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正如李承道所猜测的那样,孔颖达在赞颂了他半响后,这才结结巴巴地道出了来意。
他希望朝廷将儒家的书籍进行整合编纂,成为教材,并且把自己几十年来著作的几本得意之作也加入进去。
“朕考虑考虑。”
李承道并没有一口答应。
他倒不是故意为难孔颖达,赵润只是在权衡利弊。
他想看看如何借助这件事,使朝廷、使大唐获得更大的利益。
孔颖达微微有点失望,但显然眼前这位君主跟礼部尚书李纲不同,不是他能打能骂能训斥的。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候李承道的回复。
在孔颖达告辞时,李承道亲自将其送出御书房,还善意询问汤舍的住所。
说若是还未有落脚处,他自会派人安排。
不过却被孔颖达婉言谢绝,因为他已经接受了礼部尚书李纲的邀请,准备住在李府。
李承道估计,这帮儒家门徒,很可能是要聚众商议对策,看看怎么胜出这次论道。
果然,当日晚上,礼部尚书李纲邀请了吏部尚书、以及中许多儒家门徒,主要是礼、吏两部官员来参加聚会。
就在就在儒家徒们聚会的时候,狄仁杰亦去拜访了刑部尚书这位老上司。
在两人私下会晤时,狄仁杰对刑部尚书说道:“尚书大人,儒家门徒眼下正在唐尚书的府上聚会。
我等身为法家子弟,亦要有所准备啊!”
狄仁杰如今已经入了三省中枢,且颇得赏识。
而他亦是法家门徒。
儒家门徒聚会,至于具体是什么聚会,纵使狄仁杰不提,刑部尚书亦心知肚明。
最近闹得风风火火的,不就是百家论道那档子事么?
刑部尚书听完后,却眉头紧皱,闻言默然不语。
儒法之争,经久不衰。
跟墨家、农家不同,法家一直以来都是儒家的强劲对手。
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儒法两家的门徒谁都不肯在学术上示弱。
问题是,自科举制改革过后,文风盛行,儒家发展迅猛。
再加上儒家那边又请来了孔颖达那个老物,不得不说,这让法家门徒们感到莫大的压力。
对此,狄仁杰自信一笑,开口:“据我所知,平丘的张异、中牟的卢叙、新郑的严烈等等,这几位我法家在野的大贤,听闻此事亦在赶来的途中”
“这还是不够啊,当今长孙中书可也是儒家门徒。”
刑部尚书叹了口气,不知该说什么。
要知道,平丘的张异、中牟的卢叙、新郑的严烈等人,虽说固然是他们法家的当世大贤,但问题是这几位都是那种无心仕官、只是在家研究学问、教导后人的人。
跟孔颖达的、长孙无忌这些人比起来远远不如。
分量不够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