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赐工作的医馆叫金氏中医馆。
在青山县也算小有名气。
虽然如今中医没落,但是对这个从青山县建立就存在的医馆,青山人还是抱有很大信任的。
尤其一些年纪大的老人。
李天赐从家坐公交二十几分钟后,再医馆附近下车。
步行两分钟九来到金氏中医馆。
“天赐来了,几天没看到你了哦!”
李天赐一进医馆,一名五十几岁的消瘦妇女就笑着对李天赐招呼。
“刘婶好,这几天家里有些事就没过来,金老还没到?”
李天赐笑着回应妇女,说话时目光在医馆内搜索了一下。
中医馆不是很大,只有不到八十平米。
除了一个诊台和一个付药煎药的柜台之外,其余的空间多数被药柜占据。
而在药柜的后方还有一个小间,是一些需要针灸的人所准备的。
“金老昨天有事下午就走了,估计今天要下午才回来,现在医馆里金良才坐诊,他还没到呢!”
刘婶见李天赐问到金老,连忙回了一句。
而说起那个金良才时,眼中竟然带着一丝鄙视味道。
“哦?那我去干活了,刘婶你忙活半天休息一下吧。”
李天赐一听金老下午才能到,也没太在意。
至于那个金良才,李天赐也不是很喜欢。
不过他只是一个打杂的,连真正的学徒都算不上,可没有资格去评论谁。
而那金良才不但是金老的侄子,也是医馆的第二坐诊中医。
至于刘婶,其实和李天赐的工作是一样的,都是打杂。
只不过李天赐能做的比刘婶多一些。
至少抓药和熬药的伙计忙不过来时,李天赐是可以顶上去的。
和刘婶说了几句后,李天赐就开始打扫卫生,然后是清理药柜。
检查药柜中是否缺少的药材做补充。
当李天赐和刘婶工作了大约十几分钟后,医馆内的抓药伙杨宏计也赶了过来。
十名二十六岁的内向青年,对李天赐和刘婶招呼一声后,就开始自己的工作。
又过了半个小时,一名穿着灰色中山装的男子走了进来。
四十几岁的年纪,身材微胖,眼睛很小。
看人时带着一丝高傲之态,正是刘婶和李天赐说过的那个金良才。
“李天赐,你三天没来,也没个信,下次再这样,你就不要来了,虽然你打杂学徒没有工钱,但是医馆也有规矩,知道吗?”
金良才进门后看到李天赐,直接开始教育起来。
“嗯,我知道了金大夫。”
李天赐对这个金良才没有好感,但是也不敢得罪。
毕竟他还想在假期间,多学一些中医基础。
金良才对李天赐的态度还算满意,点了点头就走到诊台后坐下。
杨宏连忙上前给泡了一杯茶水。
名义上,杨宏属于金良才的弟子。
早晨的一阵忙碌之后,李天赐就凑到抓药伙计杨宏身旁。
和他一起讨论一些中医上的基础知识。
当时间过了九点,医馆内陆续进来一些中老年的患者。
多数都是老主顾前来抓药,也有个别的让金良才诊断一下,还有一些见金老不在后,转身离开的。
“大夫,大夫在不在,快来看看我老娘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