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对着阳光看了一下,是好看, 没想到她也有。
周氏自己都承认自己偏心,那也是有缘由的, 过年的时候顾筱送了她抹额,陈氏李氏啥也没给她买, 有好东西当然得可着顾筱了。
还是那句话,顾筱嫁过来就没娘家了,周氏想对她好一点。
顾筱是不怎么爱戴首饰的, 别人送的都放首饰匣子里,慢慢攒着也攒了挺多。
两套头面, 一套成亲周氏给买的,一套徐氏送的。
簪子好几根,有沈羲和送的, 有宫里赏的,也有自己做的。
每回做新首饰,都是她留一套, 给刘念慈一套。
顾筱怕丢怕掉,再说干活,戴那么多首饰干嘛,她可能是盛京城最朴素的官夫人了。
再说陈氏,对新媳妇挺满意,说话做事落落大方,新婚第一天就要去食肆帮忙。
昨天大喜日子,食肆歇业一天,今天怎么着都得做生意。
陈氏让郑氏在家待着,跟大娃出去转转,好好看看盛京城,干活不急在这一时。
郑氏点点头,更觉婆母人善。
等到回门礼这天,郑氏去宅子看了爹娘幼弟,沈大娃还给郑家买了盛京特产,让他们带回去,“爹娘请放心,我一定好好照顾云舒。”
有这句话郑父郑母就放心了,也能安心回抚宁了。
回门礼后,沈大娃还要去南方,郑氏就留在家里给陈氏她们帮忙。
郑氏干活利索勤快,说少做多,也好奇过一家子为啥三房不过来,陈氏道:“你小婶儿给人做东西,赚的不比大房二房少,再说了,吃食点子都是她想出来的,哪能一直过来干活。”
郑氏点了点头,后觉问错了话,脸上通红。
陈氏道:“咱们一家人过日子,少计较才能过下去,三房帮扶的多,咱们大房二房就多干点活。”
郑云舒小声嗯了一声,这和郑家不一样,别的房恨不得少做,沈家挺好的。
陈氏没再说别的,教了郑云舒怎么煮面煮粉,就让她先做这两样。
食肆生意好,中午晚上忙个不停,郑云舒也能估摸出来食肆一天能赚多少。
在抚宁郑家,陈氏说沈家在盛京做吃食生意,就在宅子里摆几张桌子,三房虽然做官,但和大房没啥关系。
谁能想到是这么大的酒楼,沈家住那么大的宅子,郑云舒拍拍胸口,她可是嫁进好人家了呀。
郑云舒如何想顾筱不知,这个侄媳妇只要不作妖,爱干啥干啥,顾筱选好铺子了。
在城东第三条街的街尾,两层,后头有个小院子,一年租金二百两银子,三个月付一回。
铺子定好,就开始弄装潢了,整个铺子的色调偏亮,柜子桌子都是浅木色,桌子也不是正方形圆形的,而是长桌,上头铺着景泰蓝的桌布。
桌布是用羊毛线织的,上面摆了两个花瓶,花瓶不是常见的形状,瓶口稍歪,瓶身是象牙白,上头画着一朵粉色小花。
另一个矮一点,瓶口大,上头画了只小猫崽,眯着眼睛舔爪子,憨态可掬。
花瓶里插了两朵粉色玫瑰,几根绿草。
一排凳子是靠墙的,上面也铺了羊毛垫子,墙上东西也不少,钉了好几个钉子,上面挂着羊毛毡娃娃。
还有织的毛线画,大片大片的向日葵,金色麦浪,蓝色海浪……
门口柜台上头还吊着一个柜子,不过里面没放啥东西,柜面贴了好几张布,上面画着菜单,前面小蛋糕,后面标价钱。
一共三张纸,一排八样东西,总共二十四样。
蛋糕十八种,各种味道的小蛋糕六种,剩下的是糯米皮果肉奶油馅儿的大福千层和班戟。
花茶有三种,菊花,玫瑰,茉莉,三种奶茶,里面可以放仙草冻,芋泥,糯米粉红糖煮的的圆子。
一楼一张长桌,二楼四个雅间,装潢和一楼一样,不过桌子是椭圆的,一个屋子四张凳子,不够的可以再搬。
后院就是做蛋糕奶茶的地方,客人点好餐,菜单送到后院,做好了再送过来。
而做东西的材料,放在柜子里,也有一个单子。
一份陶泥加彩釉,一两银子,一份羊毛毡材料二两,羊毛线按团卖,一团二两,织一件毛衣差不多三团就够了。
铺子里放着做好的陶瓷,羊毛毡,和毛衣毛毯,都是顾筱和铃铛做的。
掌柜顾筱也想好了,就让铃铛来,铃铛总不能一直住在多宝阁,以后就住手工坊。
然后还有做点心的师傅,也住这儿。
忙活忙活,就忙活到月底了。
顾筱把花瓶里的花换了,五月是花开的季节,她就没插永生花。
有时是海棠,有时是玉兰,有时是月季,满屋花香,好闻的很。
顾筱正低头摆弄鲜花,刘念慈从门口进来,她来送新烧的瓷器。
这回烧的都是釉下彩,盘子,碗,瓶子都有,形状各异,全是顾筱凭感觉做的,不过烧出来还挺好看的。
两人把这些瓷器摆在屋里,忽然间沈二娃跑过来,他跑了一句,气喘吁吁的,说话还喘呢,“小婶儿……食肆出事儿了……”
顾筱皱了皱眉,“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