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旦复大学徐书华
当命令小三处理完所有数据后,李国成突然有所感悟。
‘其实小三的行为分析只要用对了地方,不是不可以。刀不邪恶,邪恶的是用刀的人。’
‘如果对关键位置进行人员行为记录,设定一些触发条件,是不是就是一个安全监视手段?’
李国成越想越觉得可行,马上就编写命令。
1、除了几个特别之人,所有试图接近李国成办公室、综合实验室的人的行为进行记录。超过两次进行报警;
2、在实验室园区四周转悠的人中有多次、多天窥视园区的人,进行报警;
3、对陌生人的行为进行记录。
然后命令小三继续进行物体识别的算法推演,就转向了小一。
小一把项目进度数据通过接口传递给笔记本,机载雷达一目了然。
目前脉冲压缩器、天线、发射器/接收器设计完成,微控制选择kt32f202m,数据处理器选择酷睿i。
脉冲压缩器:将高频、长脉冲广播成低频、短脉冲。这可以减少波束宽度,从而增加探测的分辨率。
天线:机载雷达的天线用于发射和接收雷达波。由于安装在飞行器上,机载雷达的天线需要具备轻便、小巧等特点。
发射器和接收器:机载雷达的发射器和接收器负责发射雷达波和接收反弹回来的信号。这些信号会通过天线在飞行器与目标之间进行传输和接收。
现在剩下的工作就是雷达目标采集和分析,便于确定目标的距离、方位、速度等信息。
由于需要最少跟踪10个目标,天线控制和目标跟踪算法还在设计中,要求在电磁干扰种准确识别目标,减少误报率。
检查了设计原理和仿真数据后,李国成再次检查小二的任务。
摩托车两种发动机的电控优化代码已经编写完成,具体效果只能在实物上验证。
结果不仅仅是是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也是验证人工智能的设计能力。
虽然设计思路全部由李国成提供,但是能够落实,也是一种巨大的进步,更不用说仿真系统的成熟,让他看到了未来的可能。
再次把机身的设计草图扫描进鲲鹏服务器,命令小二进行实现和仿真。
发动机机械部分既然已经没有问题,就把所有图纸打印了出来。
然后锁好实验室大门,找到了易师傅。
“一大爷,四轴加工中心现在验证工作进展如何?”
“大部分常用模型和材料的加工例程都完成了建模,再有3个月将完成全部常用模型。验证工作也已经开始,但是进展很慢”。
“我这里有两个发动机,你们正好拿来练手”。
易师傅拿过图纸翻看了一番,“倒是挺复杂,全部加工完成,很多模型都能实际验证。但是这样的零件成本太高,很多零件可以浇铸”。
“没事,样机成本高一点无所谓,验证无误后,再开模”。
“也对,放心吧,一定帮你加工的妥妥的,半个月后肯定完成。主要是编程大家都不熟练,而且他们还要同步编写操作规程”。
“不急,那先谢谢一大爷了”。
“甭客气”。
刚回到办公室,新秘书王秀英敲响的房门。
“什么事情,小王”。
站在门口一个戴着大大塑料框近视镜的小女生,农大毕业生。面试时表现的非常优秀,情商很高。
“李董,有一位旦复大学的徐书华教授想见您”。
“徐书华教授?他有说来的目的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