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管家顿了顿,道:“夫人在做夏衫……”
伯爷先是一喜,随即苦笑道:“给她的好侄女裁的……”
这个“好侄女”,指的不是桂珍格格,而是舒舒。
桂珍格格跟锡柱已经和离,搬出了伯府。
之前她说留在这边待嫁,不过是故意气锡柱。
可是董鄂家并不单单只有一个锡柱,真要那样的话,就是打董鄂家的脸。
如今也算好聚好散,得了一笔补偿,就搬到她自己的嫁妆院子里去了。
老管家没有接话。
夫人跟庶子不亲近,亲自教养大的孩子只有福晋一个,惦记也是人之常情。
反倒是伯爷这里,姨娘即便该死,可大爷却是亲骨肉,眼下却是提也不提大爷……
*
杭州,西湖边,灵隐寺。
今日古寺对外闭寺,专门招待皇家一行人。
舒舒跟在三福晋、五福晋身边,抬头看着前头古刹的匾额,很是无语。
寺是古刹,最早可以追溯到两晋时,可是这匾额就只有十来年。
上面写的不是古刹原来的名字,而是“云林”两字,这是十年前康熙第二次南巡时御笔。
因为这个御笔,好好的灵隐寺,如今的官方称呼就换成了“云林禅寺”。
既是皇上亲奉太后礼佛,舒舒这些人都成了跟着的背景板,没有了说话的余地。
场面也肃穆起来,不再是每次寺院礼佛时的说说笑笑。
太后觉得无趣,等到在正殿上了香后,就催促康熙道:“皇帝跟方丈论禅去吧,叫孩子们陪我就行了。”
康熙抬头,看着后头的一串,一个个乖觉,晓得自己碍事了,就道:“你们好好侍奉太后……”
众人齐齐应了。
康熙才带了太监、侍卫跟着方丈往禅室中论道去了。
剩下大家立时松快下来。
九格格拉着舒舒道:“这就是济公修行之所么?”
济公是南宋禅师,可是在杭州留下许多事迹。
市面上流行的话本子中,就有不少提及这位“禅宗第五十祖”的故事。
舒舒点头道:“他当年在灵隐寺方丈佛海禅师名下受戒,在灵隐寺三十余载,佛海禅师圆寂后,才去了西湖南岸的净慈寺。”
九格格兴致勃勃道:“都说济公会法术,可厉害了,我记得早些年入宫的戏班子里,还有人扮演小济公喷火呢!”
后世济公的影视剧拍了好多个版本,带了法术版的,还有不带法术版,用科学来分析他的传奇事迹。
舒舒没有扫兴的跟九格格科普法术揭秘,而是当着听众,听九格格讲着“飞来峰”、“古井运木”等脍炙人口的传说故事。
确实充满了玄幻色彩,跟白蛇传有的一拼。
五福晋在旁,也听得津津有味。
倒是三福晋,听着生了遗憾道:“好好的官家少爷,怎么就出家了?是不是有什么亲戚不能容?不是说南边宗族厉害,族人爱吃绝户、爱夺产么?”
济公和尚是出身世宦人家,父母年近半百,礼佛求子才生下济公。
不等济公成年,父母相继谢世。
九格格哑然,话本子可没有提过这个。
五福晋则是望向舒舒。
感觉舒舒更博学些。
舒舒想了想,道:“要是有事迹,不会全无痕迹,济公法师是天台山人,当地就是禅道两教香火旺盛之地,家里世代信佛,上学的地方也有高僧弘法,应该也是耳濡目染,佛缘渐深。”
三福晋不解道:“可是他是独子,他这一出家,不是断了家族血脉,犯了‘不孝’之过,怎么还被世人赞誉?”
九格格与五福晋对视一眼,要是这样说,还真是有一点点道理。
舒舒想了想济公传说,道:“虽说从南宋时就有法师的传说在杭州与台州流传,可是并没有这样广,等到前朝末年,天灾人祸不断,民不聊生,大家盼着有人扶危济困、除暴安良,法师的传说就越来越广,因为他是父母拜佛求子所得,还有人说他是罗汉转世,盼着他再次转生,当大家的救星,救民众于水火。”
至于救星本人有没有品德瑕疵,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来援手。
九阿哥正好过来找舒舒,听了这一段,不由笑道:“要是拜佛求来的,都是转世,那你不也是菩萨转世了?”
舒舒瞥了九阿哥一眼。
真相了,少年!
她虽不是菩萨,可确实跟转世贴了边。
九阿哥觉得她的眼神若有深意,却猜不到缘故。
三福晋在旁,看着舒舒,想要提一句红螺寺,然后又忍下了。
还有五福晋在旁边,要是她继续“求子”的话题,好像是刺人似的。
九格格见九阿哥有一眼没一眼的看舒舒,跟小狗似的跟在嫂子后头,道:“九哥你过来有什么事?”
没见这边都是女眷,有事说事,说完该走了。
九阿哥却没有立时说话,而是拉着舒舒到旁边,小声道:“瞧着汗阿玛的意思,是要一起去游湖,这么多人乱糟糟的,看个什么劲儿!爷这就去禅室,说说鸡血石的事,等到中午用了斋饭,就用这个做由子带伱先溜……”
舒舒笑了,摇头道:“爷得换个说辞,这个借口怕是不成!”
九阿哥讶然道:“怎么了?”
舒舒伸出两个手指,道:“虽说都在杭州府治下,可是昌化镇在两百里外!”
别说是几块破石头,就是那边金矿、银矿,康熙也不会放心他们跑那么老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