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能做什么?起兵造反吗?”
提起造反,刘瑾和李东阳都跪下了。
站在外围的太监宫女们,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但看两位靠近武宗的都跪下了,他们也接连下跪。
武宗不以为然,“父皇一生勤勤恳恳,我国兵力国力尚可能抵挡几次造反,先生那么紧张做什么。”
李东阳料到了武宗的不在意,却没想到武宗会说出这样一番话。
的确大明朝经过明孝宗,经济国力兵力比成化年间要好多了。
骑兵造反受害的是百姓。
对武宗已经不抱什么期望的李东阳难生一会气,气得胡子都歪了,“皇上,虽说我国兵力尚足,可抵挡……”
“只是内阁猜测,虽说安化王只是旁支,但也是皇亲,不可胡乱冤枉。再说了,朝堂,市井之间,谁都觉得朕不是一个好皇帝。既然朕不是一个好皇帝,那被人夺走,岂不是跟好?”
武宗生来就注定了继承皇位。
容易得到,成长得太过安逸,就越不把这个皇位当回事。
别人想要都得不到的位置,他三言两语就让出去了。
刚刚还可容忍武宗的李东阳,听见这句也管不了什么礼数,直接对武宗道,“造反的兵,的确能灭掉,但那些因我国内战损失惨重的百姓呢?皇上就不管了吗?什么是为君之道?老臣以为皇上懂。老臣想问问皇上,在皇上心中好,国之根本,为君之道到底为什么?”
如果是换个朝臣,或是换个皇帝来这样一场对话,那就要血溅三尺了。
问一个皇帝为君之道,等于问这个皇帝你到底会不会做皇帝。
都质疑皇帝了,死了也得拉出来鞭尸。
刘瑾在心里窃喜,这个碍事的内阁首辅,要因为冲撞了皇上要被处置。以后他再也不用头疼内阁那帮人了,没有了李东阳,就算杨延和再厉害又如何?他一个人刘瑾根本不放眼里。
“朕不懂,朕从出生开始就注定要做皇帝。父皇,先生教授朕那么多,从未问过朕最要紧的一句话。那就是朕愿意当这个皇帝吗?”
武宗没生气,反倒笑了,笑得有些凄凉。
“朕厌烦了那个冰冷的位置,害怕下错决断让无数人丧生。就连朕不想呆在冰冷的宫中,你们也要干涉。”
这几句话把李东阳准备骂出的话都梗在喉咙之中,再大的火都发不出来了。
这毕竟是他看着长大的孩子。
说句大逆不道的,和他的孩子又有什么分别?
“朕无力为天下忧思,只能请先生多多帮朕看好天下了。就算先生气朕,也得为明朝和下一任皇帝多多着想。”
李东阳气呼呼的走了。
刘瑾仍旧跪在地上,小心的抬头看武宗。
武宗捧着茶杯,竟在笑。
刘瑾伏在地上,心乱成一团。
看来,他和李东阳之间,只能存活一个。不然依照武宗对李东阳的信任,将来如若李东阳说要除掉他,武宗是绝不会留住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