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也有一定可行性,依仗的就是琼州地利,虽然琼州无险可守,但太踏马远了。
东胡南军一完蛋,普六茹部再不作为,哪怕以东胡大可汗的威信,想要重新征调一部成建制的兵马,费钱费粮还费劲,不到明年难成气候。
就算是将其他现成的兵马,调到南方来,也得到年末去了,
那时候大汉的缺粮危机,也能勉强渡过,没什么可乘之机。
不过刘恪并没有采取魏季舒的谏言。
这个结盟后背刺的行为,过于十万,他手底下的兵马正要接近十万之数,太不吉利了。
而且太慢。
就算一切顺利,这多方传信,各种阴谋诡计尔虞我诈,都要时间慢慢发酵。
等到拿下交趾南部,最早也得是明年春夏去了。
这就错过了播种的时节。
刘恪还打算拿交趾的好地,种种玉米红薯呢!
这种高产作物,能早种一年,就能早一年调整种植方法,总结出播种心得。
等到有结果了,还得推广,玉米红薯不是动物,【齐鸡开府】还真用不了,又得费心思。
刘恪想了想,觉着只能依计行事,但心里还是有些不甘,问向群臣,道:
“等上几个月,拖上几个月,最后还是要么打防守战,要么背盟偷袭。”
“当真没有别的办法吗?”
群臣一阵沉默,这个真没有。
他们也知道这么拖不太好,无论是防守战还是背盟偷袭,打的都很被动,刚刚才打出一点的大汉威仪,很容易就打没了。
但也没有其他办法啊!
这么点家当,怎么和人家火拼?
除非现在库府满仓,不用为粮食发愁!
那别说打交趾了,强攻东胡他们也是乐意请战!
刘恪左思右想,怎么想怎么不爽。
忽而一阵鬼魅涌上心头。
他脸上立即多了几分笑意,豁然起身,负手而立,缓缓开口道:
“诸位爱卿的意思,朕已经明白了。”
“也就是说,交趾国来攻,咱们如果在此时动兵,那么大汉必然会身处危机之中。”
“唯有拖延时间,以待时机,才有胜机。”
“可是.诸位爱卿有没有想过。”
“倘若这一次,忍气吞声下去,会不会还有下一次?”
“我大汉的邦国,还有缅国,还有暹罗!”
话音刚落。
所有人都被震撼到了。
威武大将军蹦跶的那么欢,他们都知道皇帝心底有战意。
但是没有想到,竟然这般激进。
他们也不是不战啊,只是要等着秋收。
而且算算时间,秋收日子也快到了,也就一两个月左右而已。
等上这么几个月时间,休整一番,才能更好征战啊!
可看皇帝的意思,这一两个月,都等不了!
难道要不顾一切抢收,和交趾国死磕到底?
这要是东胡,那也不是不行,可区区一个交趾国,番邦小国,实在不值得啊!
刘恪见群臣如此,便道:
“朕知道你们在想什么。”
“交趾国,番邦小国,我大汉犯不着为了对付一个番邦小国,而如此。”
“可正是这样的番邦小国,竟也敢在大汉面前妄动兵戈?”
“东胡人屠杀我们,区区交趾也要凑热闹?!”
“那就打!”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既然诸位卿家心里都清楚,早晚都要打这一仗,晚打,不如早打!”
此话一出。
群臣陷入深思,这么想倒也没什么问题。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这话像是民间俗语,但道理没错。
事实就是如此啊!
一百个大汉围着你,伱快速出拳打倒一个,后面的九十九个,才可能畏惧而不敢出手。
而你要是不敢出拳,这一百个人可就群殴你了。
大汉与交趾国之间,必有一战。
事实上,这一战,从交趾国听从东胡大可汗之令,调兵遣将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倘若皇帝选择暂且言和,那么和先帝有何不同?
大汉以一把火昂起的头颅,还没高抬几天,又垂了下去?
大汉好不容易迎来一位强势的皇帝。
倘若这一次,交趾国这种番邦小国,跳到脸上了,都要去握手言和,拖延时间,甚至去靠着背盟才能取下一州一郡,那汉家威仪何在?
别说是交趾国,就连交趾国的前身,地盘更广的南越国,也被孝武皇帝派兵,轻松灭了个干净!
光武皇帝更是派马伏波平叛,立下铜柱,永镇交趾!
昭烈皇帝就更不用说了,甚至只是大汉吴王手底下的一个将领,就打跑了士燮,让士家败逃,鸠占鹊巢做了土皇帝。
群臣一阵思索过后,都纷纷开始表态。
“陛下圣明!这才是我大汉威仪之姿,臣何坤,附议!”
“臣箫元常,附议!”
“臣陈伏甲,附议!”
“臣魏季舒,附议!”
“臣附议!”
那就打!
至于粮草
群臣想想办法,各家各户献上一点,只能说尽力解决。
好在皇帝刚选妃,虽说妃子都出身“寒微”,但和世家大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总归能找狗大户们筹措一些。
再不济,大牢里还有贾无忌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