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
1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出自《论语》
2三谏而不听,则逃之:出自《礼记》
“为人臣之礼,不显谏。三谏而不听,则逃之。子之事亲也,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
当臣子可以跑,亲生的跑不了,只能追着爹嚎啕大哭hhhh
3五经选修数据:参考论文《明代科举士子备考研究》
第92章
文哥儿二次造访顺天府学祸害到的不仅仅是李兆先。
不少顺天府学的学生都深受其害,不管在府学还是回到家里,都免不了受个好几轮伤害。
尤其是家中有长辈在翰林院的,人拿着文哥儿分到的新鲜桃子回家自然要问问文哥儿在顺天府学的表现。
别家孩子的表现都问了顺嘴考校考校自家子弟不过分吧?
这一考校就考出问题来了,总结起来就是:论读书你不如三岁小孩论孝顺你还是不如三岁小孩你们不该好好反省反省吗?
这顿批评听着很难受,偏还没法替自己分辨。
一个两个都只能夹起尾巴做人。
文哥儿不小心又当了次别人家的小孩。
他对此一无所察,顺天府学的桃子都被他薅走一半了一时半会对这地方已经没什么兴趣。想要他再去,除非等明年的桃子熟了!
毕竟全薅走就有点过分了。
人不能太贪心!
文哥儿安安分分地读书练字工作日跑翰林院,休息日跑丘家,每天都能充分锻炼到自己的小短腿。
转眼到了八月初,王文素的铺子即将开业。
他爹已经回了晋州只王文素和看着他长大的祥叔留在京师。
筹措一个商铺不是易事王文素眼里又只有数学祥叔便自己跑去晋商会馆探听消息。
会馆这种东西地域性很强基本都是自己人带自己人从来不带外地人玩。
晋商想来京师落户,也得先去晋商会馆拜拜山头顺便听听同乡们的建议。
这一来二去可是费了不少银钱和时间。
文哥儿和王文素都不清楚其中的弯弯绕绕全是祥叔这个老江湖在走动。
晋商大多靠盐业起家不仅自家赚得盆满钵满,也培养出了不少官场上的关系。
对于新到京师的同乡,晋商会馆也会予以一定的帮助。
至于给的帮助是多是少以及维持多久,端看你是不是真的扶得起来、愿不愿意一起反哺同乡。
晋商之所以能兴盛数百年,他们的团结正是原因之一。
哪怕是王文素一家早就移居他地,祥叔报上王家出身后还是被接纳了,并且帮他择了处很不错的铺面。
由于王文素只爱算术,旁的事一概不管,祥叔思来想去,选了文房用具这门生意,兼营各种颜料。
如今晋商会馆领头的就是颜料商,可以给他们供应货源。
别的货源也好找,都是寻常笔墨,走薄利多销路线,伙计肯干活便不会亏到哪里去。
算是一门赚不了大钱但挺稳当的营生。
店铺快开业了,王文素的妻儿也跟着晋州的商队过来了。
文哥儿这才知道王文素儿子都和自己一样大,女儿比自己还大两岁。
这人半句都没提过自己一双儿女,每天光和他聊数学来着。
文哥儿乍然被邀请去他们家吃饭都愣了一下:敢情他这笔友还有家室来着?
既然是开业前吃顿便饭,顺便见见王家嫂子,文哥儿问清楚王文素家到底有几口人后便备好给小孩子的礼物出门做客去。
眼下京师最热门的玩具就是积木和拼图了,经过一年的发酵,这两样玩具的热度不仅没有减弱,反而还越来越受欢迎,俨然已经是逢年过节送礼佳品。
尤其是积木,你就算送重复了小孩子也不会嫌弃,反而还会特别高兴,因为他们能玩的花样更多了!
这种有无限可能的东西,小孩儿们怎么玩都玩不腻。
文哥儿最不缺的就是这两样时新玩具,随手就带了两套给王文素两个孩子。
文房店还没对外营业,文哥儿算是头一个外来客。
他在店里溜达了一圈,这里摸摸那里碰碰,最后好奇地对着那堆由晋商供货的颜料研究了半天,对祥叔介绍的花里胡哨的颜色叫法很是叹服。
什么紫棠绀青柳黄柳绿,听得他都有点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