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正在抚琴。
琴声中带着几分愁绪。
扶苏驻足聆听完一曲,才上前喊道:“先生。”
韩非起身迎扶苏坐下。
两人相对而坐,扶苏开门见山地问:“入冬后我该回咸阳去了,先生您准备留在学宫还是与我一道回去?”
韩非一顿。
他的身份与张良不同,他在韩国不得重用不说,还遭兄长猜忌,所以张良可以回新郑,他只能客居秦国。
他也没忘记自己入秦的初衷。
韩非说道:“我自然愿意与公子一起回咸阳。”
学宫的日子虽悠闲,但不适合他。
至少不适合现在的他。
韩非补充道:“只是我若与公子一起回去,怕是会给公子带来不小的麻烦。”
不管是李斯还是姚贾,都不想留下他这个祸患。
李斯是因为他们两人曾是师兄弟,对彼此了解甚深,李斯明白他有可能左右嬴政的想法,并利用这样的方式达成自己的目的;至于姚贾,自然是因为他曾经上书嬴政,直接骂姚贾是“梁之大盗,赵之逐臣”,力劝嬴政不要任用这样的小人。
扶苏不疾不徐地说道:“只要想做点什么事,永远都少不了麻烦。”
其实即使什么都不做,也绝不可能安享太平。
两人议定,扶苏便没再打扰韩非,径自回了别庄,叫人把朱小六寻来,吩咐朱小六去县里寻几个屠夫。
秋末的猪虽还不太肥,但也有不少已经可以宰杀了。
先杀几只摸索点经验,到处理后面那一大批时就可以不错失任何宝贝了!
扶苏顿了顿,索性直接列了个单子,让朱小六请完屠夫之后再去买些材料,顺便叫匠人做出需要用到的工具。
作者有话要说:尉缭:他背后是蒙家!还要和李家结亲!原来如此!
李斯:他有韩非和尉缭给他出谋划策!原来如此!
*
注:
1姚贾相关:“梁之大盗,赵之逐臣”,出自《战国策.秦策》,李姚两人及嬴政对韩非的态度参考钱穆老师的《秦汉史》和百度百科。
2上计相关:参考《棔柿楼集·藏身于物的风俗故事》。
第21章 胰子
朱小六办事还是很活络的,这段时间扶苏又从庄户里挑了些人给他打下手,因此不管扶苏要东西还是要人,朱小六都第一时间给他找齐了。
屠夫到位之后,对庄子上的猪了若指掌的朱小六麻利地挑出一批适合宰杀的。
对于百姓来说,宰一头猪是大事,像扶苏这样一宰宰一批的更是大事中的大事,手头上没事的庄户都过来帮忙(围观)。
就是挺可惜李由没有露一手,大伙都觉得阉猪那么厉害的李由,杀猪应该也很有一手才对!
扶苏也不拦着庄户们来看热闹,只交待屠夫把他要的东西留下:肉肯定是要分下去的,这个大家都知道怎么处理;榨猪油也是大伙都会弄的手艺,也不必多说。
扶苏想利用的主要是猪下水部分。
前段时间有人给扶苏献上一种蜀中的食物,对方说是认得一个蜀地人,是个屠户,家里自己也养着几头猪。有时猪肉又剩下,又不想贱价卖掉,对方就会把肉剁碎调下味塞进洗干净的猪肠脏里晒干。
天气好的话,太阳底下晒一晒就好,若是碰上恶劣天气,还可以燃些松木把它熏干,滋味更加特别。
这种做法做出来的吃食叫腊肠,酿制时按照需要把它分成一截一截,想吃时非常省事,随便切一段,跟着饭一起蒸熟就好。
别看做法简单,等饭煮好以后揭开盖,保证满屋子都是肉香,米饭里也沁着肉味,吃起来特别香。要是家里米粮足的话,一顿保证能吃个三大碗!
最要紧的是,腊肠耐放,秋冬晒一杆子,能直接放到第二年都不会坏,家里买不着肉时能割一根解解馋。
囤肉一向是小老百姓爱干的事,捕鱼的人会把大鱼小鱼做成鱼干,打猎的人会把多余的肉做成腊肉。
连教授出无数厉害弟子的孔仲尼,规定的拜师礼也是十条腊肉,后来不少人都遵循这个数目收学生“束脩”。
当然,对于更多百姓来说,几个月闻不着肉味都很正常,割十条腊肉去读书更是奢侈至极的事。
扶苏以前不太重口腹之欲,对吃食方面没太关注,听到有人提了这种方法倒是来了兴致,决定叫人试试看。
最近天气放晴,阳光很好,正适合晒腊肉和腊肠。
这件事,扶苏交给擅厨艺的妇人去摸索。
不仅肠脏有用处,别的地方也可以变成宝贝。
扶苏叫人把猪胰脏和猪膀胱给留了出来。
扶苏曾经见人做过胰子,胰子的主要材料就是猪胰脏。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