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局域网
某国国防部为了保证本土防卫力量和海外防御武装在受到第一次h打击以后,仍然具有一定的生存和反击能力,认为有必要设计出一种分散的指挥系统。
它由一个个分散的指挥点组成,当部分指挥点被摧毁后,其它点仍能正常工作,并且这些点之间,能够绕过那些已被摧毁的指挥点而继续保持联系。
此国国防部大力支持联网的研究,在 1969年12月开始联机。
它的目的就是重新树立该国在js科技应用开发方面的领导地位。当时的网络传输能力只有 50kbps ,按标准来说就是非常的低。
最初连接了 15个节点共 23台主机。
到 1972年时,网点数已经达到 40个,这 40个网点彼此之间可以发送小文本文件。当时称这种文件为电子邮件,也就是我们现在的 e-mail。
随着网络的使用和深入研究,在1973年,才出现了tcp/ip协议。
李国成没有想到,他一个无心之举,居然也引起华夏军方的关注,而且出发点是如此的相似。
沉思了一会,李国成准备采用一个过渡方案,先积累应用经验,然后正好留出时间进行tcp/ip协议的开发。
当然,思路可以借鉴,但是名称肯定不能再叫tcp/ip协议。
“九州互联”一个词冲入李国成的脑海,九州古代是华夏的称呼,也可以指世界各大州。
想到这里,李国成开口说道:“我这里有一个过渡方案,通信协议相对简单,速率可以达到500kbps,距离1公里没有问题。
最终方案通信协议相对复杂一些,通信速率应该可以达到10mbps。但是现在只是个思路,需要时间研究,具体交付时间不确定。
使用过渡方案的好处是,可以积累使用经验,发现通信中的问题,我们一起修改,直到最终满足实际使用。然后把所有经验直接移植到最终方案”。
李国成一口气说完了他的思路,等待着他们的结论。
三人低头商量了一会,马建民开口问道:“1公里是最远通信距离吗?有没有办法延长?”
“噢,我没有说明白,我指的一个小局域网最大是1公里,如果通过中继器,这个距离还是可以延长很多。理论上可以无限长”,李国成回答道。
仨人互相对视一眼,满眼都是喜色,低头商量了一小会。
“那太好了!我们选择过渡方案。但是有个建议,预埋电缆一定要考虑预留最终方案的电缆”,马建民说道。
李国成只是沉吟一会,“可以考虑设计通用电缆,到时只需要替换中继,电缆不用动”。
“那就更好了,就这么定了,先上过渡方案”,马建民开心地说道,都没有征求其他二人的意见。李国成明白,马建民是带头人。
定好1个月来拿方案,半年交付样品,供他们测试。
三人离开后,李国成对着李怀德道:“主任这个系统太庞大了,我们软件组只有三人,肯定完成不了,还得您想办法”。
“需要几个人?”
“最少5人吧,多多益善”,李国成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