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又迁出二十家重污染企业,去倭国。
两地房价出现小幅度下降,民间出现了离京潮。
而北直隶常驻人口,是3000万,居住人口高达5000万。
但京师没有出现严重的雾霾。
因为提早重视环境问题,关停所有不符合环保规定的企业,又将大批企业转移去倭国。
倭国已经成为大明重污染产业转移的主要地区。
皇帝对倭国的定义,就是重污染型企业。
因为倭国临海,适合排污,再者倭国这个地方,地理环境太差,常年地震火山,很不安全。
再说了,大明还没将收复倭国提上日程呢,虽然倭国幕府不断恳求皇帝,收了我们吧。
皇帝还在榨干倭国最后一丝元气。
还有一个因素,从景泰八年开始,就大规模种树,五十年来,不许砍伐,又不停种树,整个北直隶,郁郁葱葱,一片绿色。
近几年,新颜料的推广,民间房子也开始刷油漆,五颜六色的,皇帝又允许民间使用皇色和红色,民间彩色房子很多。
不止北直隶,整个大明,都是彩色的。
不是原来一派灰黑色的色调。
以前颜料贵,随着从石油中拆解出来油漆,颜料价格跟着暴跌,于景泰四十六年,油漆就步入千家万户了。
景泰四十七年春节,内帑出资,给城墙刷上颜色。
这几年,过年过节,皇帝都会出钱,给天下增加色彩,但这笔钱皇帝不打算自己出。
他提出广告的概念,让商人竞拍城墙广告,用这笔钱,弥补粉刷城墙的成本,还有赚头。
之后,地方就把这笔钱给吞了,也不用皇帝出资粉刷城墙了,交给地方就好了。
景泰五十年,林业司从伊国引入沙漠椰枣,试图在西北沙漠中种植。
椰枣是热带树木,需要改良基因,才有可能种植成功。
林业司研究所,正在研究这个课题。
藩国占据世界后,开始和大明互通有无,大明的东西,出现在藩国,藩国的东西出现在大明,整个世界逐渐连通成一个整体。
“老四十可真能想美事,让他二儿子去丹麦,他怎么不上天呢!”
朱见淇收到陈国奏疏,直接驳斥回去。
而这道奏疏,被抄写官员抄了一遍,送去了养心殿。
老四十一启程去就藩了,如今为皇帝掌奏疏的,是朱见淇家的老二、老三朱佑榷和朱佑槿。
他俩挑出需要皇帝看的奏疏,给老爷子过目。
朱祁钰看完,嘿了一声:“你们的爹呀,就是小家子气。”
“老四十是有眼光的。”
“丹麦这个地方,能遏制卡马尔联盟,又能遏制德国的野心,战略眼光是不错的。”
“也难怪你爹不开心,老四十只想让大明出力,不给大明好处,陈国捡便宜,让他太子吃亏,你们爹能乐意?”
朱佑榷和朱佑槿对视一眼。
他们知道,等打下奥斯曼,老爷子就会将他们俩也分封过去。
所以,他们不止要熟悉政务,还要熟悉各个藩国的事务,等他们继藩后,就要和这些国家打交道了。
“爷爷,大明没有余力为藩国打仗呀。”朱佑槿试探皇帝的态度。
“不是余力不余力的问题。”
朱祁钰道:“这是态度问题,这次朕帮了陈国,其他藩国呢?都想让儿子去继藩,朕帮不帮?”
“按照你爹批的,送去陈国。”
“陈国想占据这块地方,朕允了,但地盘要他自己打。”
其实。
朱见溽也知道,老皇帝不会同意的。
陈国只是想占据这块地方,必须得把卡马尔联盟给搞崩溃了,才能火中取栗。
他其实觉得英国这条狗比较好用。
随着荷兰躺平,英国独木难支,这个时候是驯服英国的最好时机。
朱见溽做出了这辈子最错误的决定。
收服英国。
英国本就是个马仔,先跟西班牙混,又跟葡萄牙混,又荷兰混,现在跟着陈国混。
英王这么快服软,因为明奥战争,大明取得压倒式胜利,在景泰五十七年六月,兵围首都瑟于特。
奥斯曼首都好几个,瑟于特只是其中之一。
大明付出十几万伤亡,取得战争第一阶段胜利。
大明开始用惯用技能了,对瑟于特附近所有城池,进行屠杀。
结果,占领区大规模倒戈,大明陷入战争泥潭。
刚取得的战果,在八月就全都吐了出来。
明奥战争,竟以大明战败而告终,明军累计损失超过二十万人,算是大败。
这是大明对外战争中,罕见的大败。
但奥斯曼也不好受,损失战兵超过40万,百姓死伤近500万,焚毁城池百余座,可见明军的破坏力。
而明匈战争中,即便有德皇参战,大明还是干翻了匈牙利,对匈牙利地区开始屠杀。
蔡王朱见涯继藩于此。
同年,赵国朱佑椆拿下了芬兰,成为波罗的海上的霸主。
加速了卡马尔联盟的崩溃。
中亚四国的领土纠纷,让中枢十分头疼。
大魏贪了太多领土,让其他三国不满,而中枢稍微处置不当,就会让四个藩国离心离德。
朱见淇不敢处置,请皇帝亲自处置。
皇帝大手一挥,将藩国分界线重新划定,勒令藩国按照大明划定的分界线来规定疆域。
朱见淇一看,差点吐血。
皇帝把富饶的领土,全都划给魏国了,这是逼着中亚打仗啊。
本来诸国就对疆域划分不满。
这回皇帝给魏国撑腰,估计中亚战争会立刻点燃。
同时,也松了口气,皇帝对藩国是既帮又防。
中亚平静,大明就不会平静。
果然。
老皇帝的圈画完,许国认为老皇帝偏袒魏王,立刻起兵伐魏,伊国和宁国响应,三国伐魏。
魏王朱见濬,却贪图阿富汗全部领土呢。
三国刚好把借口送到魏国嘴边,魏国先下手为强,吞掉阿富汗全境,并在阿富汗地区大规模征兵,积极备战。
中亚瞬间战云密布。
这也是大明藩国内部,第一次战争。
引起诸多藩国的密切重视。
主要是看中枢什么反应,中枢会不会勒令停战,恢复和平呢?
如果不是,中枢是支持列国扩张?还是只支持魏国扩张?
老皇帝尚在,谁都得考虑老皇帝的想法。
不是亲爹的原因。
而是老皇帝神鬼莫测,谁也不知道,他藏着什么底牌。
老皇帝敢封藩国,就敢灭藩国,别以为老皇帝是什么善男信女,绝不是明奥战争第一阶段败了,就敢小瞧大明了。
看看吧,老皇帝绝对不会临阵换帅的,而是会告诉统帅知耻后勇,朕要看到胜利。
这是老皇帝的胸襟,也是老皇帝的底气,他对明军有着巨大的自信。
估计用不了多久,大明就会取得大胜利。
中亚开战的时候。
国内却因为四大项目,吵得不可开交。
景泰五十七年年底,皇帝下令,加高东北山脉的计划开始实施,征召民间所有地理学家,去东北开始测算,拿出计划书。
工部给出的报价是160亿。
老皇帝觉得贵,用不上这么多。
开始聆听民间建筑公司的报价,这也是民间建筑公司,第一次参与大型国家基础建设。
通过计算,民间报价在90亿左右。
至于中间为什么差这么多,得问问各级官员拿多少啊。
皇帝对这个价格还不满意。
别以为他不知道朝堂上下贪腐严重,工程造价多少钱,对标景泰十五年左右,一目了然。
那个时候,修一条完整的京沪高速路,造价在700万左右。
现在,一条同等里程的高速路,造价超过3000万。
别忘了,那个时候沥青多贵,现在沥青值几个钱?还有铁路运输呢,当时全靠板车运。
工部尚书往返于养心殿,希望皇帝让工部主持修建,虽然工部造价偏高,但质量非常好啊。
景泰十二年,修建的沥青路,至今已经用了四十五年,只是小修小补,尚且正常使用中。
重修的黄河、中华江大项目,经得住考验。
皇帝也在算一笔账。
交给民间公司,加上后期维护费用,就算使用时间短,也是划算的,问题是加高山脉,又不是人用,怎么会坏呢?
于景泰五十八年,正月初一,皇帝决定,把工程价码压缩在85亿,交给民间公司去做。
中枢派官员统筹。
民间企业,第一次参与国家大项目,这次试验,打响了地方建筑企业崛起的第一枪。
国企、皇企都有建筑公司,但皇帝都觉得贵。
工期预计40年完工。
期间要配套修建一条铁路,用于土木等原材料的运输,还要在冻土地区,开办配套工厂。
这些配套设施,不算在工程报价之内,全算上,总报价120亿。
但配套工程是永远能用的,早晚能赚回成本来的。
冻土地区夏季时间短,施工时间就短,所以要充足准备,抓紧工期。
同时,填平渤海湾和朝鲜湾计划也提上日程。
经过地理学家、气象学家的认真研究,科学实验,得出结论,填平两湾,容易造成河北、河南、山东、北直隶四省气候干燥,水资源变得匮乏。
但最大的问题是,会失去多个天然良港。
影响最大的是天津。
天津能作为京畿门户,靠的是优越的海运优势,一旦天津港消失,出现一个新省。
那么京师就完全成为内地了。
运输成本大大增加,天津的存在意义也没那么大了。
甚至天津,这个北直隶第二大城市,会因此而衰落下去。
但朝野上下非常支持的原因是。
大明京师,远离海路,有足够的战略纵深,哪怕是海边闹起倭寇,或者有藩国叩开大明国门,也威胁不到北京。
中枢北有热河,东有新地,完全不用担心京师暴露在敌人兵锋下的危险。
铁路的发展,一定程度替代了海运。
或者再引入一条河来,用河运替代海运。
还有一个好处,大明距离朝鲜和倭国更近了,陆路交通让朝鲜,永远无法脱离大明。
有了朝鲜,未来有机会填平朝鲜到倭国的路,倭国也永远无法脱离大明了。
所以,中枢经过反复合议,决定填平两湾。
因为黑土地非常富饶,两块新土,需要从北面冻土区,运来黑土,填充一米左右。
东北的黑土地,也就一米左右。
新填充的两个省,也按照东北黑土地规制建设。
皇帝还是聆听民间报价,民间报价60亿,40年工期。
皇帝觉得时间太久了。
最终造价78亿,30年完工。
民间有学者表示,保护海洋资源,应该在填平之前,驱赶海洋生物。
中枢表示无视。
现在的生产力,能够填平就很难了,还管什么环境,以后再想办法吧。
最重要的是水资源。
华北并不缺水,可新增加两块大陆,就未必了。
有学者提出,南水北调,将南方的水,调到北方来用。
可现在的技术,是没办法实现的。
也有学者提出,修建大坝,人工调节水资源,并用水力发电,一举两得。
这种说法,得到中枢认可。
认为可以在华北诸多水系上修建大坝,根据气候人工调节水量,节约用水,争取让新地,能够充足使用到水资源。
但省不是办法。
皇帝把主意打在了叶尼塞河上。
能否从捕鱼儿海上引水,北水南用。
冻土区的水,流入北冰洋完全是浪费嘛,用捕鱼儿海的水,滋润蒙古、热河、河北、新地。
这个工程又是巨大的。
工部给的报价是70亿,民间没有公司敢接这种单子,治水方面,还是治水司有经验。
治水司的报价是77亿,效果也无法保证。
说实话,整个叶尼塞河,大明几乎完全没有用途,完全是一条浪费的河流。
如果能将叶尼塞河改道,整个北方就盘活了。
学者甚至提出,用叶尼塞河,给大明整个北方注水,这样关中、山西,宁夏,全都跟着受益。
本来也是,加高兴安岭后,北方冻土区完全封存了,人类完全没法居住了。
叶尼塞河也完全没用了,甚至捕鱼儿海能否存在都是个问题,存在被彻底冻住的可能性。
必须得想办法利用。
经过一番合议后,决定启动叶尼塞河改道工程,内帑注资80亿,工期25年。
用叶尼塞河,给大明整个北方注水。
加高兴安岭,让东北亚变成气候宜人的宝地。
填平渤海湾、朝鲜湾,填出来两个省。
第四个工程,是填平雷州半岛和琼州府中间的最短距离,在炎海填造人工岛,缩短琼州府到婆罗洲三省的距离。
第四项工程是最小的,也是四季都能作业的工程,总投资50亿,预计打造一条完美的岛链,连接内地和婆罗洲。
大明海湾很多的。
从西往东的孟加拉湾,莫塔马湾、曼谷湾、北部湾。
太孙朱佑榶跃跃欲试,老皇帝填平了两湾,等他继位之后,第一个填平的就是北部湾。
缩短交趾和广西的距离。
再修建一条人工运河,降低马六甲的唯一性,让马六甲不再是大明的唯一战略重心。
他这些想法,可不敢和他爹说。
太子是反对皇帝如此瞎建设的。
大明根本就不缺土地呀。
大明领土两千多万,还填平什么疆土啊,有这功夫,都不如收拾几个藩国,让藩国纳土称臣便好。
可惜,太子没有任何话语权。
皇帝防着太子继位后中断工程,直接下达死命令,朕的国策,后世之君,敢半途而废,天下藩国,共击之!
这话太狠了!
就是说,朱见淇敢不干,那么就换个皇帝,藩国所有皇帝,都有权力打进紫禁城,进紫禁城的就当皇帝。
朱见淇是有苦难说,这话不就给他下的紧箍咒嘛。
看看朱佑榶,那个小王八蛋,跟他爷爷谈了几天,脸上带着激动之色,仿佛在说,等我登基,我把所有海湾全都填平。
我不管了,你们就瞎折腾吧。
景泰五十八年,中枢公布景泰四大工程。
算上这四大工程,景泰朝一共有六大工程,根治黄河,修建中华江,足够让景泰帝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
而这四大工程上马,至于口碑如何,只能后世评判了。
四大工程总投资330亿,完工期,预计在100年左右。
钱,虽说全是内帑出。
但财政估计也得帮衬一些,如果内帑掏不出来,财政也得负担。
所以呀,阁臣这几天都在榨老皇帝的棺材本。
民间百姓可是欢欣鼓舞的。
有工程做,就有钱赚呀,干皇家工程,不用担心工资问题,这是铁饭碗。
预计景泰六十年,开始建设。
这项计划,会影响后世千年计划,作用比京杭大运河用处还要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