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关灯
护眼
第九十四章 “润人”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骆远兴对父亲受命率大秦使团访问齐国试图寻求支援,其实内心深处并不怎么看好。

因为,整个齐国上下对大秦积累了太多的不满和怨忿,更有一种想要将大秦踩在脚下以此证明齐国为尊的激进思潮。

昔年,太祖和太宗时期,可能出于对神州大陆怀有特殊情感,再加上来自大陆的移民数量甚重,有深深的故国家园之念,使得齐国始终对秦国抱以友好态度,更有不断回馈大陆、支援大陆的种种“无私”行为。

待睿宗(泰平帝庙号)期间,随着本土出生的国民数量越来越多,老一辈移民陆续死去,整个齐国对大陆的情感就显得愈发淡漠,再加上多年的义务教育和国民意识灌输,使得绝大多数齐国人不再将秦国当做“母国”,而是一个对等而普通的华夏之国。

而当齐秦两国之间的实力差距越来越大,齐国人的自信心和骄傲感也随之蓬勃而生,对秦国的态度也渐显轻视。

大秦,不过一个虚弱而无力的“老大帝国”而已。

对付一个落后野蛮的西北游牧势力,也能拉扯数十年而未能彻底平定局势,着实让人无语至极。

伱说说,那个准噶尔汗国举国上下,所有老弱妇幼加在一起有没有一百万?

再看看你大秦有多少人口?

最少也得有一亿三千万吧!

你就是拿人头去堆,也能将准噶尔给淹没了。

哦,你们说西北偏远荒凉,补给不畅,所以要徐徐图之,反复拉锯。那辽东和朝鲜呢?

两次秦明战争,面对小小的北明,你们大秦竟然也打得异常吃力,而且每次所遭受的损失比西域战场更大,让人不免惊诧莫名。

若是你们大秦对上我们大齐,那还能讨得了好?

当然,现在齐秦两国的关系还没有到这种兵戎相见的糟糕局面,彼此之间有太多的商业利益纠葛,不会轻易翻脸。

但是,你秦国却总是摆出一副防范我们齐国的样子做什么?

在西北和东北外患不靖,国内也是灾情不断的情况下,竟然还有闲钱发展水师力量,南京龙江船厂和福州马尾船厂接连下水十余艘大型风帆战舰,又在福建厦门、夷州安平(台南市)、舟山等地修建水师军港。

其目的何在?

据一位有深厚家庭背景的商业伙伴说,齐国目前军事和外交的关注度暂时转移到了婆罗洲和中南半岛两个地方,至于秦国的内忧外困和财政援助请求,可能会兴致缺缺,并不在政府的优先考虑范围在内。

顺国、苏禄、吕宋、卫国、河仙、占城等几国使者齐聚长安,虽然不知道要商谈什么,但总不至于巴巴跑来喝茶聊天吧。

多半是要剑指文莱和柬埔寨两个土人王国,从而彻底奠定以齐国为主导的南洋新格局。

(本章完)

是的,骆仁镜给他的信中提及,要他准备大量现金,要带回大秦,弥补族中的大量亏空。

数年前,骆氏所在的彰德府先后遭遇旱灾和蝗灾,近万亩田产几无任何收成,那些庄户、佃农固然衣食无着,流离失所,他们这种拥有广大田地的豪门大户也是损失惨重,不仅连续几年没了进项,而且为了彰显骆氏的贤名,还在灾年期间,频繁开设粥棚、布施乡邻,使得族中账上亏空不少。

而骆仁镜从都察院都御史之位,先后转迁礼部尚书、进阶文华殿大学士、内阁次辅,也都需要上下打点,左右周旋,以及人情的迎来送往,着实耗费了不少钱财,让族中多年积蓄日渐消薄,不堪敷出。

早在两年多前,主持族中财计的骆氏大公子就曾写信送至齐国,要求骆远兴支取部分齐国获益收息,以应族中公用。

不过,骆远兴对此要求置之不顾,没怎么理会。

父亲尚在,还轮不到骆氏大公子、他的大哥远隔万里对他颐指气使、指手画脚。

想当年,受父亲和族中所望,自己就带着一个老管家、几个忠仆,携万余两白银,来到汉洲求学,继而艰难求存、辛苦打拼,十余年方有今日成就。

在汉洲这么多年,他在方方面面上已完全融入了齐国,加上眼界的开阔、见识的增长,对那些还在大秦的土包子族亲兄弟姊妹,也不太怎么看得起了。

指望万余亩田产、数十家商铺,一年到头能赚几个钱?

而自己在成德经营的一家呢绒工厂、与几个伙伴在丰平(今澳洲迈尔斯小镇)合作开发的一座煤矿,以及在大兴股票市场上的投资,每年所获收益超过一万元,折算成白银的话,那也是三万多两。

虽然,这样的收入在齐国算不得大富之列,但比起在大秦的骆氏宗族主脉,那绝对可以傲视“群雄”,使得他有足够底气来鄙视那些曾经瞧不起他这个庶生子的嫡脉兄弟。

怎么着,在大秦的日子不好过了,不得不低下你们高昂的头颅,厚着脸皮,向我这个庶生子讨取些许“口食”以度时艰?

看在父亲的面上,打发给你们一万元。

这笔钱可不少了,折合大秦银元,得有三万八千多块,够你们土里刨食好几年的收息了。

要知道,十几年前,我来汉洲,可就只拿了公中一万两银子。

什么,我在汉洲打拼的基业全都是这一万两银子赚来的,理应全归宗族主脉?

别逗了,在我齐国可是要讲究“产权所属”的,在大齐的工商登记册中,这一切可都是在我骆远兴的名下,跟你们大秦骆氏主脉一分钱关系都没有。

就算父亲出面想要强行收回他在齐国掌控的资财,那也是万万不得行!

瞧着吧,假以时日,这分居秦齐的骆氏两支,到最后谁是主脉,谁是分支,尚未可知。

这个世界上,哪有什么强枝弱干的道理?

以后,我大齐骆氏这支必将日渐昌盛,财源广大,最后终要压你们大秦骆氏一头,成为你们不得不仰鼻息的存在。

嗯,就像现在的秦齐两国境地一样,时移世易,强弱已然分明,齐国必终将成为执华夏文明之牛耳者。

骆远兴对父亲受命率大秦使团访问齐国试图寻求支援,其实内心深处并不怎么看好。

因为,整个齐国上下对大秦积累了太多的不满和怨忿,更有一种想要将大秦踩在脚下以此证明齐国为尊的激进思潮。

昔年,太祖和太宗时期,可能出于对神州大陆怀有特殊情感,再加上来自大陆的移民数量甚重,有深深的故国家园之念,使得齐国始终对秦国抱以友好态度,更有不断回馈大陆、支援大陆的种种“无私”行为。

待睿宗(泰平帝庙号)期间,随着本土出生的国民数量越来越多,老一辈移民陆续死去,整个齐国对大陆的情感就显得愈发淡漠,再加上多年的义务教育和国民意识灌输,使得绝大多数齐国人不再将秦国当做“母国”,而是一个对等而普通的华夏之国。

而当齐秦两国之间的实力差距越来越大,齐国人的自信心和骄傲感也随之蓬勃而生,对秦国的态度也渐显轻视。

大秦,不过一个虚弱而无力的“老大帝国”而已。

对付一个落后野蛮的西北游牧势力,也能拉扯数十年而未能彻底平定局势,着实让人无语至极。

伱说说,那个准噶尔汗国举国上下,所有老弱妇幼加在一起有没有一百万?

再看看你大秦有多少人口?

最少也得有一亿三千万吧!

你就是拿人头去堆,也能将准噶尔给淹没了。

哦,你们说西北偏远荒凉,补给不畅,所以要徐徐图之,反复拉锯。那辽东和朝鲜呢?

两次秦明战争,面对小小的北明,你们大秦竟然也打得异常吃力,而且每次所遭受的损失比西域战场更大,让人不免惊诧莫名。

若是你们大秦对上我们大齐,那还能讨得了好?

当然,现在齐秦两国的关系还没有到这种兵戎相见的糟糕局面,彼此之间有太多的商业利益纠葛,不会轻易翻脸。

但是,你秦国却总是摆出一副防范我们齐国的样子做什么?

在西北和东北外患不靖,国内也是灾情不断的情况下,竟然还有闲钱发展水师力量,南京龙江船厂和福州马尾船厂接连下水十余艘大型风帆战舰,又在福建厦门、夷州安平(台南市)、舟山等地修建水师军港。

其目的何在?

据一位有深厚家庭背景的商业伙伴说,齐国目前军事和外交的关注度暂时转移到了婆罗洲和中南半岛两个地方,至于秦国的内忧外困和财政援助请求,可能会兴致缺缺,并不在政府的优先考虑范围在内。

顺国、苏禄、吕宋、卫国、河仙、占城等几国使者齐聚长安,虽然不知道要商谈什么,但总不至于巴巴跑来喝茶聊天吧。

多半是要剑指文莱和柬埔寨两个土人王国,从而彻底奠定以齐国为主导的南洋新格局。

(本章完)

是的,骆仁镜给他的信中提及,要他准备大量现金,要带回大秦,弥补族中的大量亏空。

数年前,骆氏所在的彰德府先后遭遇旱灾和蝗灾,近万亩田产几无任何收成,那些庄户、佃农固然衣食无着,流离失所,他们这种拥有广大田地的豪门大户也是损失惨重,不仅连续几年没了进项,而且为了彰显骆氏的贤名,还在灾年期间,频繁开设粥棚、布施乡邻,使得族中账上亏空不少。

而骆仁镜从都察院都御史之位,先后转迁礼部尚书、进阶文华殿大学士、内阁次辅,也都需要上下打点,左右周旋,以及人情的迎来送往,着实耗费了不少钱财,让族中多年积蓄日渐消薄,不堪敷出。

早在两年多前,主持族中财计的骆氏大公子就曾写信送至齐国,要求骆远兴支取部分齐国获益收息,以应族中公用。

不过,骆远兴对此要求置之不顾,没怎么理会。

父亲尚在,还轮不到骆氏大公子、他的大哥远隔万里对他颐指气使、指手画脚。

想当年,受父亲和族中所望,自己就带着一个老管家、几个忠仆,携万余两白银,来到汉洲求学,继而艰难求存、辛苦打拼,十余年方有今日成就。

在汉洲这么多年,他在方方面面上已完全融入了齐国,加上眼界的开阔、见识的增长,对那些还在大秦的土包子族亲兄弟姊妹,也不太怎么看得起了。

指望万余亩田产、数十家商铺,一年到头能赚几个钱?

而自己在成德经营的一家呢绒工厂、与几个伙伴在丰平(今澳洲迈尔斯小镇)合作开发的一座煤矿,以及在大兴股票市场上的投资,每年所获收益超过一万元,折算成白银的话,那也是三万多两。

虽然,这样的收入在齐国算不得大富之列,但比起在大秦的骆氏宗族主脉,那绝对可以傲视“群雄”,使得他有足够底气来鄙视那些曾经瞧不起他这个庶生子的嫡脉兄弟。

怎么着,在大秦的日子不好过了,不得不低下你们高昂的头颅,厚着脸皮,向我这个庶生子讨取些许“口食”以度时艰?

看在父亲的面上,打发给你们一万元。

这笔钱可不少了,折合大秦银元,得有三万八千多块,够你们土里刨食好几年的收息了。

要知道,十几年前,我来汉洲,可就只拿了公中一万两银子。

什么,我在汉洲打拼的基业全都是这一万两银子赚来的,理应全归宗族主脉?

别逗了,在我齐国可是要讲究“产权所属”的,在大齐的工商登记册中,这一切可都是在我骆远兴的名下,跟你们大秦骆氏主脉一分钱关系都没有。

就算父亲出面想要强行收回他在齐国掌控的资财,那也是万万不得行!

瞧着吧,假以时日,这分居秦齐的骆氏两支,到最后谁是主脉,谁是分支,尚未可知。

这个世界上,哪有什么强枝弱干的道理?

以后,我大齐骆氏这支必将日渐昌盛,财源广大,最后终要压你们大秦骆氏一头,成为你们不得不仰鼻息的存在。

嗯,就像现在的秦齐两国境地一样,时移世易,强弱已然分明,齐国必终将成为执华夏文明之牛耳者。

骆远兴对父亲受命率大秦使团访问齐国试图寻求支援,其实内心深处并不怎么看好。

因为,整个齐国上下对大秦积累了太多的不满和怨忿,更有一种想要将大秦踩在脚下以此证明齐国为尊的激进思潮。

昔年,太祖和太宗时期,可能出于对神州大陆怀有特殊情感,再加上来自大陆的移民数量甚重,有深深的故国家园之念,使得齐国始终对秦国抱以友好态度,更有不断回馈大陆、支援大陆的种种“无私”行为。

待睿宗(泰平帝庙号)期间,随着本土出生的国民数量越来越多,老一辈移民陆续死去,整个齐国对大陆的情感就显得愈发淡漠,再加上多年的义务教育和国民意识灌输,使得绝大多数齐国人不再将秦国当做“母国”,而是一个对等而普通的华夏之国。

而当齐秦两国之间的实力差距越来越大,齐国人的自信心和骄傲感也随之蓬勃而生,对秦国的态度也渐显轻视。

大秦,不过一个虚弱而无力的“老大帝国”而已。

对付一个落后野蛮的西北游牧势力,也能拉扯数十年而未能彻底平定局势,着实让人无语至极。

伱说说,那个准噶尔汗国举国上下,所有老弱妇幼加在一起有没有一百万?

再看看你大秦有多少人口?

最少也得有一亿三千万吧!

你就是拿人头去堆,也能将准噶尔给淹没了。

哦,你们说西北偏远荒凉,补给不畅,所以要徐徐图之,反复拉锯。那辽东和朝鲜呢?

两次秦明战争,面对小小的北明,你们大秦竟然也打得异常吃力,而且每次所遭受的损失比西域战场更大,让人不免惊诧莫名。

若是你们大秦对上我们大齐,那还能讨得了好?

当然,现在齐秦两国的关系还没有到这种兵戎相见的糟糕局面,彼此之间有太多的商业利益纠葛,不会轻易翻脸。

但是,你秦国却总是摆出一副防范我们齐国的样子做什么?

在西北和东北外患不靖,国内也是灾情不断的情况下,竟然还有闲钱发展水师力量,南京龙江船厂和福州马尾船厂接连下水十余艘大型风帆战舰,又在福建厦门、夷州安平(台南市)、舟山等地修建水师军港。

其目的何在?

据一位有深厚家庭背景的商业伙伴说,齐国目前军事和外交的关注度暂时转移到了婆罗洲和中南半岛两个地方,至于秦国的内忧外困和财政援助请求,可能会兴致缺缺,并不在政府的优先考虑范围在内。

顺国、苏禄、吕宋、卫国、河仙、占城等几国使者齐聚长安,虽然不知道要商谈什么,但总不至于巴巴跑来喝茶聊天吧。

多半是要剑指文莱和柬埔寨两个土人王国,从而彻底奠定以齐国为主导的南洋新格局。

(本章完)

是的,骆仁镜给他的信中提及,要他准备大量现金,要带回大秦,弥补族中的大量亏空。

数年前,骆氏所在的彰德府先后遭遇旱灾和蝗灾,近万亩田产几无任何收成,那些庄户、佃农固然衣食无着,流离失所,他们这种拥有广大田地的豪门大户也是损失惨重,不仅连续几年没了进项,而且为了彰显骆氏的贤名,还在灾年期间,频繁开设粥棚、布施乡邻,使得族中账上亏空不少。

而骆仁镜从都察院都御史之位,先后转迁礼部尚书、进阶文华殿大学士、内阁次辅,也都需要上下打点,左右周旋,以及人情的迎来送往,着实耗费了不少钱财,让族中多年积蓄日渐消薄,不堪敷出。

早在两年多前,主持族中财计的骆氏大公子就曾写信送至齐国,要求骆远兴支取部分齐国获益收息,以应族中公用。

不过,骆远兴对此要求置之不顾,没怎么理会。

父亲尚在,还轮不到骆氏大公子、他的大哥远隔万里对他颐指气使、指手画脚。

想当年,受父亲和族中所望,自己就带着一个老管家、几个忠仆,携万余两白银,来到汉洲求学,继而艰难求存、辛苦打拼,十余年方有今日成就。

在汉洲这么多年,他在方方面面上已完全融入了齐国,加上眼界的开阔、见识的增长,对那些还在大秦的土包子族亲兄弟姊妹,也不太怎么看得起了。

指望万余亩田产、数十家商铺,一年到头能赚几个钱?

而自己在成德经营的一家呢绒工厂、与几个伙伴在丰平(今澳洲迈尔斯小镇)合作开发的一座煤矿,以及在大兴股票市场上的投资,每年所获收益超过一万元,折算成白银的话,那也是三万多两。

虽然,这样的收入在齐国算不得大富之列,但比起在大秦的骆氏宗族主脉,那绝对可以傲视“群雄”,使得他有足够底气来鄙视那些曾经瞧不起他这个庶生子的嫡脉兄弟。

怎么着,在大秦的日子不好过了,不得不低下你们高昂的头颅,厚着脸皮,向我这个庶生子讨取些许“口食”以度时艰?

看在父亲的面上,打发给你们一万元。

这笔钱可不少了,折合大秦银元,得有三万八千多块,够你们土里刨食好几年的收息了。

要知道,十几年前,我来汉洲,可就只拿了公中一万两银子。

什么,我在汉洲打拼的基业全都是这一万两银子赚来的,理应全归宗族主脉?

别逗了,在我齐国可是要讲究“产权所属”的,在大齐的工商登记册中,这一切可都是在我骆远兴的名下,跟你们大秦骆氏主脉一分钱关系都没有。

就算父亲出面想要强行收回他在齐国掌控的资财,那也是万万不得行!

瞧着吧,假以时日,这分居秦齐的骆氏两支,到最后谁是主脉,谁是分支,尚未可知。

这个世界上,哪有什么强枝弱干的道理?

以后,我大齐骆氏这支必将日渐昌盛,财源广大,最后终要压你们大秦骆氏一头,成为你们不得不仰鼻息的存在。

嗯,就像现在的秦齐两国境地一样,时移世易,强弱已然分明,齐国必终将成为执华夏文明之牛耳者。

骆远兴对父亲受命率大秦使团访问齐国试图寻求支援,其实内心深处并不怎么看好。

因为,整个齐国上下对大秦积累了太多的不满和怨忿,更有一种想要将大秦踩在脚下以此证明齐国为尊的激进思潮。

昔年,太祖和太宗时期,可能出于对神州大陆怀有特殊情感,再加上来自大陆的移民数量甚重,有深深的故国家园之念,使得齐国始终对秦国抱以友好态度,更有不断回馈大陆、支援大陆的种种“无私”行为。

待睿宗(泰平帝庙号)期间,随着本土出生的国民数量越来越多,老一辈移民陆续死去,整个齐国对大陆的情感就显得愈发淡漠,再加上多年的义务教育和国民意识灌输,使得绝大多数齐国人不再将秦国当做“母国”,而是一个对等而普通的华夏之国。

而当齐秦两国之间的实力差距越来越大,齐国人的自信心和骄傲感也随之蓬勃而生,对秦国的态度也渐显轻视。

大秦,不过一个虚弱而无力的“老大帝国”而已。

对付一个落后野蛮的西北游牧势力,也能拉扯数十年而未能彻底平定局势,着实让人无语至极。

伱说说,那个准噶尔汗国举国上下,所有老弱妇幼加在一起有没有一百万?

再看看你大秦有多少人口?

最少也得有一亿三千万吧!

你就是拿人头去堆,也能将准噶尔给淹没了。

哦,你们说西北偏远荒凉,补给不畅,所以要徐徐图之,反复拉锯。那辽东和朝鲜呢?

两次秦明战争,面对小小的北明,你们大秦竟然也打得异常吃力,而且每次所遭受的损失比西域战场更大,让人不免惊诧莫名。

若是你们大秦对上我们大齐,那还能讨得了好?

当然,现在齐秦两国的关系还没有到这种兵戎相见的糟糕局面,彼此之间有太多的商业利益纠葛,不会轻易翻脸。

但是,你秦国却总是摆出一副防范我们齐国的样子做什么?

在西北和东北外患不靖,国内也是灾情不断的情况下,竟然还有闲钱发展水师力量,南京龙江船厂和福州马尾船厂接连下水十余艘大型风帆战舰,又在福建厦门、夷州安平(台南市)、舟山等地修建水师军港。

其目的何在?

据一位有深厚家庭背景的商业伙伴说,齐国目前军事和外交的关注度暂时转移到了婆罗洲和中南半岛两个地方,至于秦国的内忧外困和财政援助请求,可能会兴致缺缺,并不在政府的优先考虑范围在内。

顺国、苏禄、吕宋、卫国、河仙、占城等几国使者齐聚长安,虽然不知道要商谈什么,但总不至于巴巴跑来喝茶聊天吧。

多半是要剑指文莱和柬埔寨两个土人王国,从而彻底奠定以齐国为主导的南洋新格局。

(本章完)

是的,骆仁镜给他的信中提及,要他准备大量现金,要带回大秦,弥补族中的大量亏空。

数年前,骆氏所在的彰德府先后遭遇旱灾和蝗灾,近万亩田产几无任何收成,那些庄户、佃农固然衣食无着,流离失所,他们这种拥有广大田地的豪门大户也是损失惨重,不仅连续几年没了进项,而且为了彰显骆氏的贤名,还在灾年期间,频繁开设粥棚、布施乡邻,使得族中账上亏空不少。

而骆仁镜从都察院都御史之位,先后转迁礼部尚书、进阶文华殿大学士、内阁次辅,也都需要上下打点,左右周旋,以及人情的迎来送往,着实耗费了不少钱财,让族中多年积蓄日渐消薄,不堪敷出。

早在两年多前,主持族中财计的骆氏大公子就曾写信送至齐国,要求骆远兴支取部分齐国获益收息,以应族中公用。

不过,骆远兴对此要求置之不顾,没怎么理会。

父亲尚在,还轮不到骆氏大公子、他的大哥远隔万里对他颐指气使、指手画脚。

想当年,受父亲和族中所望,自己就带着一个老管家、几个忠仆,携万余两白银,来到汉洲求学,继而艰难求存、辛苦打拼,十余年方有今日成就。

在汉洲这么多年,他在方方面面上已完全融入了齐国,加上眼界的开阔、见识的增长,对那些还在大秦的土包子族亲兄弟姊妹,也不太怎么看得起了。

指望万余亩田产、数十家商铺,一年到头能赚几个钱?

而自己在成德经营的一家呢绒工厂、与几个伙伴在丰平(今澳洲迈尔斯小镇)合作开发的一座煤矿,以及在大兴股票市场上的投资,每年所获收益超过一万元,折算成白银的话,那也是三万多两。

虽然,这样的收入在齐国算不得大富之列,但比起在大秦的骆氏宗族主脉,那绝对可以傲视“群雄”,使得他有足够底气来鄙视那些曾经瞧不起他这个庶生子的嫡脉兄弟。

怎么着,在大秦的日子不好过了,不得不低下你们高昂的头颅,厚着脸皮,向我这个庶生子讨取些许“口食”以度时艰?

看在父亲的面上,打发给你们一万元。

这笔钱可不少了,折合大秦银元,得有三万八千多块,够你们土里刨食好几年的收息了。

要知道,十几年前,我来汉洲,可就只拿了公中一万两银子。

什么,我在汉洲打拼的基业全都是这一万两银子赚来的,理应全归宗族主脉?

别逗了,在我齐国可是要讲究“产权所属”的,在大齐的工商登记册中,这一切可都是在我骆远兴的名下,跟你们大秦骆氏主脉一分钱关系都没有。

就算父亲出面想要强行收回他在齐国掌控的资财,那也是万万不得行!

瞧着吧,假以时日,这分居秦齐的骆氏两支,到最后谁是主脉,谁是分支,尚未可知。

这个世界上,哪有什么强枝弱干的道理?

以后,我大齐骆氏这支必将日渐昌盛,财源广大,最后终要压你们大秦骆氏一头,成为你们不得不仰鼻息的存在。

嗯,就像现在的秦齐两国境地一样,时移世易,强弱已然分明,齐国必终将成为执华夏文明之牛耳者。

骆远兴对父亲受命率大秦使团访问齐国试图寻求支援,其实内心深处并不怎么看好。

因为,整个齐国上下对大秦积累了太多的不满和怨忿,更有一种想要将大秦踩在脚下以此证明齐国为尊的激进思潮。

昔年,太祖和太宗时期,可能出于对神州大陆怀有特殊情感,再加上来自大陆的移民数量甚重,有深深的故国家园之念,使得齐国始终对秦国抱以友好态度,更有不断回馈大陆、支援大陆的种种“无私”行为。

待睿宗(泰平帝庙号)期间,随着本土出生的国民数量越来越多,老一辈移民陆续死去,整个齐国对大陆的情感就显得愈发淡漠,再加上多年的义务教育和国民意识灌输,使得绝大多数齐国人不再将秦国当做“母国”,而是一个对等而普通的华夏之国。

而当齐秦两国之间的实力差距越来越大,齐国人的自信心和骄傲感也随之蓬勃而生,对秦国的态度也渐显轻视。

大秦,不过一个虚弱而无力的“老大帝国”而已。

对付一个落后野蛮的西北游牧势力,也能拉扯数十年而未能彻底平定局势,着实让人无语至极。

伱说说,那个准噶尔汗国举国上下,所有老弱妇幼加在一起有没有一百万?

再看看你大秦有多少人口?

最少也得有一亿三千万吧!

你就是拿人头去堆,也能将准噶尔给淹没了。

哦,你们说西北偏远荒凉,补给不畅,所以要徐徐图之,反复拉锯。那辽东和朝鲜呢?

两次秦明战争,面对小小的北明,你们大秦竟然也打得异常吃力,而且每次所遭受的损失比西域战场更大,让人不免惊诧莫名。

若是你们大秦对上我们大齐,那还能讨得了好?

当然,现在齐秦两国的关系还没有到这种兵戎相见的糟糕局面,彼此之间有太多的商业利益纠葛,不会轻易翻脸。

但是,你秦国却总是摆出一副防范我们齐国的样子做什么?

在西北和东北外患不靖,国内也是灾情不断的情况下,竟然还有闲钱发展水师力量,南京龙江船厂和福州马尾船厂接连下水十余艘大型风帆战舰,又在福建厦门、夷州安平(台南市)、舟山等地修建水师军港。

其目的何在?

据一位有深厚家庭背景的商业伙伴说,齐国目前军事和外交的关注度暂时转移到了婆罗洲和中南半岛两个地方,至于秦国的内忧外困和财政援助请求,可能会兴致缺缺,并不在政府的优先考虑范围在内。

顺国、苏禄、吕宋、卫国、河仙、占城等几国使者齐聚长安,虽然不知道要商谈什么,但总不至于巴巴跑来喝茶聊天吧。

多半是要剑指文莱和柬埔寨两个土人王国,从而彻底奠定以齐国为主导的南洋新格局。

(本章完)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养妃为祸:迷倒世子爷 二嫁摄政王 选择奈克瑟斯,当天全国热搜第一 未来之军娘在上 我凭恋爱app开鱼塘 酸柑 futa世界里的女孩子们 死亡微信群 Boss腹黑:影后,有喜了! 宠妃重生后更能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