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来县城哪能让你请吃饭,传出去不丢我吴志云的脸面。中午在家里吃,我让婆姨压饸络面。”对方说着话,拉起王延强往回走,还扭头交代剩余两人跟上。
吴主任一家同样住在窑洞里,家中摆设非常简单。除了两口木箱子外,其他布置和大部分社员家中没啥区别,靠土炕堆砌有一个灶台。
吴志云的婆姨挺面善,得了丈夫的吩咐,立刻去隔壁借饸络床子,准备中午做顿饸络面招待客人。
饸络面是北方的传统面食之一,在黄土高原这边很流行,说白了就是一种杂面条。不过它的制作工艺略显不同,做面条时需要用到木质饸络床子。
饸络床子的结构很简单,一个木质杠杆外加漏勺状的床字眼。压饸络时需要把面团放在床子眼里边挤压,下边就会流淌出面条。
说起来挺容易,真做起来却需要费大力气。因为做饸络的面要硬,力气小的人根本压不动。
另外不同于后世,现在做饸络一般用荞麦面。这种面粉颜色看起来很漂亮,也很能唬人。
荞麦一般春种秋收,生长期只有短短四个月。由此可想而知,这种粗粮味道如何了。用荞麦面做成的饸络虽然有嚼劲儿,口感韧性,却有些发苦。
不过在眼下春黄不接的时候,已经称得上待客的好食材了。
见吴主任家婆姨和面,王满银立刻主动走上前道:“婶子,我们来帮你吧,”
该表现得时候,他从来不吝啬力气。
短短半个小时时间,两人就把半盆子荞麦面揉透。
接下来刘向阳添面照看锅,王满银单手压床子木把,丝毫没感觉到累。
好像压水一样,速度飞快。
不一会儿,开水锅里就飘了半锅,吴志云两口子全部看呆了。
“延强,你这侄子真有把力气,放在农村是有点可惜。咋样,要不要我帮忙……”片刻,对方主动开口。
“算了,他已经结婚,也没心再往外跑。”没等王满银开口,王延强已经摇头拒绝。
两人之前有过交流,他感觉明白王满银的想法,连村里的民兵都不愿意当,哪里会再去外边折腾。
刘向阳有些心动,不过没有贸然插话。他心里明白,就算机会真给自己,各种材料恐怕也不合格。
一顿饭,王满银吃了个肚子鼓圆。
等那边刘向阳放下碗后,他主动开口道:“吴主任,多谢你们的招待。我们中午吃太多了,出去消消食,你和我叔有段时间没见面,正好聊聊天。”
两人见面,私下肯定有些话要说的。
“你这个侄子,有几分眼色。”等两人离开后,吴志云又赞赏道。一中午的功夫,他对这个小伙子看上了眼。
“我们村那么多后生,就这一个还算可以。”王延强赞同的点头。
害怕等下有事情被找,王满银两人没敢走远,就沿着农机公司门前土路来回晃悠消食。他刚才也不是纯粹的托词,饸络面吃起来劲道,但是很难消化。
两人刚走两圈,突然被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太太给拦住:“可怜可怜喔,你们行行好,娃们两天都没吃东西了,多少给一些吧。”
在老太太身旁,还有两个怯生生充满期待的碎娃。看着他们的目光,王满银立刻想到王秋生家三个孩子。
刘向阳掏了掏衣兜,随即有些尴尬道:“大娘,不好意思,我这次来的匆忙,根本没带粮票。”
男知青们几乎都是月光族,只要补贴下来,就会胡吃海塞一通。现在刘向阳兜里比脸还干净,这次来县城就打蹭饭的主意。
“我有粮票,你们等着……去饭店买些吃的。”王满银在旁边开口道。
既然遇到了,自然不吝啬释放自己的善意。
说完,王满银立刻转身朝远处跑去。农技站和饭店相隔一条街道,再加上他的速度很快,来回最多十几分钟时间。
再出现时,王满银手里多了六个白馍。
两个半大的碎娃接过后,狼吞虎咽往嘴里塞,三两下就把一个馒头吞下肚子。
结果吃太猛,噎的直翻白眼,发出吭吭的声音。
幸亏王满银早有准备,急忙把装水的葫芦递过去。
两个小家伙接连喝了几口,把馒头顺到肚子里,终于恢复正常。
“憨娃,妮子,赶紧给两个恩人磕头。”老太太接过剩余的白馍,连忙吩咐道。
没等王满银他们反应过来,两个孩子已经扑通跪在地上。
两人急忙上前把对方拉起。
见老太太没打算吃白馍,王满银又道:“大娘,你也多少吃点东西,不然饿时间太长,根本扛不住。”
“我不饿,留着以后慢慢吃。”老太太看着身旁两个碎娃,缓缓摇头。
终于在十二点前赶出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