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军主将是当年在关中跟着司马懿抗汉的乐綝,乐綝得到消息,不敢大意,他一边着手防备,一边给寿春写汇报。
为了让魏军认为汉军是真的准备进攻濡须坞,三月十六日,杜预让十艘大船逼近濡须口,用投石机对岸边的魏军抛射石头。
并且杜预开始在附近县、村落散布王师即将不惜一切代价夺回濡须坞的传言。
在杜预的一顿操作下,濡须坞附近的魏军吃不好睡不好,天天瞪大眼睛盯着江面,看汉军何时打来。
不得不说,濡须口一带的局势快速紧张起来。
也是在这一天,司马懿的急报发往寿春,他给了毌丘俭新的指示:必须往濡须坞增兵到两万!不惜一切代价守住濡须坞!
毌丘俭接到命令后,开始加快调集魏军精锐。
自李衡发兵闪电突袭建业后,天下局势骤变,三国鼎立被打破。
南北对峙的序幕被拉开。
原本调动多路大军南下长江,以威慑汉军为目的的魏军,在吴国被灭后,开始做战略调整。
抢占濡须坞就成了司马懿做整个大战略调整的第一步。
实际上,双方都知道,抢占濡须坞的背后,是抢占合肥这块战略要地。
自古划江而治就有守江必守淮的说法,无论是过去的孙权,还是现在的季汉,都必须拿到合肥。
而要扼死季汉,司马懿就必须阻止季汉稳居淮南。
双方以濡须坞为中心,实际上抢占合肥的战争,几乎一触即发。
只不过,现在双方都在调兵遣将,根据对方可能的战术,做资源投放。
三月十八日,吴国灭亡的第二十天。
春风轻抚着富饶的成都平原,乡野间的农民正在孜孜不倦地劳作,作坊内的纺织声连绵不绝。
往日的泥泞大道,已经铺上了一层水泥,商队络绎不绝。
在李衡坚持不懈地推进商业的第八个年头,成都和重庆已经成为西南的商业中心。
不仅仅是制造业中心,更是消费中心。
经过了土改、商业新政等诸多改制,以及对外战争的节节胜利,市场空前扩大,上游的官僚资本的财富快速暴涨。
位于产业链中间的士人阶层,也在这一场对外的领土扩张中吃到了红利。
至于工坊里的工人,也成了城市里具有稳定收入的阶层。
甚至由于货币的空前增多,农民多余的粮食也能够快速销售出去。
随之而来的是娱乐产业的空前发达。
显然,此时的成都之繁盛,已经超过了洛阳。
但是,这段时间,成都却在争论一个问题:迁都长安!
为此,成都分成了两派。
一派坚持要迁都长安。
理由是长安是前汉的都城,也是后汉的陪都。
言简意赅,长安是大汉的都城,是太祖高皇帝御极天下的京畿。
一派则认为不能迁都长安。
理由也很充分,长安经过多年的战乱,早已破败不堪,别说财富,连基础的人口,也支撑不起京畿的建设,而且魏军在潼关虎视眈眈。
天子岂可近边境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