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
孙权的脸又拉了下来,像是别人欠了他钱没还一样的痛苦。
孙权不可思议地问顾雍:“王凌他难道不是曹魏的臣子?”
顾雍表示陛下,你这个问题让老臣怎么回答呢?
“王凌自然是曹魏的臣子。”
“那他怎么可以看见李济安那厮在中原到处跑,而不动如山?是洛阳没有给他命令?”
众臣沉默。
孙峻说道:“按理说,洛阳的确没有给他命令。”
“如何确定?”孙权追问道。
这是一个政治问题,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假设洛阳给了王凌命令,让他调兵,王凌不动如山,那就是违抗洛阳的命令。
洛阳现在是司马懿当政,这相当于公开抽司马懿的脸。
这是将政治矛盾摆在了桌面上。
如果是这样,下一步司马懿和王凌的矛盾就会爆发。
毕竟你王凌都不装了,我司马懿肯定也不装了。
摊牌吧!
但如果洛阳没有给王凌调令,那双方都还是体面人。
至少书信的你来我往,都是在相互吹嘘对方多么忠于朝廷,多么仁义道德,多么以天下苍生为重。
甚至可能王凌摇身一变,拥戴司马氏也说不定,谁说得准呢?
毕竟这个时代的人没有开上帝视野,也不知道王凌是什么态度。
一切都只是猜测。
那这和孙大帝有什么关系呢?
这关系就大了。
如果王凌和司马懿对抗,淮南举兵,只有一条路,就是去洛阳勤王。
总不能闹独立,学袁术在淮南称帝吧?
既然是去洛阳勤王,那孙大帝肯定态度立刻转变。
从之前的敌人,摇身一变,成为王凌最亲密的战友。
群臣又沉默片刻,张休说道:“可以遣使者前去淮南,借着双方通商的名义,暗自打探。如此有两点好处,一是打探王凌的态度,二是我们故意向王凌示好,司马懿刚掌权,对王凌这种人心中必然心存戒备,如果他看到王凌与我们示好,双方间隙加大,对我们有利。”
孙权听完顿时大喜,笑道:“好!说得好!”
“陛下,这件事,关系重大,恐怕不是这么简单。”顾雍说道。
“丞相此话怎讲?”
“我们在荆州战局不利,接下来如何缓和与蜀的关系呢?”
“这个简单,派使者去议和,蜀国不敢不答应。”大鸿胪裴玄说道。
其他大臣都点头,表示赞同。
这种想法是过去二十几年,孙吴普遍的想法。
在吴国君臣眼中,益州是一定会抓住一切机会和咱们大吴联盟的。
毕竟益州的政治正确就是北伐,对抗曹魏。
谁都知道,益州很难对抗曹魏,所以必须结交建业。
这一次当然也例外。
我是打了你,你能怎样?
打完后,你还不是只能根据局势,来建业坐下来议和!
可这一次顾雍却不这么认为,他说道:“如果我们参与到淮南,挑唆王凌与司马懿,到时候出不出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