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完蹦跶出来恶心人的孙家后,萧景曜又把重心放在了念书上。
他本来就天资过人,再加上过目不忘的记忆力以及强悍的自控力,别说在蒙学班了,就算在科考班,萧景曜这种表现都杀疯了。
孙夫子本来以为他对萧景曜的聪慧程度有了足够的认知,谁知道,萧景曜一入学堂,就如同蛟龙入海,根本没有瓶颈。别的学生会碰上的困难,在萧景曜这里根本不存在。孙夫子教多少,萧景曜就能学多少,一点都不带浪费的。
这样惊人的学习能力,孙夫子教了几十年的学生,是真的没见过。要不是亲眼所见,说出去都没人信。
是真的没人信。孙夫子写信给老友嘚瑟,老友的回信中就充满了质疑,字里行间都是调侃孙夫子一朝收得得意弟子,太过忘形,以至于失去了冷静的评断,对这个小弟的描述太过夸大其词。
孙夫子再三回信同对方强调:老夫所言,字字属实!
老友回了一封长信,大意便是:真的吗?我不信。除非你把送来京城让我见一见。
孙夫子:“……”
呵呵,老东西还挺会打如意算盘。
知道了事情始末的萧景曜:“……”
算了,你们高兴就好。
蒙学班的小孩儿也算是倒了大霉,碰上了萧景曜这样一个挂逼。余思源本来还摩拳擦掌想和萧景曜再决高下。为此,余思源不仅上课专心致志,回家更是废寝忘食,一门心思和功课死磕,就差头悬梁锥刺股,憋着一股劲儿,说什么都想在月考中赢萧景曜一次。
孙夫子的私塾里也设有考试。蒙学班一月一考,科考班一旬一考。考完后还会张榜公布排名,堪称公开处刑。
自打萧景曜进了蒙学班,榜首位置就一直没换过人。第二名倒是竞争得十分激烈,有时候是余思源上榜,有时候则是班上一位名为郑多福的学生上榜。
在萧景曜没来之前,这郑多福和余思源就是班里的前二名。萧景曜来了之后,牢牢霸占第一名之位,余思源和郑多福就从原来的争第一变成现在的抢第二。
萧景曜也是后来才知道,郑多福是蒙学班中较为特殊的一个孩子。他是孙夫子主动收下的学生。郑家家贫,郑父在郑多福出生那年就意外身故,全靠郑母做绣活把郑多福拉扯大,日子过得很是艰难。
孙夫子也是偶然发现郑多福于念书一道上有几分天赋,不忍埋没人才,便主动收下郑多福,免了他的束脩。
也正是如此,郑多福是私塾中最为用功的一个。萧景曜每回看到郑多福,他不是在看书,就是在背书,写字时也格外认真细心,绝不写废一个字,免得浪费笔墨和纸。上下学的路上,郑多福嘴里都念念有词,全是在背当日所学的文章。
萧景曜在郑多福身上,看到了某种熟悉的坚韧和执着,主动和郑多福搭话。
都是七八岁的孩子,还没有成年人那么多弯弯绕绕,交起朋友来也就是几句话的事情。
郑多福以前把所有的心思全部花在念书上,在班上独来独往。余思源和刘圭都是家里的小霸王,受宠惯了的,也不会特意去和郑多福说话。虽然他们三个人已经做了一年的同学,但余思源和刘圭确实没和郑多福说过一句话。
如今萧景曜主动和郑多福搭话,郑多福惊讶之余也难掩兴奋,看向萧景曜的眼神中难掩灼热,“你真的特别厉害!要是我能像你一样聪明就好了。夫子肯定会特别高兴。”
合着这位还是萧景曜的崇拜者。
刘圭听得直翻白眼,“说的你好像就不厉害一样。你要是不厉害,我还活不活?景曜弟弟已经超出了凡人的范畴,几百年都难得出一个。我们这等凡人,和他去比,岂不是在为难自己?”
道理虽然是这样,但这话听得怎么就有点扎心呢?余思源偏头瞟了刘圭一眼,见对方的双下巴愈发明显,余思源忍不住叹了口气,“我可算知道你为何如此富态了。”
心宽成这样,能不胖吗?
刘圭哇哇叫着朝余思源扑过去,“好哇,你又嘲笑我!今天的点心,没你的份了!”
余思源侧身往萧景曜身后一躲,探头看着刘圭,一脸得意洋洋,“嘿嘿,扑不着。”
刘圭好气啊,顺手抓过郑多福,“来,我们一起捉住他!”
郑多福冷不丁被刘圭抓住,还有点懵,稀里糊涂地就被刘圭带着同余思源来了一场追逐战。
溜得快的萧景曜拍拍手,一脸轻松地站在一旁看着他们三个闹成一团,满脸都是笑意。
孙敏行不知何时也站在了私塾门口,看着露出了孩童活泼天性的郑多福,眼神中满是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