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菜都是张幼双从附近一家平价餐馆里打包回来的。
吃得新帝是赞不绝口,高兴得一连喝了好几杯酒。
一时兴起,又手执筷子,击碗而歌,与少年们唱起了《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新帝身边那个近侍是又替他高兴,又担心皇帝喝多了,忍不住劝他。
皇帝笑了,欣慰地看着面前这十多个喝得醉醺醺的少年。
方才见他们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他自己心情是激荡不已,和年轻人在一起,好像自己也年轻了不少,有了使不完的力气。
皇帝笑着对身边的心腹近侍吕清源说:“清源,我高兴呐,今天高兴呐。替我们大梁高兴,你看这些都是我们大梁以后的官。”
他席上借着酒劲,终于问了俞峻愿不愿意回来。
不出意外的是被俞峻婉拒了。
俞峻他静静地看着身边这十几个东倒西歪的少年,眼里含着点儿柔软的无奈。
一会儿是把这个扶正了,一会儿又是帮这个理理衣裳。
“就是我看危甫这模样,是不回来了。”新帝叹了口气,悄悄地和吕清源说,“……不回来,唉,算了,他和他那个夫人都是好的。”
“我如今可知道他为什么不回来了,他一个就算再有能耐,也不够啊。可他和他夫人这些学生就不一样了。”
新帝忍不住微笑起来,“这都是他啊。”
也就第二天,昔日的户部尚书俞峻回京的消息几乎传遍了整座京城。
内阁的值房里,首辅徐薇,次辅郑德辉和其他几个大学士们正忙着今日的政事,作为内阁的大学士,也就是皇帝的私人秘书和顾问,他们每日都要点检题奏,票拟批答。
写完最后一个字,首辅徐薇搁下了笔,忍不住苦笑着锤了锤大腿说,“老啦。”
“首辅写完了?”郑德辉也搁下了笔,温和地问。
徐薇笑道:“老啦,写不动了。”
郑德辉和那几个大学士对视了一眼,笑道:“首辅看着还硬朗得很呢。”
徐薇哈哈大笑。
徐薇既然停下了,他们也不好继续写下去,郑德辉便倒了茶递到了徐薇手上,随口说着些闲事来聊以放松这被奏章淹没的疲倦的身心。
“俞危甫回来了,首辅可听说过了。”
徐薇笑道:“听说了,我也是今天才得的消息,咱们陛下坐不住啊。”
郑德辉失笑:“俞危甫与陛下这君臣之情当真是羡煞旁人。”
徐薇颔首说:“这也是俞危甫他有真才实学,人又正直。不过他这回是送学生来赶考的?”
“子珊(郑德辉),这回会试是你主持对吧?”
郑德辉笑了笑说:“是,今年的会试的确是我来主持。”
徐薇笑眯眯地喝了口茶说:“今年这抡才的重任可都落在你头上了,记得千万要耐心,仔细着,替陛下,替咱们大梁多选几个栋梁之才。”
郑德辉自然是应了下来,他不自觉看了眼这文渊阁外的一角瓦蓝色的天空。
俞危甫虽然早离了这权力中心,但他遗下的影响当真是不容小觑。
哪怕徐薇不说,他也晓得,这回定然是要揣摩圣意,看顾着陛下的意思,多注意照顾俞危甫和他夫人那门下的十几个学生。
想到俞危甫那个张夫人,郑德辉又感叹了一声,觉得这实在是新奇。
非止内阁,那些年承了俞峻情的各部各衙门的官员,这些日子也纷纷来到了潘家邸店。
又有投机的听说了前些日子新帝到访那件事儿,知晓他俞危甫还没失圣宠,拜帖如雪花一般漫天飞舞。
最高兴的还当属潘家邸店的老板了。
陛下与这么多贵人接踵而至,老板又喜又惧,高兴得大手一挥,干脆免了明道斋的住宿费。
这也是张衍、王希礼等人第一次置身于这京城的小风暴中,深知如今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他们,张衍、孟敬仲、王希礼、祝保才等人都不敢掉以轻心,这几日连门都鲜少出了,乖乖地窝在房间里调适。
这种关注一直持续到了会试当天。
会试的考官主考官两人,同考官起初是八人,后来根据实际情况逐渐递增,渐渐已有十多员,也就是所谓的“十八房”。
由于这是国家的抡才大典,主考官,也就是总裁官,多由大学士充任,今年这场会试的总裁官正是次辅大学士郑德辉,其余同考官都从翰林官中选派。
考试考三场,分别是初九、十二、十五。
第一场八股文七篇,《四书义》三篇,《经义》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