝之上,事态的进展,全不在预料之中——

裴行昭与晋阳就座,重臣行礼平身后,皇帝拍了拍案上几道折子,道:“这是几道加急的折子,连夜送到了朕手里,朕反复看过,心惊不已。”说着,命李江海传给太后、长公主过目。

头戴龙凤冠、身着明黄大袖衫的裴行昭一目十行地看过,声色不动。

按品大妆,一身华服的晋阳看了,面色微变。

她已经是冒险行事,裴行昭却比她胆子更大!

这时候,楚王、燕王联袂而来。他们都在五军都督府挂着个闲职,平日里并不参与朝会,但若以亲王身份上朝,也属正常。

皇帝笑容和蔼,给二人赐座,“正好要说关乎皇室宗亲的事,你们听一听也好。”随后朗声道,“这几道折子,是弹劾两位公主,她们本就有封地,赐田颇丰,却还不知足,四处侵占百姓的田地,奢靡成性。几位爱卿要朕想个法子,治标治本。”

被弹劾的两位公主,一个是被拘禁起来的安平,一个是在金殿上的晋阳。

于阁老应声道:“此事的确非同小可,只是,事有轻重缓急。两位殿下是否行差踏错,皇上派专人查实即可,当务之急,却是朝廷收回赐田之事。此事若能落实,不知要惠及多少百姓,臣恳请皇上早做决断!”

宋阁老再一次适时地站到了他的对立面,扬声笑道:“凡事都需得走一步看三步,皇上、太后娘娘、长公主殿下更要走一步看十步。若非金枝玉叶之事关系重大,皇上何必着意提出?”抬完杠,向上行礼,“请皇上明示!”

对于宋阁老几日的表现,皇帝很满意,此刻颔首一笑,“皇亲国戚所得的赏赐、安享的富贵,到底是否合理,朕想与诸位爱卿探讨一番。”

于阁老还没转过弯儿来,焦虑又气闷,可关乎皇室的话,却不能接。

他如此,别人亦如此。抢着搭这种话,等于坐实了皇帝事先给自己递了话,出了金殿便会成为众矢之的。

裴行昭却望向镇国公,“梁国公,皇上所说的,寻常官员不清楚,你却是不同。哀家没记错的话,梁家历代国公所享有的,与亲王一般无二?”

镇国公欠了欠身,又闭了闭眼,心里别提多丧气了。晋阳千算万算,还是算计不过那个高高在上的匪类,保不齐,他和长公主要一道引火烧身。再怎样,话却是不能不答的,但又不能顺着对方的心思抖落家底,只是道:“老臣已经年迈,且对庶务一窍不通,太后娘娘忽然问起,臣真不知从何说起。”

裴行昭笑道:“梁国公记不清,哀家倒是有所了解。”

皇帝忙道:“请母后说说,让大伙儿都听一听。”算账、报账的事情,谁也别想指望他,看到那些名录就犯晕。

裴行昭颔首,和越的声音如珍珠落入玉盘,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在我朝,亲王一年,供禄米五万石,白银一万五千两,锦缎百匹,纻丝、绢各五百匹,沙罗、夏布、冬布各一千匹,此外,名下的赐田在五六千亩左右,平日所需一切,宫中都会及时赏赐下去。梁国公,哀家可有记错?”

镇国公支吾着,“老臣年迈,委实记不清啊。”继续装糊涂。

其余的朝臣却是面色迥异,有惊讶的,有羡妒的,有不满的。

燕王却道:“太后说的没错。”

“而且,太后只是说了大致的情形,实际要比这更多。”楚王接话道,“正因此,本王与燕王常觉惶恐。我们虽也曾下民间,到军中,却并没什么建树,就算比起小小的守城之主,也觉汗颜。”

话题到了皇帝心里有数的这一节,将这话题延伸下去:“即便是当初立下奇功的太后,先帝也不过赏赐两千亩良田,白银一万两,四时供应更不消说了,连亲王三成里的一成都不到。至于别的名将,得一千亩良田的已是凤毛麟角,其余赏赐又远不及彼时的太后。”

“是啊,人家在烽火狼烟里拼命数年,才换得天下太平,不给些赏赐才是天理难容。眼下人家镇守各处,让这京城里的人过得更加安稳无忧,没邀过功,反倒被人惦记上了那点儿家当。”燕王盯着于阁老,故意阴阳怪气的,“扯着太后的旗号,满口道德仁义,在本王看来,却只有从头到脚的穷酸气。同样的赏赐,本王给你,你敢不敢拿命换?你就算死得起,又能救几个百姓?”

皇帝和楚王都无声地笑了。燕王就是这毛病,随时随地能激得人跟他吵一架。

于阁老就算再沉得住气,被这么挖苦一番,脸上也挂不住了,当即反驳道:“王爷这话有失公允了吧?臣是秉承皇太后爱民之心,但也是为了安抚文官的不满之情。的确,用兵的年月要依仗万千将士,但太平的年月却需要文官齐心协力地出谋划策、改善民生、开创盛世,到何时,最重要的也是民心,臣为这初衷进谏,到底有何不妥?”

“等到多数文官有所建树的时候,你再惦记别人的荷包也不迟。”燕王轻蔑地笑了笑,“你但凡有点儿像样的政绩,也不会张罗这种事。打量着我们这一辈的名将涵养太好,不会对你动手罢了。可作孽的人迟早会遭报应,日后吃饭喝水都当心些,噎死呛死了你无妨,再笑死几个就不好了。”

宋阁老和一些朝臣忍俊不禁,低低地笑起来。

于阁老恼羞成怒,险些气得倒仰。

晋阳咳了一声,不悦地睨着燕王,“好了,话还越说越远了。”随即对皇帝和裴行昭道,“于阁老的意思,应该是皇室归皇室,臣子归臣子,这两桩事并不冲突,以我之见,倒是不妨由简入难,先收回官场的赐田,再着手皇室宗亲所得赏赐的事。”

裴行昭定颜一笑,“哀家倒不是这样想的。正如于阁老反复强调的,事有轻重缓急。白白享有过多赏赐的皇亲国戚,可比官场中得到赐田的人多,更有那人心不足大肆敛财的。既然为着百姓着想,当然要从分量重的一头着手为好。”

晋阳挑眉,隐含凌厉之色,“我不懂,为何不能同时着手?”

裴行昭用下巴点了点她手边的折子,“两位公主奢靡无度侵占田地,要查;是否有一丘之貉,也要查。皇室中人立于危墙之下在先,有赐田的官员却不曾行差踏错,既然如此,为何不先从皇室着手?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踹了前任后我成为他的金丝雀 当夜幕降临 无尽春(厌我入骨) 大佬对我窥伺已久 我有占卜系统 当魔王穿成小可怜[星际] 我用梦境泡神君 信息素设陷 溺玫瑰 逃婚以后(女扮男装 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