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还没法劝,皇帝没说自己吃呀。
“爱妃,朕想在哈尔滨修一座行宫,以后朕就去哈尔滨避暑,你觉得怎么样?”朱祁钰不怕冷,嫌热。
也不能说不怕冷,殿里暖气往死里烧,热得跟火龙似的。
“修建行宫,又是一笔款子,臣妾觉得还是谨慎些好。”谈妃不怕热,怕冷。
皇帝要是去避暑,肯定带着后宫啊。
“无妨,修个行宫,也就一百来万,朕出得起。”朱祁钰不想建避暑山庄,他想建雅典娜的神庙。
希腊的都是大明的,希腊都快汉化了,神庙拆下来,移大明来。
“您又在打什么坏主意?您可别打着臣妾的名头,臣妾怕被人戳脊梁骨。”谈允贤是怕了皇帝了。
“朕哪是那人啊。”
正说着呢,尚食局太监送来一碗肉羹。
谈允贤生闷气地接过来,等着太监退下后,一勺一勺喂皇帝吃。
老八刚要进来禀报大事,看见这一幕,掉头就走。
“回来!”
朱祁钰把羹吞进去:“朕可没吃啊,是给谈妃试试冷热,你可别出去瞎说。”
“儿臣什么都没看见。”老八朱见渚嘿嘿傻笑,他娘是秦妃,是秦纮的妹妹。
“何事?”
谈妃把肉羹放在桌子上,看着窗棂生闷气,又我吃的是吧?
“启禀父皇。”
“刘吉上疏来报,说准噶尔汗国,有意翻过阿尔泰山,进攻大明。”朱见渚道。
朱祁钰凝眉:“王越、李瑾刚走,北疆就不消停。”
“李瑾在哪?”
“回父皇,李瑾在蒙古都司,担任总兵。”朱见渚回禀。
准噶尔汗国,占据了阿尔泰山以北,以及哈萨克斯坦一部分,而满速儿则反噬哈萨克部,雄踞哈萨克,建立了哈萨克汗国。
如今中亚,乱成一锅粥。
帖木儿崩溃后,形成了布拉哈、萨法维、叶尔羌三个汗国,北面则是哈萨克汗国和准噶尔汗国。
五国争霸,还有正在分裂的金帐汗国,还有大明,中亚简直是一锅粥。
但大明最近偃旗息鼓,正在不停扶植各大汗国,主要做生意,不再吞地盘。
范广和杨信,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这两个是一边做生意,一边抢劫。
但中亚离不开大明啊,大明的火器太强了,茶叶是他们根本离不开的东西,贸易捏在大明手里,被偶尔欺负一下,也就忍了。
“你怎么看?”朱祁钰考校老八。
朱见渚微微思索:“儿臣认为,准噶尔汗国威胁不到大明腹地,就算北疆打烂了,大明还能再建设一个北疆出来。”
“反而,这北疆是一个诱饵。”
“咱们想打准噶尔汗国,他们散布在阿尔泰山之外,咱们兵到他们就逃了,根本抓不到影子。”
“与其在草原上漫无目的的找他们,不如等着他们进咱们的口袋来。”
老八够狠的啊,这是要吃了准噶尔部。
那北疆就需要李瑾坐镇,换别人吃不下准噶尔部。
朱祁钰斟酌:“吞了准噶尔部,有什么好处呢?”
“父皇,中亚大乱,西域接收了不少人口,去年西域人口超过了两千万,就是这些人。”
“您一直担心接受外夷,会让西域疆土不稳。”
“正好,借用这个机会,把这些人除掉!”
朱见渚心狠手辣:“当初中枢接收他们的时候,主要担心他们去投降别的部落,增强别人的实力。”
“大明现在不需要外夷,国内人口激增,今年可能就会突破十亿大关。”
“这些外夷,存在就毫无意义了。”
“再者,吞掉准噶尔汗国,能得到准噶尔骑兵,据儿臣所知,准噶尔有精兵五十万余,若吞进来十万,大明的骑兵势力更强一步。”
吞并准噶尔最大的好处,就是骑兵。
可西域养不起这些骑兵啊,安置到内地又容易反叛,那就拉到战场消耗掉。
“明日放到朝堂上讨论吧。”
朱祁钰拿不定主意。
翌日早朝上,讨论得十分激烈。
主流看法就是不需要骑兵,打烂一个地方容易,建设起来难,御敌于外,才是最好的。
“陛下,微臣觉得可以吞。”
李秉认真道:“请您来看,这里是额尔齐斯河,这条河是西域第二大河,仅次于伊犁河。”
“这条河途径哈萨克汗国、白帐汗国,汇流鄂毕河后,汇入北冰洋。”
“大明若掌握了这条河,以这条河为界河,往东的全归大明,也不再往西一步,守住现有疆土即可。”
李秉不希望大明去里海,不可控因素太多了。
就算现在打下来,以后也守不住。
而鄂毕河往西,到乌拉尔山,是一个平原,是西西伯利亚平原,无险可守,就拿到额尔齐斯河和鄂毕河东岸,就够了。
至于北面,都是冻土,没什么价值。
大明只是划入地图里,压根就没人上去,金帐汗国也是划入地图里了,也没人上去。
精华就是阿尔泰山内外,这是一片宝地。
世界上最大的铁矿,就是这一带。
西西伯利亚平原也是宝地,但想占据,就得占据乌拉尔山,这里离大明太远了,西域又不是能够立足的地方,驻兵防守西域就很难了,再去防乌拉尔山,现在的生产力做不到。
“这里,是乌拉尔山,微臣觉得,鄂毕河和乌拉尔山中间地带,适合作为缓冲带。”
“陛下可分封几位皇子,在此地建国,拱卫大明西疆。”
“您心心念念的里海,老臣觉得可派一有能力的皇子,掌管里海,把里海变成内海。”
李秉的意思,就是不要往西打了。
项忠第一个反对:“李尚书,你挑的地方,都是烂地,这额尔齐斯河,发源于阿尔泰山,一路往北流,全是荒凉的烂地。”
“若咱们不要这些烂地,反而疆域往西推,里海周围,全是石油。”
“这才是最富饶的地方。”
“为什么不要?”
“反而本官认为,阿尔泰山以北,大明都不要,封给一个皇子,以阿尔泰山为分界线,封国拱卫北疆,咱们往西推到里海。”
“甚至,北面的哈萨克汗国,也可分封给皇子,巴卡尔喀什湖咱们也不要了,甚至伊犁河谷也可放弃一些。”
“只要葱岭以西,和费尔干纳盆地,再把疆域推到里海,其他地方,都分封给皇子。”
项忠的话,让朝臣狂翻白眼。
你这是把精华地带都吞进来,让皇子们喝西北风去?
正因为荒凉,大明才好占。
像费尔干纳盆地,这些年杨信打了多少仗,吞进来多点地盘啊?这地方是肥肉,所有人都盯着呢。
像鄂毕河沿岸,全是烂地,大明占了也没人抢。
这就是俄国,领土那么大,还那么弱的原因,因为都是烂地,精华地盘太少了。
当初老苏就该放弃西伯利亚,而占住中亚五国,当然了,这种富饶地方,老苏崩盘了肯定会独立的。
朱祁钰认真思考。
李秉的提议,是占住能守住的疆土。
项忠则是不停投钱,往死里守,能守一天是一天。这期间把好东西往国内运,做好随时放弃的准备。
李秉又道:“陛下,您可能不知道,中亚虽富饶,但极度缺水。”
“水资源,掌握在额尔齐斯河上。”
“咱们在额尔齐斯河的源头,只要咱们控制住上游,中亚就永远在大明手里。”
没错,后世中亚不缺水,是老苏修建了运河,把额尔齐斯河改道了。
现在中亚和西域一样,特别缺水。
富饶也是相对而言的,和江南比,那就是块烂地,和东北都比不了,和青海、蒙古比,那肯定富饶啊。
“所以微臣提议,咱们占住额尔齐斯河和鄂毕河,这世界上什么都能买,唯独水买不来!”
“咱们占据最多的水,并占据上游,若日后皇子封国起了反心,咱们就断了水源!”
李秉想得通透。
这一点项忠没意见,但他最是贪心,想全占。
“李卿,守住鄂毕河,就让大明西疆封口吗?”朱祁钰对中亚野心越来越小,原因很多,迫于无奈吧。
当然也有客观原因,后世中亚发展不起来,不是没原因的。
就算放在大明,也难以发展起来,地理环境太差了。
大明开海近二十年,沿海省份全都富了,内陆省份奋起直追也追不起来,像西域这种地方想发展起来,没个一百年都够呛。
最重要的是,于谦老了。
打不了一场国战了。
想完全占住中亚,没个十年是不可能的,这期间需要于谦一直坐镇,他今年八十了,怎么打啊?
想彻底征服中亚,不调百万大军是不行的,而统帅百万大军的能力,除了于谦,朱祁钰想不到别人。
“陛下,石油啊!”项忠急了。
“朕知道,好处都知道。”
“但项卿,你能统帅百万大军,打赢一场国战吗?打完之后,还能守住吗?”
“于谦八十了,他身体一直不好。”
“除非他能活到一百岁,朕才能把疆域推到里海去。”
“朕也没办法呀,除非朝野中出现一个能压住军中诸将,统帅百万大军的帅才,否则呀,只能分封出去了。”
分封出去不用这么大规模,因为一点点吞食地盘,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建起来,等着联军起来,这些国家为了封国不丢,也得玩命啊。
重点是,能守住。
大明从西域一来一回,时间多少?等从中枢派兵去,估计西域都丢了。
项忠想说自己行,但他连李秉都压制不住,能压住军中那群骄兵悍将吗?
若于谦来统兵,像范广、王越、杨信、郭登、李瑾、李震、欧信、方瑛、沐琮、朱仪、朱永、项忠、李秉、韩雍、梁珤、陈韶、陶成、宋杰等等名将,都能在他麾下卖命,没有怨言。
换个人,能统帅这些人吗?
没有这些人统兵,能统帅得了百万大军吗?
难道让皇帝亲征吗?
朱祁钰才不去呢,太子大势已成,他离开京师,容易被直接篡位,再说了,他多大岁数了?还去折腾?
“项卿啊,朕之前就说过,要打就要快。”
“中枢却总说西域运力有限,无法支持西征。”
“让朕等,等!等!”
“现在于谦都八十了,打不了一场大战了,没有他,谁能统帅满朝骄兵悍将啊?就说你项忠,放在李秉麾下,你甘心吗?”
朱祁钰叹了口气:“你们彼此都不服谁,一起共事,一定出事的。”
“朝中有帅才,但统帅不了百万大军。”
“真要打国战,朕一定是将大明全部精兵强将都拿出来,朝中能征善战的将军,一百多位!”
“都说说,谁能统帅这批人?”
“朕之前就说,不怕损失,用人命摞,也要把中亚的大门给朕敲开!”
“中枢是畏首畏尾,总说以后有机会,以后有机会!”
“现在谁来告诉朕,哪来的机会?”
朱祁钰着实生气,前几年于谦身体尚好的时候,若不在乎牺牲,疆域一路西推,推到里海是没有问题的。
只要有于谦坐镇,谁也翻不起风浪来,都得老老实实趴着。
这么多精兵强将,还打不通去里海的道路?
现在于谦八十了,奔波都不行了,怎么全副精神的打仗?
除非让皇帝亲征,才能统帅得了这批人。
“王越南征几年了?为何迟迟没有战果,是兵不行,还是将不行啊?”
“不就是争功嘛!”
“李震、欧信互相不服,也不服王越管教,陶鲁、王信也觉得自己功劳足够大,不愿居于人下。”
“不然怎么连个孟加拉都打不下来呢。”
朱祁钰冷哼:“说来说去,就是人心不和,互相不服。”
朝臣不敢说话。
事实也是这样,项忠、李秉、韩雍三人,都彼此不服,都觉得我功劳更大。
欧信和李震争功,都闹到中枢来了。
以王越的能力,早就应该打完了,迟迟打不下来,就是明军内讧严重。
换做于谦来打,就不会有这种情况了。
于谦能镇住所有人。
“所以呀,大明在西疆很难再有突破了。”
朱祁钰十分懊恼:“但并不意味着大明要放弃西面的疆域,朕的儿子们,要分封过去。”
“该打的仗还是要打,该移民还得移,只是变成封国而已。”
毗邻大明的封国,要挑没出息的皇子封。
一来是保护,二来是保证他们不会蚕食大明疆土。
“陛下圣明。”项忠退下。
李秉也不敢多言。
皇帝说的对,于谦没了,没人统帅这些骄兵悍将了,只能各自为战,大明也无力打一场国战了。
“说回大明吧。”
“国内人口八个亿,自行车就需要八亿辆,现在一辆自行车成本价是120块,售价是500块。”
“利润少说200块。”
“世界上呢?有多少人能消费得起自行车?”
“这是多大的市场啊!前景无比广阔,一片蓝海。”
一说自行车,朝臣都热议起来。
这东西军用民用价值极高,关键大明道路平坦,天然具备自行车行驶的道路环境。
“朕为了打开自行车销量,才办了这场全球运动会。”
朝臣翻白眼,您就是为了自己热闹。
“外夷看到自行车,肯定会多下订单的。”
“而现在自行车品牌只有三个,工厂规模也不大,这远远无法满足市场规模。”
“朕打算竞标,完成工业化流水线式生产。”
“快速普及市场。”
其实,对资本而言,快速市场普及,无法利润最大化,普及越慢,赚得越多。
皇帝考虑的却是政治问题居多。
缩短距离,是国之大事。
“陛下,您的意思是,再开一家国企?”王复可不想白给民间资本好处。
“说实话,自行车是第一个创造难,模仿却容易。”
朱祁钰道:“朕也不打算藏着掖着,鼓励民间资本从业,增加民间就业机会,是朕的初衷。”
“但朕这些年投巨资研发,并不容易,朕也需要一笔回笼资金。”
自行车普及,黄包车应运而生,手推车、三轮车也该出现了。
这一块市场庞大。
皇帝以及国企是吃不下这么庞大的蛋糕的。
那么就分割出去。
让自行车快速普及,又能快速抢占其他市场,先吃第一口,然后把资金投入更重要的蒸汽机当中去。
“陛下,这不划算吧。”王文觉得很亏。
“王尚书。”
太子开口:“这自行车市场庞大不假,但容易仿制,技术含量不高。”
“陛下的意思是,放手让皇子们参与营销,做一次生意。”
没错,皇帝要历练皇子。
让皇子们设身处地地做一次生意,看看能赚多少钱,也培养这方面的爱好。
朝臣翻白眼,您是把皇子当牲口使吧?
皇帝决心已定,就是要快速推广,少赚点也认了。
这个项目,太子主抓。
皇子们亲自下场经商,引起民间热议,骂声居多,有的老夫子甚至绝食自杀,留遗言说大明没救了。
但自行车推广并不顺利,相反黄包车、三轮车,销售最好。
毕竟这年代人节省惯了,让他们掏几百块买一辆自行车,纯属蛋疼,反倒黄包车、三轮车是能赚钱的,价格又不贵,自然愿意买了。
事后,朝臣居然佩服皇帝的先见之明。
广阔市场都是皇帝吹出来的,自行车推广到市场上去,叫好不叫座,看得人多买的人少。
皇帝呢,却提前收回了成本,把成本转移给了下层经销商,他赚得盆满钵满,自行车销售好赖,跟他都没关系了。
李秉咂舌:“皇上这次,估计赚了几千万,若再卖不出去,明年就得有几十个巨商破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