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苏先生。”
朱棡点点头,坐到了苏璟的对面。
苏璟笑着问道:“怎么样,早饭吃了吗?”
“多谢苏先生关心,吃过了。”
朱棡立刻回答道,僵硬的身子说明他并没有嘴巴上说的那么放松。
有了昨天教导朱樉的经验,今天苏璟也是习惯许多了。
他直接问道:“你想学什么?还是昨天教你的唯物辩证法吗?”
“是,苏先生,学生想要了解更多唯物辩证法的内容,还请苏先生不吝教导。”
朱棡当即回答道。
这唯物不辩证法,他昨日只是听了一遍,便觉得无比深奥,思考许久,也是感悟出了不少的内容。
苏璟笑道:“这唯物辩证法对你来说,还稍有些深奥,如果你想换的话,也是可以的,只要我会,我都可以教你。”
苏璟不知道朱棡到底是不是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所以又确认了一下。
当然,最重要是唯物辩证法,真的很难。
苏璟虽然说教导过朱标和沐英了,但他也不敢说自己对唯物辩证法有多懂,只是前世的经历,稍稍有些浅显的见解。
这是多少思想家融合的精义内容,要说懂多少这话,苏璟是真没胆子说。
还有一点就是,昨天的朱樉,高低让苏璟对于朱元璋儿子的水平,有了些调整。
这龙生九子,每个都不同。
尽管史书上写着老三朱棡还挺聪明的,但史书上的内容,也不能全信。
聪明只是一个主观意义上的词,要说脑子好,得说他具体做了什么。
“不用了,苏先生,学生就想学唯物辩证法。”
朱棡回答道。
与朱樉不同,朱棡饱读诗书,又善于思考,知识储备比朱橚高出许多,同时他不是太子,不需要学些一些帝王之道,年纪虽然比朱标小,但时间却是比朱标更多。
唯物辩证法这样的哲学理论,在朱棡这里,是充满了吸引力的。
“好,那我就和你继续说说唯物辩证法。”
苏璟点点头,反正也就是一天的教导,还不至于露怯。
朱棡随即正了正身子,看着苏璟,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三条,即对立统一规律(矛盾的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所谓对立统一,就是指一切存在的事物都由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一对矛盾组合而成,比如有黑就有白,有光就有影,有生就有死等等,这些矛盾是客观存在,对立着的,但反过来,没有彼此,它们亦无法单独的存在,所以它们又是统一的。”
“用大明来举个例子,现在天子执行的是重农抑商的政策,目的是什么?”
苏璟再度开始采取反问式的教学方式了。
刚一出口,他就有些犹豫了。
因为昨天的朱樉,那是真的叫苏璟明白了,有些人就不适合用这种方式去教学。
但朱棡回答的很快。
“天子重农抑商,乃是为了天下的稳定,为了百姓的生活稳定,《商君书·外内第二十二》说,富其国者境内之食必贵,而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则民不得无去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矣。故民之力尽在于地利矣。管仲曾言,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有人之途,治国之道也。”
朱棡的回答让苏璟有些惊讶,这小子又是一个学富五车的学生类型。
不错不错!
这样的学生,苏璟很喜欢!
“很好,重农抑商的本质,是因为农业生产出粮食,粮食保障生活的基本需求,吃饱才能谈活下去,若是都去做商人了,那地就没人去种了,没了粮食,稳定就谈不上了。”
苏璟看着朱棡说道:“你的意思,是这样吧。”
朱棡点头道:“是的,苏先生。”
苏璟立刻道:“好,那现在,用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来看待重农抑商这件事,你仔细的想想,重农抑商,会不会导致不稳定的因素出现?”
重农抑商导致的不稳定因素?
苏璟的问题,直接让朱棡懵了。
这事,他还真没想过。
现在仔细想想,好像并没有能想到什么导致不稳定的因素。
“苏先生,学生愚笨,想不到。”
朱棡如实回答道。
实诚这一点,他还是具备的,或者说,在苏璟这里,他不管不实诚。
苏璟没说什么,这想不到不算什么。
“想不到没关系,你现在再想想,重农抑商的原因,是因为商业会挤占农业的生产人员和时间,那为什么会挤占呢?”
苏璟继续反问道。
朱棡简单思索之后回答道:“因为经商比种地更赚钱,商人不需要付出耕作的辛苦,却能获得巨大的利益。”
“很好!”
苏璟再度点头,说道:“说白了,就是利益的问题,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所有人都会追逐利益,所以不管怎么打压,自从商人出现之后,便再也没有消亡过了。”
“那么问题来了,即便是实行了再严苛的禁商政策,就能阻止百姓中有人选择追逐利益吗?”
朱棡立刻回答道:“不会,只要有利益,肯定就有人做!这是本能!”
苏璟看着朱棡道:“没错,追逐利益是本能,重农抑商的政策下,田地变成了最重要也是最有价值的生产资料,一旦长久的实行下去,那会发生什么呢?”
朱棡默默的思考着,苏璟也不着急,这里已经是关键的转折点了。
“苏先生,学生知道了!”
朱棡突然眼睛一亮,激动道。
苏璟笑道:“说说看,你知道什么了?”
朱棡回答道:“如果重农抑商的政策长久的实行下去,寻常意义上的商人或许会减少,但买卖土地的地主会变多,土地就是最大的利益,有钱的人会不断的去买田地,最终变成大地主。”
朱棡说着,脸色渐渐沉了下来。
因为他明白了,重农抑商,会导致兼并土地。
一旦土地被少数人占有,那么不稳定的因素就出现了。
朱棡读的史书也不少,历朝历代末期的时候,基本都是农民失去了土地,活不下去了,这才开始造反。
虽然农民推翻前政权的例子不多,不过土地兼并这是不稳定的因素这个事实,是不容争议的。
“看来你已经悟到了。”
苏璟看着朱棡的表情说道:“重农抑商一开始的目的,是为了天下的稳定,但同时,它本身也会造成天下的不稳定,对立而又统一,现在你应该懂一些了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