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郭淮反应过来之后,他已经被曹真接引到属于他的位子之上,而他的位子距离曹真十分接近。
在让郭淮坐下之后,曹真见杨阜也已经入座,他便大步回到自己的主座上,然后用着一双虎眼扫视了一圈殿内的人。
片刻后属于曹真的雄厚的声音在大殿内响起:
“蒙陛下信任,孤不日将进行南征。”
当曹真的这句话在大殿内回荡之时,大殿中的许多魏臣脸上都浮现了些许震惊之色。
之前大殿内的大部分人,都对曹真不断调集军力粮草来陈仓的意图有所猜测。
可猜测始终是猜测,当猜测被证实的那一刻,许多魏臣心中还是感到震撼。
南征代表着他们即将要与糜旸对战,人的名树的影,糜旸的威名值得在场的任何一人重视。
就连手握十万雄兵的曹真也不例外。
所以在说完这句话后,曹真的脸上流露沉重的神色,他接着说道:
“汉中易守难攻,糜贼又颇为善战,故而我军南征势必不可大意,今孤召集诸位,为的便是共同探讨南征之方略。”
等曹真的这句话落下之后,若说方才诸多魏臣还只是脸色有所变化,可现在他们却变得窃窃私语起来。
顷刻之后,整座大殿便被嘈杂的议论声所包裹。
殿内的人都知道,曹真虽说他要发起的是南征之战,但出动十万大军,如此多的兵力,足以证明曹真的野心绝不仅仅是拿下汉中。
曹真想的很可能是,若攻取汉中顺利的话,他将趁着大胜之威进一步攻取益州。
曹真想打的实际上是一场灭国之战!
既然是灭国之战,那么南征方略势必不可马虎,否则别说到时候能不能顺利击败糜旸,要是万一有所不测的话,关中势必会发生一场大动荡。
曹真就这么坐在主座上,看着下方的许多魏臣交头接耳的在商谈着。
观察下方魏臣进度的同时,曹真的眼神还经常朝着他下方坐的离他最近的两人看去。
这二人的坐席能排在杨阜与郭淮之前,代表着他二人的身份不同一般。
这二人中,一人是大魏侍中刘晔,他是在不久前特地被曹丕派到前线来辅助曹真的。
曹丕也知道刘晔军略非凡,以往他之所以不重用刘晔,无非是忌惮刘晔的出身而已。
可若是让刘晔担任一个参谋的角色,那么无疑是很合适的。
以刘晔的计谋加上曹真的善战,这次魏军南征的胜算不经意间又多上了几分。
至于另一人的身份,就更加不同凡响了。
他乃是当今大魏的骠骑将军曹洪。
曹洪是曹操的从弟,他在初平元年曹操起兵讨伐董卓时就已经跟随在曹操的身边。
可以说,曹洪在魏军中的资历,那是十分深厚的,更别说曹洪对曹操还曾经有过救命之恩了。
当然曹洪能成为大魏卫将军,靠的不仅仅是他与曹操之间的关系,还因为就算在最早的一众曹魏元勋中,曹洪的功绩也是颇为耀眼的。
征徐州,平吕布,讨刘表,在这场场改变天下局势的大战中,曹洪的表现都十分不俗。
而真正让曹洪名声大噪的,却是官渡之战时他的亮眼表现。
官渡之战时,曹操接受许攸的计策,率领精兵偷袭乌巢,留下曹洪与荀攸守营。
袁绍在得知官渡有难后,他派张郃、高览率领袁军主力猛攻曹军大营。
张郃与高览皆是名将,袁军的战斗力也是十分强悍的,更别说那时袁军的人数数倍于曹军。
可就是在多方面不利的情况下,曹洪愣是将曹营守的固若金汤,让张郃在多番猛攻之下感觉不到一丝希望,从而动了投降的念头。
可以说,当年官渡之战曹操最后能取得胜利,曹洪在其中的功劳绝对不低,从这件事也能看出曹洪是一位具有军略的宿将。
由于曹洪往年立下的功勋,在黄初元年曹丕刚刚称帝之后,便立马拜曹洪为卫将军,后来又转为骠骑将军。
魏承汉制,骠骑将军乃是位份仅在大将军之下的军职,可谓是位高权重。
但可惜的是,由于曹洪往年与曹丕有过节,所以曹丕在继位后,对曹洪一直采取的是冷藏的处理。
若不是如此的话,在去年的襄樊大战中,魏军的主将不会是张辽。
今日曹洪能出现在此,是因为曹真向曹丕一力举荐曹洪,否则以曹丕的性格,他是断然不会让曹洪有重掌兵权的机会。
曹真目光在看到曹洪的时候多停留了一会。
其实不止曹丕与曹洪关系不好,就连曹真与曹洪的关系也颇为紧张。
可曹真能被曹操看重,并被曹操认为是曹魏将来的顶梁柱,那么他的心胸是不狭隘的。
在曹真看来,个人恩怨怎能牵扯国家大事?
如今曹氏宗亲中,与他齐名的曹休正在东面防备江东,没办法来帮助他。
而老一辈的曹氏名将又死的差不多了,在这种情况下,重新起用曹洪是曹真认为很有必要的一件事。
大魏的军权,还是要尽量掌握在宗亲手中比较好。
注视了曹洪一会之后,曹真便将目光移开看向杨阜。
在曹真的目光投来之后,杨阜立马会意,他于嘈杂的殿内站起来到大殿之中。
他的这副作态,证明他是有建言要对曹真说。
而当杨阜走到大殿之中后,大殿内的议论声正快速的平息下来。
众人皆知杨阜是曹真的心腹,他现在出来进言,很可能便是曹真的授意。
等大殿内重新恢复安静之后,杨阜看着坐在上首的曹真,将他心中早有腹稿的南征方略给说了出来:
“臣以为,我军当兵分三路,以无匹之军力将汉中分割为三段,并逐一击破。”
当杨阜的这句话说出来后,刘晔不自觉地摸了摸鼻子。
这是他想出来的计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