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东晨站在教堂的窗前,透过蒙蒙的雨雾,可以看到村落里中零散分布的西班牙风格木屋,这是多年前,西班牙人在开辟驿道时,或者为了遮风避雨,或者因为不想继续前行留居于此,而陆续兴建的居所。
如今,这里成了人们的路途中的向往与停留。村落里不缺少鲜美的水果和野味,可以为疲惫的旅行者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障。
村落依山傍水,一条小河蜿蜒流经村前,青山绿水相间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村子的街道狭窄而曲折,两边房屋的外墙都是用当地的石头和木头建造的。街道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杂货铺,都是供居民们购买生活必需品的小店。村里的居民绝大多数是印第安人,还有零星西班牙人,以种植稻谷、玉米、香蕉、树薯为主是。
当然,他们最大的财富来源,是为途径驿道的旅客提供食物和住宿,赚取难得的金银货币。
这里的居民生活方式很简朴。有时候,村里的居民们会聚在村口的空坝上,唱着歌谣跳着传统的印第安舞蹈,让人感到非常热闹。村里经常也会有一些旅行者经过,他们有的会在村中逗留一段时间,交换彼此的故事和经历。
村子的中心是一座古老的教堂,教堂的建筑是用石头和木头修建而成。教堂内部非常简朴,只有一座供桌和一些长椅。尽管如此,教堂仍然是村民们精神信仰和文化的中心,每个礼拜日,居民们都会穿着整洁的衣服前来教堂,会在西班牙神父的主持下参加弥撒。
孙东晨通过翻译与教堂里神父聊天后得知,尽管巴拿马地峡铁路大西洋一侧也在施工,但囿于同样的复杂地形和印第安劳工的消极怠工,进度也非常缓慢,一个多月下来,铺设铁轨长度还不到两公里,可谓龟速施工。
孙东晨对此不免摇头叹息,看来在短期之内,想要利用巴拿马地峡,转运大量物资前往大西洋一侧,是不太现实的。
——
4月23日,孙东晨一行人终于抵达科隆港,在此停驻休整六日后,等到了一艘美洲商社所属的三桅帆船“富运号”,遂向其支付运费,要求将他们运至陈州。
可能是琢磨着能否在陈州寻得商机,再加上不想得罪皇室亲藩,随船的一名商社掌柜并未拒绝他们的要求,而且仅收了一个友情价,便将一百多名乘客装上了船,补充些许食水后,扬帆起航,驶入加勒比海。
5月16日,“富运号”抵达西属圣多明戈岛(今海地岛),驶入内瓦湾内瑞安港(今多米尼加巴拉奥纳港)。
瑞安港,是四年前齐英战争期间,为了打击英格兰王国于加勒比海地区的商业势力,齐国向西班牙王国租借的一座港口,以便作为停靠和补给之用。
待战争结束后,西班牙人出于制衡圣多明戈岛西部的法国人,便将这座港口继续租借给齐国人,试图将其置于西法两国势力之间,避免法国人继续蚕食岛屿东部地区。
对此,齐国人自然是欣然笑纳,却之不恭。
巴哈马群岛尽管在1717年就被英格兰宣布为王国殖民领地,但在此前的一百多年间,一直都是海盗的避难所,鱼龙混杂,除了拿骚稍有正常秩序外,其他岛屿全都是法外之地,聚居了大量的人渣和恶棍,若不经过一番彻底的清洗,根本无法纳入殖民政府的统治之下。
再加上整个群岛并无有价值意义的物产,因而,在与齐国协商停战条件时,直接拒绝了齐国索要牙买加岛的要求,转而“慷慨”地将巴哈马割让给齐国。
齐国取得巴哈马群岛后,尚未来得及对该其实施移民和开发,仅派了一名总督和十数名官员接收,一切如旧。
如此一来,在加勒比地区,瑞安港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毕竟,在战争期间,齐国海军在该地修建了大量仓储设施,还有一座小型的修船所,更有从黔州和邽山群岛(今加纳利群岛)迁移了两百多移民,形成了一个条件还算不错的海上补给港。
不过,瑞安港迄今为止,尚未实现基本的自给,包括粮食、布匹、蔗等日常物资都需要从圣多明戈和新格拉纳达总督区输入。
去年才建立的大西洋舰队在加勒比海地区部署了两艘机帆战舰,以瑞安港和拿骚港为基地,游曳于加勒比海,以此宣示齐国海军的存在。
“富运号”在瑞安港停留了两日,卸下部分粮食等物资后,又继续启程,沿着墨西哥湾流,向纽芬兰驶去。
经过北美东海岸水域时,便会时不时遇到英格兰商船。它们在看到悬挂齐国旗帜的“富运号”时,表现出浓浓的敌意。
虽然,这些英格兰商船未做出任何攻击行为,但两船交错而过的时候,通过望远镜却能观察到他们的水手在船舷边上做出各种挑衅和侮辱动作,甚至还有人脱光裤子,将白的屁股对着“富运号”,扭来扭去,以示羞辱。
对此,“富运号”上的齐国人觉得既可笑,又无聊。
不就是将你们英格兰人暴揍一顿吗?
何至于这般小心眼!
太没品了。
作为回应,齐国水手也不管对方能否听到,趴在船舷边,对着英格兰商船,用各种侮辱性的言语,不断问候他们的女性亲人。
孙东晨见此情形,置之一笑后,却不免心中生出一丝忧虑。
英格兰几乎占据了大半个北美东海岸,而且前后经营了一百多年,人口也有一百多万,可谓是根基深厚,对陈州领地拥有压倒性的优势。
若是将来某个时候,齐英再度交恶,战争爆发,人家岂不是就能凭借其北美领地强大的实力,一举覆灭我们陈州?
当年法国人据有该地时,已经殖民近百年,却在面对英格兰人的攻击时,尚且不敌,选择主动投降,乖乖地成为英格兰人的顺民。
那我们陈州在面对英格兰威胁下,欲将如何应对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