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岳父朱棣,迎娶毁容郡主我乐麻了

关灯
护眼
第171章 皇权不下乡?我成立舍区深入基层!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第171章 皇权不下乡?我成立舍区深入基层!

南京城,养心殿。

朱元璋坐在养心殿的躺椅上摇曳,一边拿着痒痒挠挠痒痒,另外一只手拿着各地锦衣卫所传来的秘奏奏疏。

锦衣卫这个机构,就是朱元璋的耳朵。

皇帝不出门,便晓天下事。

锦衣卫机构一直延续整个明朝,是皇帝巩固自己权柄的一种方式。

至于染指他锦衣卫权柄的蓝闹儿已经斩首,蓝玉打入大牢,以儆效尤。

各地有些风吹草动,都逃不过朱元璋的眼睛。

“嗯?北平府东安县出了个青天大老爷?”

朱元璋眼睛尖,每一封秘奏大致扫一眼就能看出其内容,其中一封来自北平府的秘奏,让他来了兴趣。

他打开仔细观看,这才发现,此人不是别人。

这大木箱之中的,就是各地锦衣卫所上传的秘奏,纪录各地的事情。

反观朱允熥,嫡次子,虽然母妃已故,但身后还有常家、蓝家的支持。

“皇祖父。”

幼稚!!

简直幼稚至极!

“这跟朱允熥那个笨蛋的想法有何区别!”

自己身后有常家和蓝家。

闻言,两人放下手中的毛笔,起身走了过来,拱了拱手。

说完,朱允熥还有些洋洋得意。

“就当磨炼,不过是一县之地,随意他折腾。吃了亏,才能懂得如何治民。”

朱允炆心中暗喜,表面上却是做出了一幅关心朱元璋的姿态。

她看向李逍道:“逍郎,我算过来,你这想法是好,可这银两开支太大了,县衙无法承担。”

“有些不符合规矩,不过,老四这个当爹的都不介意,咱有什么可说的,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想必也是凝云那丫头提出。”

李逍已将成立舍区的事情,张罗了起来,忙碌了半个月。

朱允熥道:“不配合衙门,那就是错。”

这就是他喜欢朱允炆的缘故。

“嗯,说的不错。”

朱允熥显然已经慌了,本以为回答完就结束,没想到还有一问。

朱元璋道。

所以应该从中调节,让地主退回利益,百姓得利,树立官威。

“这样的性子,倒是适合当御史啊罢了罢了,老四的女婿,咱可不能打主意,这段时间敲打老四,已经令他十分不悦了。”

这时候的朱元璋就在思考,为什么反元的道路这么困难?

眼下的时期,地主阶级的力量才是最大的一股力量!

朱元璋了解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开始有意识的转变自己的立场。

“孙儿还有一事相求.”

朱允熥发现,自己似乎又犯错了,也不敢继续多言,灰溜溜的走了。

这就是朱元璋的厉害之处,他站在全局考虑问题,看到了全局的面貌,找到了取胜的方法。

想了半天,朱元璋摇了摇头叹息,随后躺在躺椅上,继续晃悠。

这样下去,不妙啊。

朱允熥道:“当地不是府衙不是还有兵备道、卫所、都指挥使司么,发动军队镇压。”

朱元璋接着问道:“如果你杀一儆百,引得得全县的地主、乡绅阶层的抵抗,不配合县衙的工作,该当如何?”

蓝玉那个猪脑子,把自己的孙儿都给带偏了!

朱允熥急忙改口道:“皇祖父,孙儿刚才说错了,不应该镇压应该对了”

“每村建立机构,这庞大的人员费用,县衙如何开支?”

朱允炆之所以这样卖力的表现,也是有所猜测,他看到自己的父亲朱标,身体越来越差

他是有机会的,但机会不大。

“不过作为一地父母官,不能呆板,要灵活变通。惩罚不变,严格按照律法。”

朱允熥支支吾吾:“我”

但这也正是他成功的主要原因。

特别是朱允炆,更显聪慧,朱元璋更为喜欢。

朱元璋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朱元璋从前主要的团结对象是农民,现在改成了地主附带农民。

朱允熥的态度还是诚恳的,立马跪地真诚的认错。

不说还好,一说朱元璋更加动怒。

朱元璋想了半天,也想不出这开支从何而来。

后来,朱元璋独立门户,创出了一些名堂,占领了南京城。

除了北面是友军,其他三面都是敌人。

朱允熥也不知道自己哪里说错了,不过他也不算没脑子,急忙认错:“孙儿错了。”

回答的滴水不漏,将前前后后都说了个清楚。

方便日后配合父母官的工作。

逐渐从代表农民阶级利益的起义军领袖,变成了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军阀。

可朱允熥也不知道脑子抽了,还是被吓糊涂了,还是嫉妒朱允炆。

而现在这木箱之中的,也是十五天前的事情。

因为自己是庶长子。

“所谓皇权不下乡,即便是朝廷,也需要这些乡绅配合治理。”

这算是朱元璋给两个孙子的考题。

朱元璋不由骂道:“这李逍,小聪明是有,不过终究还是太年轻了,想要跳过乡绅、地主阶层,全面管理所有乡民,这怎么可能!”

不仅要消灭元朝政府,还要消灭元朝的地主阶级。

朱元璋抓住了元末时期的主要矛盾:地主要保有自己的地位不变动,农民不奢求过多,只想过安定的生活。

朱元璋微微一思虑,就明白其中的缘故,不由会心一笑。

随后,朱元璋看向朱允熥,问道:“允熥,你来说说。”

朱允熥想了想,“那就召集农民,打地主!”

古代车马不便,传信路上要费一些时间。

正是自己的孙女婿李逍。

自己唯一能仰仗的,也就是只有眼前这位皇祖父朱元璋。

就这个问题,朱元璋跟刘伯温、李善长这些谋士彻夜畅谈,探讨、商议。

总之,他发现自己在皇祖父面前,处处被朱允炆压了一头,憋屈的很。

“动辄喊打喊杀,这就是你的治理之道?”

“但毕竟父母官治理一县之地也不容易,一县之地动辄万人,甚至几万人,凭借县衙几十人难以管理。”

这朱允熥简直是蠢蛋,在爷爷气头上提这事,这不是找不痛快么?

不过他表面上,却是一点没有显露出来。

朱允熥则是眉头微微皱起,一副冥思苦想的样子。

“如果是那种十恶不赦之人,严惩不贷。拉拢一批,打压一批,保持平衡即可。”

在这方面,自己以前打天下的时候,就明白了这一点。

最后还提出了解决方案,如果真的得罪了一股地主势力,那便拉拢一批,打压一批,维持平衡。

朱元璋迟疑道:“允熥跟蓝玉关系这么好?”

“难怪被称之为青天大老爷。”

“因此可酌情考虑,从中调节,既让百姓得利,又让乡绅服从管教。”

看完秘奏后,朱元璋心血来潮,招了招手:“允炆、允熥你们过来。”

即便开国,创立明朝,朱元璋也发现,这股力量无法小觑。

“皇祖父息怒,莫要伤身,龙体为重。”

朱元璋何等人也?

岂能看不出来,朱允炆的那点小心思?

论心机,朱允炆比朱允熥强太多了。

都是从各地锦衣卫密报传来的真真切切发生在大明的实际问题。

朱元璋眯着眼睛,看着朱允炆的背影,略做沉思。

此外,朱元璋还大量吸收地主充实自己的队伍。

如果律法没有威严,将来治理也就更难了。

朱元璋提出一个问题,他便举一反三。

战争形势陡然发生了转变,如果再单纯依靠农民的力量,恐怕不能战胜这些敌人,反而要被敌人吃掉。

“孩儿请皇祖父,念及孙儿舅父蓝玉的功劳,网开一面.”

朱允炆急忙点头道:“是啊,孙儿很是羡慕,每次凉国公蓝玉大胜归来,都为其带来当地的特产和礼物,还常常将允熥带去军中骑射,悉心教导兵法。弟弟允熥在这方面颇有天赋,将来必定能为祖父效力因而读书方面要弱一些,但在兵法方面,允炆是愧之不如。”

朱元璋立即宣布:“旧政有不便者,吾为汝除之。”

“召集农民?”

此时的朱棣,可是十分安分守己的。

所以红巾军起义之后,很多地主阶级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自发组织武装力量来打击红巾军。

自己只能抑制,不能重压,否则全国大乱。

见这一幕,朱允炆心中欣喜若狂。

在明朝,还没有衙门问钱庄借钱的先例。

“皇祖父。”

朱允熥的才能,显然比朱允炆要差了许多,平日里娇生惯养,学习也是之乎者也,他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跟舅祖父蓝玉身后厮混。

也不说重开大宋之天了,只强调改正元朝的苛政。

而且这样的举动,无疑是跟当地的乡绅们产生严重的对立,以后做事情,可就是阻碍重重了。”

李逍摆摆手:“怎么可能自己贴钱,这亏本买卖咱不干,钱不够,自然是借钱。”

走的时候,还不忘将桌子上的文房四宝整理一番,然后才离去。

又该如何战胜自己的敌人?

在南京这段时间,随着深入思考,朱元璋发现了,问题所在。

“荒谬!!”

回归北平,东安县。

朱元璋一拍凳子,道:“说。”

讨得他的欢心,才能为自己增加一点筹码.

此时,朱允炆眼咕噜一转,随后毕恭毕敬鞠了躬,率先道:

“回皇祖父,律法之威严所在,便是公平、平等二字,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必须严惩,以儆律法之威,百姓惧之而不犯。

朱允熥想了想,想到爷爷最恨贪官污吏和地主,便琢磨一下,开口道:“既然地主有压民、欺民的现象,那就杀了,剥皮实草,震慑之。”

朱元璋心情越发的沉重,问道:“你拿怎么镇压,就靠县衙的那些衙役?如果他们暗中煽动民变,几千上万人,你如何镇压?”

不过朱棣不行违法乱纪之事,大抵平安无事。

在军队建设上选“富民子弟充宿卫,名曰御中军”。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斗罗之我举世无双 绝代神主 凌天战尊 万历佑明 美漫世界黎明轨迹 我在截教看大门 华娱之实绩为王 可爱的她有千层套路 霍格沃茨之卡牌系统 朕真的不务正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