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晚唐浮生

关灯
护眼
第581章 底子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第581章 底子

秋日的傍晚,略显喧闹。

萧叠让人端来了一张椅子,坐在上面,静静等待着。

他出身萧氏南梁房,萧之子,目前是河州枹罕县令。

作为陇右节度使所在地,枹罕令之职从来没有授予过外人,要么由萧氏子弟出任,要么是萧氏门生故吏。

大顺三年的时候,萧叠走马上任,至今已经两年了。

枹罕县还在接收移民,主要是关中民户,其实没多少,一年二三十户罢了。

眼前就有一批刚来的百姓,京兆府武功县的,杂任官吏们正在给他们登记造册。

“汝何名耶?”小使问道。

“牛大郎。”

“没名字?”

“就是牛大郎。”

小使愣了一下,但还是认认真真地誊抄完毕。

“年岁几何?”

“三十。”

“京兆府发送时说你是四十岁,为何又三十了?”

“那就是四十,某记不太清。”

小使抬起头来,仔仔细细看了他半晌,最后给他写了个“三十五”。

这种情况太常见了,他早就见怪不怪。

汉人百姓还算好的,很多蕃人压根就没有年龄的概念,愚昧得很。

上次他登记了一个,问他多大,那个羌人说自己可能三十,也可能五十,让人无所适从,只能靠目测了,但往往误差很大。

“不准跑,抓回来就没收田地,发配矿上。”小使警告了一声,又去下一户面前。

编户移民逃跑,时常有之,以蕃人为主。

同一个部落的人明显互相扶持,拉帮结派,住也要住到一起,逃跑也是一起逃。如果你想打听某个不知道去向的人的消息,他的同乡或同部落的人完全可以提供最详尽的情况。

蕃人逃跑的原因主要是拒服兵役。

比如数月前陇右节度使萧遘就下令河、渭、临、岷、兰诸州征发土团乡夫五千人,开往青唐城,配合铁骑军、新泉军、镇国军及罗家部、梁家部、杨家部对叛乱吐蕃人进剿。

路途遥远,关山阻隔,去了搞不好命都没了,关键是没什么好处。

不过跑的主要是单身汉,有家有业的就难了。

第二大逃跑原因是不愿受管教,或者生活不习惯,这也不少。

“汝何名?”

“鹿荣,二十有八。”这是一位流放犯人,来自魏州。

“家人为何没来?”

“被娘家接回去了,不愿来。”

小使注意到这人曾是个军汉,不由得多看了两眼。魏博武夫大爷啊,不得了,若不是得罪了人,还在老家吃香的喝辣的呢。

“不准跑,抓回来就——”

“某知晓了。”鹿荣不耐烦地答道。

小使瞪了他一眼,看来这厮没明白自己的处境,当衙兵当惯了吧?

不过他的心地不错,尽管鹿荣不领情,一副自暴自弃的模样,他还是认真说道:“安心住下就是了。这里不缺妇人,四十岁的鳏夫来了后都好几个孩子了。”

鹿荣愣了一下,撇了撇嘴角,最终还是道了声谢。

“汝何名?”这是一个蕃人,身上还戴着枷锁,比较少见。

对方说的不知道是什么语言,小使没听懂。

一位驱使官走上前来,用土语和此人对话了一番,然后说道:“凤翔镇的土团兵,去兴州讨草贼,路上有人对他说,前一批去的都死光了,他就跑了。后来打算发配到唐州当突将,恰逢大帅下令禁止罪犯充军,就送来这边了。”

小使这才明白,道:“林场苦役十年,还欠五十鞭子,打完了送往林场吧。”

很快,几名如狼似虎的州兵上前,当着众人的面,开始行刑。

惨呼声动天彻地,直到五十鞭子打完,才将他拖走安置。

萧叠在一旁看了半天,见时间差不多了,便起身离去。

接收移民,是河渭诸州的常规任务,户籍黄册几乎每隔几年就要重新编纂一次,工作量极大。

回程不是很远,而且景色令人愉悦。

萧叠是一个非常“狂热”的田园派诗人,虽说作诗水平一般,但他就是喜欢欣赏乡间景色,尤其是河渭乡间这种略带点狂野和奔放味道的农村。

大夏川两岸平坦的河谷地密布农田。

十年前的旧战场已经丝毫看不出端倪,百姓们散居其间,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严格执行全新的农业耕作方式。十年间,牲畜的粪便、燃烧的草木灰以及反复种植的豆科作物极大改良了土壤,几乎看不到任何一块所谓的不毛之地——邵树德征兰州期间,曾遣兵于此秘密渡过大夏川,大破吐蕃,斩首两千余级,此为平定河州最关键一仗。

河州辖枹罕、凤林、大夏三县,在大顺四年的时候,户数已经极为接近一万户,五万二千余口,超过了天宝年间的户口。

就是文教没那会强!萧叠叹了口气,现在的五万余口中,羌胡之种太多了,甚至可以说超过汉人数量。教化了将近十年,成果只能说还凑合,还得继续努力。

远方响起了悠扬的钟声。

骑在马背上的萧叠寻声望去,层林翠染之中,一座依山而建的佛寺隐约可见。

此寺名“开元”,也就是玄宗朝那会诏令天下各州广建开元寺的开元。河州陷蕃之后,吐蕃人倒没对这座寺庙怎么样,因为他们也对佛陀较为狂热,但河州开元寺还是慢慢破败废弃了,主要原因还是人口大量死亡或逃散,寺庙难以维持。

萧遘出镇河州后,拨款重修了这座寺庙,并从长安请来法师,开坛讲法,广收门徒。

不得不说,开元寺在枹罕县这一带还是有相当的稳定社会作用的。无论蕃汉,都喜欢到这座寺庙祈福,遇到重要节日,这里还会形成集市。

开元寺有不少僧田,租给迁移而来的羌人耕种。

羌人半耕半牧,种地的手艺非常粗糙。

萧叠曾听族叔萧遘讲过,光启三年(887)年底出镇陇右的时候,蕃人就是盯着一块地使劲种青稞或麦子,年复一年,直到彻底耗尽地力,然后就把这块地扔了,荒置五六年,慢慢长满野草,如此周而复始。

这叫什么?这叫游耕,和游牧有差别,但也不大。

其实汉地虽然不游耕,但也是盯着一块地种,虽然有一些肥田举措,终究还是不太行,亩产始终提不上去,数量最多的中田始终徘徊在亩收一斛这条线上。

陇右镇执行三茬轮作制后,情况大有改观,这里与灵州又不太一样了。那边一亩地,今年种苜蓿肥田,第二年种大豆肥田,第三年种麦子,这里是连续两年苜蓿、连续两年大豆,连续两年麦子,更省心,产量也差不多——夏王刚提出这种耕作制度的时候,怕是没想到百姓们也会自己改良。

但也只能连续种两年。长期种粟麦,会让地里杂草丛生。如果不力气拔草,那么粟麦完全长不过它们,这无疑要费巨大的人力。

如果家里地少的话,拔草还可以忍受,像江南地区户均几亩、十余亩地,百姓投入了巨大的精力精耕细作,小心翼翼地呵护农田,才获得了相对高产。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我的公公叫康熙 我的谍战岁月 这么菜打什么职业?回家养猪去吧 谍影凌云 第一玩家 柯南之我不是蛇精病 网游之神话三国 每天都离现形更近一步 这个文字冒险游戏绝对有毒 深渊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