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早想起来告诉她,或许……
唉!
……
自从串店上了火辣鸡爪,这道菜就成了桌桌必点的菜品。
飞鸿居、宝悦阁等酒楼见状,悔不当初。
如果知道一盘鸡爪能卖二十个铜板,他们说啥也不能一百文钱一大盆。
人家卖六盘就收回了成本,而他们……只能看着人家发财。
当然,现在说啥都为时已晚。
签了协议,想反悔都不成。
六道菜也成功拿到了府城丰月楼,至于如何剔骨,云巧没操心。
是霍岩带着年婶子的女儿教的。
据说教一上午便回来,没耽搁太久。
这天云巧回来得早。
路过田地时,发现玉米能吃了,赶紧回家拎个篮子,过来掰。
这个时候的农家最好。
地里有菜,库里有粮,还不用下地。
等到入秋就不同了,又该忙碌起来。
掰了十穗玉米,用篮子装好,垮着往回走。
恰好碰到张友良的奶奶,老人家笑眯眯的打招呼,说:
“巧儿啊,下地了?”
“嗯,我掰几棒苞谷回去吃。”
“能吃了?”
“能。”云巧颔首,“这会儿嫩,回家用水煮了吃,可香了。”
“哎呀,那一会儿我也回去弄点儿。”张奶奶说完,看着她又道,“对了巧儿,最近俺孙子没给家里来信?你知道咋事儿不?”
南疆的事情,辽东府还没传开。
云巧见状,摇摇头,道:
“估计是忙。张奶奶,军营不比家里,他们得训练、值守啥的,说到多。”
“哦,这样啊。”老太太缓缓点头,轻叹口气。
知道她想孙子,不过这事儿还是不说的好。
“现在就吃苞谷,上秋呢?”
云巧闻言,笑着解释说:
“秋收的苞谷成熟,不能烀着吃,那时的苞谷得磨成面、碴子,那是粮食。现在这个吃个新鲜。”
“哦哦哦……”张奶奶不住的点头。
云巧垮着篮子,走到跟前,小声道:
“少吃点,尝尝鲜,没事儿的。”
老太太看着她俏皮的样子,不住的点头,说:
“那成,那我现在就回去,带你小姑下地。对了巧儿,你那作坊还要人不?”
“过段时间会要的。到时候让小姑姑过来吧。”
“哎,好嘞。”张奶奶这下高兴了。
云巧目送着她离开,垮篮子回家。
把玉米剥皮、去须,然后放进大锅里。
锅里添水,没过玉米,再把玉米叶均匀的铺在上面。
这还是前世去农家院,看人家做时记下的。
据说这样烀出来的玉米,香。
灶下添火,云巧回屋换衣服。
在县里呆了半天,回来又忙活,身上粘乎乎的。
别看辽东是北方,可夏天也遭罪。
洗衣服的时候想着云霁他们,不禁长叹口气。
正经的北方汉子,去到那边,能受得了吗?
“吁——”
“刘姐,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