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朝臣提议,直接升达卡为京师即可,或者用孟加拉省最大的贸易港,吉大港。
那就简称用林或象,可万象省已经用了象,那就用林。
朝廷一般什么都不太管,唯一干涉的是,经书!
经书的修订和颁发,必须经过宗录司,如果没有宗录司的盖章,是坚决不允许印发的,一经发现,书写者死罪、刊印者死罪、传播者流放。
而且,像万象省、澜沧省、吞武省、湄公省这些省份,景观几乎一致,大同小异,都是可以替代的,那么其他省份旅游涨价,肯定都往湄公省涌啊。
六教经书,扉页必然有大明地图,第一句话都是保卫祖国领土完整。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可能供养更多的人口。
未来恒京建成后,城市风格就是旅游胜地。
承包土地也是,前几年给农民好政策,让农民赚得盆满钵满,比承包给大户合适,所以他们就把土地承包给了资本。
可是,朝廷却非常警惕资本入场土地,担心资本拥有土地之后,掌握了粮食,就有造反的资本。
可归根结底,是左手倒右手,没有创造实际价值。
交趾产的防晒霜,效果最好,全球畅销。
从景泰四十年之后,国民生产总值在飙升,工业化进展也在飙升。
到了景泰六十六年,朝廷又以湄公省诸多官员阴谋叛乱为名,处死了布政使、巡按使、镇守太监、以及卫所勋贵等等顶级官员近百人,又处置了连带关系几千人。
对于造文字,民间爆发出极强的热情,近十年来都不造字了,还能收到信件,可见民间的造字热情。
可是。
但在大明不允许。
唐高宗之前,这里还是盛唐领土,之后就再也不是了,变成了中原藩属国,一直到景泰朝。
可是,随着工业化发展如火如荼,机械被批量制造出来,生产效率提高了,土地上自然就不需要那么多劳动力了,而工厂又稀缺劳动力,这个时候就要给农民解绑,鼓励农民进城打工。
占城首都僧伽补罗宗教气息太重了,不适合建都。
至于将林邑简称是占,老皇帝都不太放心。
一个交趾省,等于江苏加浙江的总经济体量,恰恰因为交趾太大了,有橡胶、棕榈、椰子、甘蔗、橄榄、茶叶等种植园,还有造船业、运输业、机械制造业、重工业、纺织业等等,整个交趾省,拥有所有产业的完整产业链。
交趾省,是大明最富裕的省份,经济总量全国第一!
自然就稀缺了大量人口。
他只是派人出去巡视一圈,了解民情,本人则留在治所金边,书写游记,他用的是钢笔。
贪官的钱呢,需要进市场,正规渠道走不了的,就要走非法渠道,不管什么渠道,肯定要进入市场上洗的,这个过程,又造就了一次泡沫。
他毛笔字很丑,反而钢笔字很漂亮。
不过,在这里种地的老百姓,耕种的不是自己的土地,而是公司的土地。
别以为白人就都好看,大家看到的往往都是美女帅哥,所以下意识认为好看,哪里都是丑人多。
本地又比较危险。
而随着朝廷下了严旨,像隔壁的交趾、万象、吞武都不敢宰客了,旅游收入锐减,偏偏湄公省没有行使旨意,这两年旅游收入独占鳌头,中枢也睁一眼闭一眼。
孟加拉省拥有恒河下游,这条大河汇聚恒河与雅鲁藏布江,最终流入大海,土地极为肥沃,是大明重要的粮食种植地,西方贸易中心。
无论是废太子,还是现太子,也都是虔诚的六教信徒。
大明要在恒河口,设立一座京师,叫恒京。
朝臣也担心,占城国国民以遗民自居,阴谋造反。
同时,朝廷出台政策,明令禁止资本进入土地市场,禁令三十年。
伊教,是蒙古带入中原的,西域、中亚的伊教,也是蒙古人带去的,伊教第一次大面积传播,和蒙古息息相关。
然后贪官在民间消费,让大餐饮赚钱,大餐饮的从业者呢,去中级餐饮消费,中级餐饮的从业者呢去小餐饮消费。
可是在发现孟加拉这片土地太适合种植了之后,满朝文武,一致认为保留。
朱厚煐在交趾呆了22天,才启程乘坐船支去孟加拉省,去孟加拉过年。
人头传阅全国,震慑天下。
景泰六十七年,朱厚煐年长了一岁,老皇帝又老了一岁。
朱厚煐到达的时候,圣城正在建造中,本来圣城应该作为内城的,可信徒却觉得繁华的城市会影响清修,就选择在外城的外城建设。
作为大明第三大教,信徒约有7.2亿人,孟加拉省就有2亿人。
也说明本地人有钱,现在安装一台电话,需要十几万元,购买一套大房子了。
朝廷在整个百越之地,建了三座京师,还会在婆罗洲建一座京师,一共四座京师,足见朝廷的重视程度。
孟加拉土著虽然被清理掉了,但是,信仰却保留下来。
朝廷就因势利导,鼓励农民进城。
农民把土地承包出去,收取租金,劳动力则去沿海城市打工,赚两份钱不香吗?
谁交赋税谁买单。
朱见漭出手,让土地承包恢复原生态,吃到苦头的农民能不拍手称快吗?
扬州瘦马的风气也带到了交趾。
原因就是解绑了农村劳动力。
这两年地方就敢和圣旨讨价还价,就是因为湄公省带头抗旨,事后湄公省没有遭到中枢惩处,地方认为中枢对地方的管控放松,所以搪塞过去。
本地人的审美也就带偏了,逐渐接受了混血儿,三代混血后,长相才趋向于明人的长相。
就需要有人接手。
土地却绝不能荒芜,法律上就不允许。
南交趾的电话引进,和电机厂,设在南交趾息息相关。
等于说,这样虚假繁荣,又造就了一批其他行业的腐败。
其实朝廷按理说是能在产业链中盈利的,可是,得看看这个产业链谁在操盘啊,这种操盘的人,会变成赋税上缴给朝廷吗?世界上有这种傻子吗?
归根结底,不管怎么着,都是肥了权贵。
朝廷征集了五十多年的简化字,民间百姓都可以投稿,只要简化的文字,不变其形不曲解其意,还能达到了简化的目的,就会被采用,采用后会给予稿费奖励。
所以,朝廷不断出台限制资本控制土地的政策。
流放,现在也不是好罪了,都是往勒拿省、叶尼塞省流放,全在捕鱼儿海往北,那些地区全是冻土,几乎无法生存,挖掘冻土的工人,就是流放过去的罪犯。
这座城市,也是景泰朝建起来的。
无论哪个省,不管是富省还是穷省,都不许抗拒中枢圣旨,一旦抗旨,就以叛国罪处死。
这种抓人,搞得民间都很冷清。
其他行业也是这样。
按理说小餐饮影响不大吧?
不会的,影响很大。
反而呢,朝廷的钱亏损了,这个亏损谁来买单?
老百姓买单啊。
这几年价格回落,因为大家都会汉话了,女奴虽然少,但拜金女非常多,都不用抓人调教了,自己就跑来花钱调教。
朝廷想将顺化以南,单独划分出来,变成林邑省,北面则是交趾。
甚至,到了景泰六十二年,朝廷下了最严厉的圣旨,禁止旅游景区宰客等不规范行为,可湄公省还是我行我素。
烂摊子谁来收拾?老百姓忍着,朝廷慢慢收拾,最后越收拾越烂,干脆切掉这个行业,从头再来。
无论行业崩盘与否,他们钱到手了,可以转行,也可以继续吹下一个行业去。
信仰之前,是明人,要有国、要有君、要有祖宗,然后才是信仰。
不问缘由,一律处死。
还有伊教信徒提出,修建一座圣城,也得到了中枢批准,但钱需要信徒集资,朝廷只能出一小部分。
这几年朝廷是真后悔了,富饶的种植耕地,送给谷国了太亏了呀。
老百姓看似没直接掏钱,可手里的钱不值钱了呀。
孟加拉,也是大明西陲最远的藩国之一,简称孟。
谁有存款谁买单。
作为六教忠实信徒,朱厚煐大方地捐出自己一个月的俸禄。
这是政策原因。
将欧式建筑风格融入园林之中,就诞生了欧式园林,欧式别墅。
所以,在景泰四十年时,朝廷力排众议,直接颁布圣旨,允许土地承包,并且鼓励百姓承包土地后,进城打工。
而朝廷投的钱呢,是不是需要回本啊?
大明本来还有印度的加尔各答,但统统被划给谷国了。
在景泰八年之前,大明伊教徒主要集中在回族,信仰的人并不多。
朝廷就知道明人的秉性,所以必须控制土地。
转眼间,就到了景泰六十七年。
大明一共有两个最大的电机厂,一个在黑龙江哈尔滨,另一个在林邑省西贡。
再想,钱去哪了?
贪官家呢,他们会只在国内消费吗?不会的呀,会出国消费呀,钱被挥霍了,进入别人口袋里,还得百姓买单。
之所以到景泰五十五年,因为造字局认为,创造出来的文字,已经足够用了,不需要再造了。
这是朱厚煐在其他地方没见到的,即便富裕的汴京,富裕的吉隆坡、新京,都看不到这么多台电话。
整个交趾省,要设四个布政使,北面两个南面两个,基本是两套班底,确实面积太大了。
反正问题多多。
所以不拆分是有原因的。
天下所有富裕省份中,湄公省是整饬最严重的,上到官员,下到商贾,连带着几万个裙带关系的人,流放的流放,充军的充军,经济也蒙受巨大影响。
可在景泰六十年之后,资本却忽然越过了政策,触角伸向了民间,大肆收购土地,搞公司制种植。
这次朝廷出手,大户们也拍手称快。
这笔钱,又在市面上滚一圈,又造就了一次泡沫。
大明就要出现第五十八个省了。
朱见漭继太子位后,向天下人展示皇权,展示中枢对地方的掌控。
看似是造就了一时经济繁荣。
皇权旁落,绝对跟朱见淇见小利而忘大义有直接关系,为了些许小利益,就任由地方哄骗中枢,导致中枢对地方的管控放松,纯属脑残。
对于拆分,林邑省的百姓是支持的,他们总认为北面吸他们的血,交趾省的赋税基本都是南方贡献的,凭什么要养着北面的废物。
孟加拉可是人口大省,人口峰值超过了两个亿,但将西孟加拉划给了谷国后,人口跌破两亿,却还有1.8亿人口。
这边过年,伊教风味很浓郁,作为一个虔诚的伊教徒,朱厚煐还是第一次过伊教年。
顺化以南,在东汉时期是象林邑,就是马援铸柱之处,三国时期脱离汉朝变成了林邑国,隋朝时,还短暂统治过这里,设林邑郡。
同时,交趾人很喜欢和白人结合,生混血儿,因为混血儿皮肤白,长相他们并不特别喜欢。
可以说是一边用资本敛财,一边防备资本掌握土地。
这座恒京,既然是新城,可自由发挥的余地就非常大了,朝廷想效仿汉朝建筑风格,修建内城,再融合印度风格,修建一座外城,再融入西方各国的风格,修建一座万国城。
化妆品行业,也是交趾的支柱产业之一,交趾还有一项比较厉害,是防蚊虫药物,这种药物在百越之地都有厂家,药效基本差不多,但卖得最好、最会营销的是交趾省。
朝廷预期投入二十亿,三十年内完工。
这几年老皇帝身体愈发不好,六教大宗师轮流入宫值守,给老皇帝讲经祈福。
最后发现搞实体来钱太慢了,吹资本啊,吹资本起来才会越滚越大。
前几年老皇帝还经常邀请六教大宗师入宫讲经呢。
而且,交趾省的经济重心,主要在西贡,人口方面也是林邑省人口更多,交趾省人口偏少。
朝廷拨款给地方,是用来建设地方的,这笔钱被贪了,但要做账吧,就需要把钱从银行借出来,到市面上滚一圈,才能做账。
交趾省南北百姓互相不满,北方百姓认为朝廷将投资重心投给了南方,才造就了南方辉煌,如果投给北方,北方也不差,是朝廷偏心,再说了,南方人忸怩不够大气,不如北方豪爽。
并且,今年杀了多少资本家,从大资本家到小资本家,甚至到民间为富不仁的富户,全都逃脱不了朱见漭的屠刀。
别看孟加拉省地盘不大,却是大明土地最肥沃的地区,也是大明最重要的粮仓之一,朝廷最重视的地区之一。
从红河以南,湄公河以东,包括小半个柬埔寨,大半个老挝,整个越南,全是交趾省。
因为平时来消费的都不是老百姓,每年来消费的那些人都被抓了,在拷打呢,谁能出来吃饭呀?
这就是资本的德性。
民间割离,也是拆分的原因。
这也是大明四十亿人口的底气。
占城国国民并入大明的比较多,看似清理得很彻底,其实未必,这里距离大明的京师太远了,朝廷不可能面面俱到的什么都能管到,自然要多重因素考虑建城。
大明和其他国家不一样。
即便换上来的总督是骑墙派的彭韶,彭韶也对这些不遵圣旨之人绝不姑息。
前几年还能赚到钱,这两年直接吃土,有的都送外卖去了。
不过倒是听人说这些年金边的繁华,听得他有些心动,以后还会再来。
这是一条链,上游影响中游,中游影响下游,上游崩盘,下游也会遇冷,冷着冷着就崩盘了。
最终回到了银行,银行再做账,又造就了一次泡沫。
在万象省和交趾省两地生存的百姓,几乎一眼就能分辨出来两个地方人长得不一样,明明拥有共同的祖先,有的还能攀上亲戚呢,偏偏长相出现了偏差,这就是水土问题。
银行为何收益呢?
因为不管钱怎么流通,银行都是重要参与者。
良性经济,是大餐饮养中餐饮,中餐饮养小餐饮,而这条链上的钱,是干净钱,才会形成良性循环。
因为银行从业者会想方设法的钻空子。
其实,旅游城市都是低价吸引游客来,然后高价宰客。
所以充军的都是大罪,六年来充军的罪犯几乎没有活着回来的。
全国有很多卖清真肉的,基本都是伊教徒开的,这种肉,在当地都很受欢迎,因为肯定没掺杂猪肉,大家吃着也放心。
这样很符合古交趾的划分。
而这些泡沫加起来,对市场的损害是巨大的。
土地承包新制度,在景泰四十年时通过的,允许公司承包土地,搞大规模种植。
因为泡沫,最终是谁来买单?
还有一点,就是游客不会来第二次了,赚的不是回头客钱,赚的是一锤子买卖,那么必然得宰啊。
而且本地人巨富,也就造就了混血儿超级多的现状。
那么老百姓的损失呢?
跟朝廷何干?随便抓几个人,完了。
这就是泡沫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