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道:“我一个老婆子有啥好的,快把姜汤喝了。”
姜汤早就煮好了,周氏给送去的时候沈羲和开的门,说顾筱睡着了,所以就在锅里热着,现在又给煮了一遍。
顾筱站在看姜汤也觉得无比美味,端着碗大口大口就喝完了。
“娘你煮的姜汤真好喝!”
周氏虽然嘴上说不爱听黏糊话,可心里中意得很,“姜汤都一个味儿,我煮的就好喝了?”
顾筱理所当然道:“那可不,跟我上回喝的不一样。娘,我肯定多赚钱,让您住更大的宅子,每天吃香的喝辣的。”
周氏看着顾筱水汪汪的眼睛,嘴角往上勾了勾,然后又立马撂下,“碗给我,一会儿出去吃饭。”
周氏也不是偏心,因为陈氏李氏从没对她这样过,贴心话没说过,又哪儿会做两身新衣裳给她。
所以周氏乐意向着顾筱。
下着雨,沈家晚上吃的汤面,吃完饭,沈老爷子道:“这场雨停了,咱们该回去收秋了,生意什么的,该放就放。”
十几亩地,没个几天干不下来,沈家种麦子豆子,这还得期盼雨快点停。
陈氏是真心舍不得生意,她低着头没说话。
周氏道:“你爹说的没差,家里地要紧。三丫还小,老二家的就留家里做饭。其他人都得下地,三郎啥时候放农忙假?”
沈羲和道:“就在这几天。”
周氏点点头,“咱们先回老家,三郎放假就直接回去,家里米面都有,别天天等着小小给你做。”
顾筱在心里叹了口气,又要干活了,又要干活了,她的新衣裳还没穿够呢。
周氏发了话,陈氏不敢多嘴,说留在县城摆摊做生意,周氏第一个不乐意,还不如早点干完,早点回来呢。
李氏在家里做一家人的饭,虽然有小奶娃要带,可怎么着也比下地轻省。
次日雨停了,下午沈家一众人就收拾包袱回尚阳村了。
周氏去菜园子看看白菜苗啥样,沈老爷子去地里看看庄稼。
陈氏李氏收拾院子,正好准备准备明儿的饭,陈氏小声道:“不知道明年还种地不。”
种地不赚钱,还累,哪儿比得上做生意,李氏摇摇头,“瞧娘的意思,还是种。”
卷饼摊不摆了,那三郎读书,也得回来,看样子明年还得种。
陈氏叹了口气,“小小,不然你去和娘说说去?”
顾筱指了指自己,“我?”
陈氏点点头,“娘听你的话,你说准管用。”
顾筱道:“可我没觉得种地不好,我觉得咱家还应该多买地呢。大嫂,种地能收粮食,无论什么时候,粮食都能吃,钱不一样。”
有粮食心里才踏实,周氏年纪大,看的远,兴许年轻的时候还经历过洪涝灾荒,所以才一直坚持种地。
陈氏点了点头,别说周氏听顾筱的,她也听。
尚阳村各家各户都准备收秋呢,大太阳晒了一天,地里的庄稼都干了,次日一大早,沈老爷子就带着去地头了。
金灿灿的麦子,一片金色的波浪,沈老爷子把地给分了,一人一垄。
顾筱用不惯镰刀,得小心别割了腿,所以很快就落下了。
原本只落后一小截,到后面就是一大截,现在虽然已经入秋了,可大太阳晒着,还是热。
陈氏抹了一把汗,“小小,咱们换换。”
顾筱委实松了口气,一天的活干完,她躺在床上不愿意起来。
原本的床搬到县城了,这还是沈大郎新打的,就铺了一层垫子,硬的很。
睡了一晚,腰酸背疼,好在中午沈羲和就回来了。
沈羲和换了旧衣裳,虽然没提让顾筱留在家的话,但是,他干一会儿就跟顾筱换,半天过去,比陈氏干的还快一点。
晚上馒头稀饭,还有一盆萝卜炖肉,顾筱吃了一个馒头,一大碗稀饭,肉也没少吃。
吃饱了,顾筱才感觉没那么累了。
沈羲和却没闲着,他出去烧了一锅水,然后拎着木桶进来,“小小,起来。”
顾筱躺在床上,听着床边的水声,还闻到了熟悉的艾草味,“还要泡啊……”
沈羲和道:“泡完好睡觉。”
顾筱费力坐起来,“那好,你坐一会儿,也累了半天了。”
沈羲和道:“不累。”
水微烫,泡着正正好,顾筱看看沈羲和,又看看自己。
沈家搬家,除了打的炕和锅台,里面东西能搬的几乎都搬到县城去了,这床还是昨儿新打的。
屋里连个桌子都没有,那个小榻自然也不见了。
屋里只有床能坐,沈羲和在床边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