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原本虞山书院还没有挑战孔庙孟府和小圣贤庄成为儒家士子圣地的资格,但是从言晏留下这半阙正气歌之后,虞山书院就已经有了成为圣地的资格,有了挑战孔庙孟府、小圣贤庄的资格。
甚至小圣贤庄和孟府都很可能会被甩到虞山书院之后。小圣贤庄能成为读书人的圣地是因为荀子的存在,若是荀子不能像言晏一样留下传承,此去经年,小圣贤庄也会没落,就像如今逐渐没落的孟府一般。
虞山书院祭酒和学监等大儒对视了一眼,他们想要阻止言晏将正气歌写完,但是终究是有私心没有去阻止。
言晏是并州之主,是并州的玄武大帝,这样的传承应该留在并州,可是作为言家人,他们却开不了这个口去阻止。
“或许这就是吾等修不出浩然的原因吧!”祭酒叹了口气。
若是他们能开口阻止言晏将浩然的传承留在虞山书院,那么也许他们将成为又一个执掌浩然者,可是他们做不到,有私心。
其他大儒也叹了口气,他们终究是格局小了,有太多的私心。
半阙正气歌写完,言晏将南方夫子拍进了山崖之上,留待后人取下,继续为正气歌补上后边部分。
他的浩然胜在格局辉煌庞大,而荀子的浩然胜在博而渊深,同为浩然,却又不一样。
后人的浩然应该站在他们的肩上,继续砥砺前行。
浩然是没有标准答案啊,而是可以无限引申的。
重新落到正院广场上,言晏脸色也有些苍白,汗水也从鬓角落下。
这么多年,他还是第一次全力出手,将整个浩然彻底催发。
祭酒、学监等大儒看着落地的言晏,久久不语,最终选择了半躬身,以学生之礼向言晏表达了自己的敬佩和歉意。
他们看得出来,留下这半阙正气歌,留下这浩然正气的修行之法,对言晏来说也不是容易的事。
甚至有可能,言晏也只能留下这一次传承。
“言家和虞山欠帝君太多了!”祭酒看着言晏,叹了口气。
言家和虞山书院虽然对言晏有养育之恩,但是言晏给的回报也超出了这份养育之恩。
单单是言晏之名,就已经足以影响回报了言家和虞山书院的养育之恩。
更别说言晏还给言家和虞山书院送来那数量规模庞大的楚国的藏书。
现在,言晏又在虞山留下了浩然传承。
这样的报恩,已经超出了报恩的界限。
“不必如此!”言晏急忙将祭酒等人扶起来。
恩情这种东西是无法说的,全凭个人。
“昌平君有句话说的很好,生而不养,断指可报,生而养之,断头可报,非生而养,永世难报。”
“若当初没有老师的救命之恩,没有虞山和言家的养育之恩,文正恐怕早就冻死在那一年的风雪之中,又何谈如今?”
祭酒、学监等人愧疚地看着言晏。
言家和虞山书院会收养言晏只是一时的仁慈善心,对言家和虞山书院来说,养一个弃儿并不难。
若是言晏在虞山书院没有那么高的名次和努力,也不会得到言家和虞山书院的着重培养,一切都是言晏自己努力换来的,并不是虞山和言家故意为之。
言晏却是真的感激,他来到这世界是一穷二白,但是离开之时,言家和虞山书院却愿意将《易经》送与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