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韩卫民心中想着,如果到了55年,药厂发展的大了,也可以上交国家。
这也是国家发展做贡献。
毕竟,医药领域在任何年代都是非常重要的。
韩卫民对着秦东来道:“村长,是这样,我打算在秦王村建一个简单的制药厂,生产一些中成药。”
“药材、药方都由我提供。”
“而村子里只需要提供制药工就行了。”
“咱们计件开工资。”
“按照中成药的份量,给予制作费。”
“多劳多得,人人都有赚钱的机会。”
秦东来闻言,不由坐直了身子。
“现在农村地区就是缺乏赚钱的路子。”
“除了卖粮食也没别的收入。”
“但是国家在稳定粮价,所以啊,卖粮食也赚不了几个钱。”
“更何况还要交公粮。”
“交了公粮,扣除自己一家的口粮,剩下能卖的粮食也没多少了。”
秦林山也是第一次听韩卫民说起这事。
如今听来也觉得颇为激动。
农民最不怕的就是辛苦。
你要敢说多劳多得,那有人就得起早贪黑的卷。
“卫民,村长说的都是实情,你要真能弄个只要制药厂,我们都跟你干,绝对给你保证质量。”
同桌坐的几个人,也纷纷附和起来,都觉得这事能搞。
韩卫民笑了笑,接着给他们把这里面存在的风险说了一下。
但韩卫民也告诉他们,只要不搞的太大,而且不存在压榨工人的成分,一般是没什么问题的。
听到风险,一些人也犹豫了起来。
但秦东来竟然坚定的支持韩卫民。
他认为,做丸药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毕竟,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病人一旦发病,往往很难在短时间买到药。
如果能生产一些丸药,起码他们村子的人是收益的。
且丸药利于保存,方便服用,对患者是很友好的。
秦林山也大力支持韩卫民。
韩卫民可是自己乘龙快婿,支持他就是支持自己女儿。
且如果药厂建成了,最受益的肯定是他们家呀。
见有人支持,韩卫民满意的点了点头。
他也不强求所有人都第一时间同意。
等第一批人尝到甜头了,后面的人自然会加入进来。
一场婚宴在热闹的气氛中逐渐接近了尾声。
当夜,韩卫民和秦淮茹坐在自己房子的火炕上。
秦淮茹则是数着一叠毛票。
数了两遍之后,她终于确定,一共就收了12块钱。
“咱们出了八九十块钱,才收回来12块钱。”
“这酒席办的太亏了。”
“这还不算贴进去的那两瓶茅台。”
秦淮茹嘟着嘴,抱怨道。
韩卫民不由笑了:“媳妇,这账可不能这么算。”
“你就说说今天谁家不羡慕你们家?”
“村里那个闺女不羡慕你呀?”
“只要钱的响亮,那就是值了。”
秦淮茹娇柔一笑,靠在了韩卫民肩膀上。
“还是卫民哥,会开导人。”
韩卫民搂着秦淮茹的肩膀,笑道:“媳妇,趁着炕还热乎,咱们也睡吧。”
接着他起身,吹灭了煤油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