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转变
“如今已经没有路可走了,只能与凉州唐人结盟,对付六谷吐蕃。”空旷的草原上,狂风卷起沙子,扑簌簌地打在帐篷顶上,崔素重重地叹了口气,眼神浑浊,再不复之前的精明强健。
上了翁郜的大当!
崔素甚至怀疑,翁郜是不是与那邵贼有勾结,故意来坑害他们凉州嗢末。
可惜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败了就是败了,损失数千人。一些附庸小部落也跑了,短时间内估计很难再次听命。
但这些都不是不可以承受的代价。
最让他们难以接受,直如晴天霹雳一般的,是刚刚得到的消息:六谷吐蕃大举北上,四处袭扰嗢末部落,烧毁村庄,抢掠牛羊,俘虏财货和丁口,这才是掘他们根基的事情。
就凭眼前这五千残兵败将,即便可以慢慢收拢逃散的族人,最多也只能恢复到上万兵力,还是不如六谷吐蕃。
与之相对的是,吐蕃人在吞吃了大量人口、财货之后,只需个几年时间好好消化,巩固一番,就可以发动针对凉州嗢末的第二次吞并战争,届时他们拿什么来挡?
因此,击败六谷吐蕃,尽快夺回族人和牛羊,是当务之急。
“结盟?怕是屈膝投降吧?”陈咄咄惨笑一声,道:“唐人又不是傻子。只需稍加打听,就能知道咱们如今的境遇。不趁机出兵剿灭就算好的了,还想结盟?”
“结盟也好,投降也罢,就是个说辞。”鲁彦叹了口气,道:“事到如今,咱们还有别的选择么?拖的时间越长,六谷吐蕃整合得就越充分,咱们的价值就越低。”
“粮食、牛羊也不够吃了,必须得想办法。”出兵以来一直甚少说话的没悉加说道。
“箭矢也不够用的。工匠都在部落和村子里,坏了的器械没人修。”
“军士们心无战意,只想找回家人。”
“不能拖了,必须稳住军心。再拖下去,有可能会兵变。”
“如果六谷吐蕃遣人来招降,我怀疑会有不少人投过去。”
众人七嘴八舌,很快就把当前的局势给分析了个七七八八。
没招了,局势已经恶化到难以复加的地步。
投六谷吐蕃,大伙心理上不愿意,更何况他们才刚刚卑鄙无耻地偷袭了己方。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投降唐人,借助他们的力量击败六谷吐蕃,或许还有翻身的机会。
“那么,派人去凉州与唐人接触?”崔素提议道。
众人没意见,或者有意见,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只能先这样了,后面再想其他招,摆脱唐人的钳制。
反正投降大唐,也不是第一次了。只要给他们时间,总能慢慢恢复的,届时凉州是个什么局势,还不一定呢。
只要活着,就有机会!
陈诚很快就在凉州城内接见了嗢末的使者,其实不是别人,就是崔素和鲁彦二人,还有一些他们的随从。
之前还打生打死的对手,突然要变成自己人了。对于这样一个体验,陈诚觉得还挺新鲜的。
世事无常啊!
“二位将军可知你等本是中国子孙?”关中百姓及部分粮草、器械已经顺利送到了凉州,此时城内多了三千天柱军,陈诚心里大定,在与嗢末人谈话时心理优势极大。
再过一阵子,天柱军使李唐宾还将带着四千步卒,押运大量粮草、器械抵达,届时优势就更大了。
“自然知晓,我等姓氏便是汉姓。”崔素答道。
“既是中国子孙,为何部中还说吐蕃语,还与朝廷为敌?”陈诚继续问道。
这个问题怎么回答呢……
说中原现在就有很多与朝廷作对的藩镇,这话似乎太过桀骜了。
说邵贼还不止一次叩阙呢,似乎更不合适。
因此,崔素只能避重就轻道:“昔年吐蕃北道德论强行推吐蕃语,用吐蕃文字。数十年下来,早习惯了。我等能懂一些官话,已大不容易。”
“若投灵武郡王,今后便得说官话,穿唐服,可能做到?”
“自无不可。”
“还得编户齐民,缴纳贡赋,服徭役、兵役。”
崔素等人迟疑了一下。
之前就是因为这个传言,再加上翁郜的引诱,他们才最终决定出兵凉州。现在你告诉我打了几天仗,损失了那么多人口和财货,结果又回到了原点,合着我们是白打了吗?
“切勿自误啊,几位将军。”陈诚冷哼一声,道。
他也已经打听清楚了,知道如今嗢末诸部面临的是什么样的局面。正所谓趁你病要你命,不趁着这个大好时机将事情弄妥帖了,难道等以后再出现反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