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也不瞒着,把从燕太子丹那听来的燕国风土人情讲了讲,还和嬴政聊起燕太子丹所说的那种血能染红整片海的大鱼:“这种可以喷云吐雾的大鱼不知道味道怎么样。”
嬴政睨了他一眼,教育道:“《庄子》里面提到过一种不材之木,你记不记得?”
扶苏当然记得。
《庄子》里说齐国有棵高大到可以遮天蔽日的栎树,一个木匠带着徒弟经过时却看都不看一眼,弟子很奇怪,问木匠为什么不关心这棵树。
木匠说:“没用的树,不看也罢!这树做船船沉,做屋屋垮,做棺材都朽得比别的木材快。要是这木材稍微有点用处,也不可能安安稳稳长到这么大!”
嬴政这么说,就是这大鱼肯定不好吃的意思。要是好吃的话,肯定早被人吃掉了,哪能让它长成那么大的大鱼?
扶苏点头:“父王说得有理。”
嬴政很满意,继续谆谆教诲:“别一天到晚想着这个好不好吃那个好不好吃,入口的东西能管饱就好。”
扶苏乖乖接受完嬴政的日常教育,才和嬴政说起自己的想法:他觉着燕太子丹离家那么远,一定十分寂寞,必然会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人和朋友,一想到这点,他心里就很是不忍,很替燕太子丹难过,很想帮助一下燕太子丹!
嬴政来了兴趣:“你觉得该怎么帮?”
扶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嬴政:首先,他们应当派人去把燕太子丹的妻儿接过来,让他们一家团聚,和和美美地在咸阳过几年;其次,他们可以多派些人常驻燕国,及时了解燕国的各种变化定时汇总回来,挑拣其中有趣的燕国趣闻告诉燕太子丹,好缓解燕太子丹的思乡之情。
嬴政:“……”
扶苏接着提起自己在云阳县收留了几个非常有天赋的养鸽人,他们养的鸽子非常聪明,天气暖和的时候他们驯养的鸽子可以在周围几个县之间来回飞,很少有飞丢的时候。
扶苏说道:“孩儿一直在想,不知能不能让这些鸽子往更远的地方来回飞,如果父王您愿意派人去燕国的话,不如带上其中几个养鸽人,让他们试试能不能训练鸽子在咸阳和蓟城之间来回飞。”
扶苏说完还一脸腼腆地补充,虽说飞鸽传书能写的篇幅很有限,但是鸽子飞得快啊!
要是能训练出来,燕太子丹和亲朋好友通信就方便多了!
燕太子丹一个人远游在外,过得又孤单又寂寞,连想和老朋友们聊聊天都做不到,他们怎么能冷漠无情地袖手旁观呢?
换成是丹叔叔处在他们的位置,一定也会这么不留余力地帮助他们!
嬴政听完,陷入沉默。
他怎么觉得这小子好像在坑燕太子丹?
作者有话要说:
扶小苏:好朋友之间应该相互帮助!
嬴政:我儿说得有理。
燕丹:我谢谢你全家!!!!!
*
注:
不材之木,文里说过了,出自《庄子》
第39章 知己
嬴政瞅了眼扶苏澄明无辜的眼睛,感觉这小子不是那么无辜。不过不管怎么样,他对扶苏所说的鸽子挺感兴趣,让扶苏明天派人去把养鸽人叫回咸阳,他会腾出时间来看看这鸽子是不是真的能认路传信。
扶苏说道:“天还没黑,倒是可以让鸽子立刻飞过去传个信。”
嬴政允了。
扶苏叫人搬把琴来,放到廊下空阔处,自己也在琴前坐下。
嬴政跟着坐在一旁,看扶苏抬手弹琴。
扶苏弹的曲子嬴政没听过,听着没什么奇特之处,但琴声奏响之后,天上很快有几只鸽子在盘旋飞翔,似乎在呼朋唤友。
不一会,鸽子们陆陆续续从空中飞了下来,有的落到了琴边,有的落到了扶苏肩上,还有的胆子比较大,竟小心翼翼地停在嬴政身边不远处,踮着爪子、歪着脑袋用乌溜溜的黑眼睛窥探圣颜。
若不是亲眼所见,嬴政也不会相信这些飞鸽这么通人性,能被一首琴曲吸引下来。
嬴政看了眼已经从琴弦上收回手的扶苏。
扶苏伸手捉住了落在自己肩头的灰白鸽子,那鸽子仿佛很享受似的,圆圆的眼睛都微微眯起。
见状,扶苏眼底不由多了几分笑意,手指抚慰般摩挲那灰白鸽子几下,引得周围的鸽子挥着翅膀叫了起来,连离嬴政最近的那只鸽子都往扶苏身边走去,显然对同伴的待遇十分眼热。
嬴政莫名觉得这些鸽子在争宠,争宠的对象还是扶苏。
扶苏从灰白鸽子腿上的细竹筒里取出一张卷在一起的纸摊开。
嬴政接过一看,发现这纸比扶苏献上来的竹纸要薄,明明只有那么小一卷,摊开来却有巴掌大小,字写小一点完全可以传递很多内容。
嬴政把纸递回给扶苏。
扶苏当着嬴政的面给云阳县那边写信,信写完了,他又把它卷回原样塞回鸽腿上绑着的小竹筒里头。
竹筒很细,远远看去和鸽腿浑然一体,完全看不出有什么异样。
扶苏起身把灰白鸽子放回空中。
其他鸽子见没自己什么事,依依不舍地挥动翅膀跟着一起飞走了。
嬴政立在廊下看着那群鸽子在空中散开,无声无息地隐没在不同方向,心中涌出了许多想法。
他没说什么,叫刚才被屏退的宫人传膳上来。
不过一顿饭的功夫,那只有幸被扶苏委以重任的灰白鸽子已经精神抖擞地飞了回来,不必扶苏招呼便准确无误地落到了他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