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姜这一做法,让佃农和附近的农民感恩戴德。毕竟城里嫩玉米一支能卖到三文钱,这可是天价。
哪怕将来种的多了价格肯定下降,但总归能卖一两季,多多少少赚一点钱养活家里。
这些徐池都看在眼里,觉得孟姜做事清爽大气,等半个月之后红薯成熟的时候,他对孟姜更加刮目相看。
谁都没想到这些从异国他乡舶来的种子产量如此之高,几乎是小麦的十倍!而且口感也不错,哪怕不如小麦抗饿,但也绝对是穷人活下去的希望。
孟姜也知道红薯的产量非比寻常,所以她这次走了一个小后门。
收获这一日,她不仅按照约定好的请了徐池,还请了外祖父,也就相当于请了户部。
王尚书听孟姜大概描述后,也知道事情轻重,提前跟皇上要了一个太监跟着,也算是在皇上面前提前过个明路。
等收获后一串串红薯从地里出来,一亩地的产量两千斤之多,在这个时代绝对是震撼。
见到这些人的模样,孟姜心道,后世红薯的亩产达到六千斤甚至更多,如今只是小意思而已。
孟姜经历过很多个古代世界,每次都会拿出粮食种子进行改良。只是原先她的身份都高高在上,所以润物细无声中便把事情做了,且不需要邀功。
这还是头一次凭借种地来为自己谋福利,孟姜内心稍稍有些羞耻。
但想到如今只是一个和离且带娃的妇人,哪怕为了乐善将来的生活,孟姜也只能如此厚脸皮。
王尚书知道外孙女沉迷于种地,也乐于带人来捧场,但从没想过能厉害到这个地步。他掌管户部,太明白粮食的重要性了。
粮食大幅度增产,将来就会少饿死许多百姓,于国来说是功在千秋万代的大好事,于私来说是能扬名立万的好机会。
“阿姜,真有你的!”王尚书十分直白的夸赞外孙女。
孟姜笑道:“就是试一试而已,想增加一点饭桌上能吃的东西,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效果。”
徐池在一旁严肃道:“如此大好事还是应该速速禀报皇上的好。唯有明君才有如此祥兆,这也是皇上感动上天之故。”
王尚书:“……”这个小年轻怪不得爬得贼快,人家这拍马屁功夫他就及不上!
“对对对,这是皇上仁爱感天动地,我们这是赶上了太平盛世呀!”众位官员立刻附和,然后大家带着一小部分当做物证赶赴皇宫。
孟姜看到这几个官员一个比一个能拍马,忍不住笑着摇头:官场呀,永远都是这么有意思。
在百官吹捧下,皇上自尊心前所未有的膨胀,尤其在王尚书和徐池一唱一和中,当场决定封孟姜为丰安郡主,寓意风调雨顺、百姓平安,和她的功劳十分相称。
皇上对孟姜大为赏赐,不仅赐了封号,还有宅子和金银珠宝。而百官则借助此机会,把皇上创造的太平盛世夸的天上有底下无,可谓声势浩大。
京城人知道横空出世一个丰安郡主之后态度各异。
百姓们听说有亩产几千斤的农作物,自然是欢天喜地奔走相告。而权贵们则想多了一些,心道王尚书这一手够漂亮的。
如今三个阁老里两个已经七老八十,六部尚书都挤破头想钻营上去。而王尚书凭借着外孙女的功劳,立刻脱颖而出。
当然这也只是猜想,毕竟阁老们哪怕身体一般却依旧苦苦支撑着,谁都不想退下位子。再过几年又是一次重新洗牌,结果如何尚未可知。
众人正在猜想之际,京城中局势突然紧张起来。无他,南边的宁王造反了。
宁王占据最富庶江南,造反一起便来势汹汹,几天时间便打到山东境内。但宁王低估了百姓对安稳日子的向往,越是富裕地方,百姓对造反越没有兴趣。
回顾历史,哪次起义不是因为民不聊生才起来的,好好的富庶日子过着,谁特么的闲的无聊跟着揭竿而起?吃饱了撑的!
宁王看似轰轰烈烈的造反,在百姓不怎么支持,且朝廷早有准备的情况下,不到一个月的功夫便偃旗息鼓,将他在山东便锁拿起来。
宁王全家以及附属官员全部坐上了囚车被押送到京城,经过严刑拷打很快便把该交代的都交代出来。
宁王与太上皇联合造反牵连无数,这阵子城南菜市口的砍头刀卷刃无数,据说每天洗地的水都将土地泡成了猩红色。
全城人战战兢兢,个个忙着保命,孟姜这个新出炉的郡主反而压力骤减,已经没有人再盯着她了。
孟姜很喜欢这个样子,趁着休沐日来到了孟家。
孟侍郎一听这个女儿上门,脸都变黑了。但想到孟姜已经今非昔比,郡主的级别可比他一个小小侍郎的等级高上无数。
于是孟侍郎哪怕再厌恶孟姜,也只得将人迎进门来。
孟姜笑道:“如今京城人人自危,不知道父亲您都在忙些什么?”
孟侍郎翻着四白眼应付道:“自然是兢兢业业当差。”
孟姜不等人请便坐在了上座,点头微笑:“那您可真是心大,竟然不担心自己哪一天就满门抄斩。”
“你胡说八道什么!”孟侍郎指着孟姜鼻子骂道:“不要以为你成了郡主就可以为所欲为,我好歹是你亲爹,从孝道上就能压死你。”
孟姜依旧微笑:“我懂,孝道大于天嘛。可如果父亲谋逆,我可不能徇私枉法。”
说着,孟姜甩出一封信来:“这是您和宁王属官的来往信件,里面到底写了什么,可还有印象?”
孟姜展开信件,在孟侍郎面前扬了扬,“您情投意合的好同僚如今可是满门抄斩,您竟然还稳坐礼部侍郎位子,是不是想得太美了?”
听孟姜说起这个,孟侍郎冷汗顺着额头往下流,颤巍巍道:“我们只是普通同僚关系,从未多言官场事情,就算锦衣卫来查我都不怕。阿姜,我可是你亲生父亲,你到底想怎样?”
孟姜冷笑道:“那你可真是高看了锦衣卫,他们还等着杀人立功,你真的就觉得高枕无忧?我想怎样?我不想怎样!”
“这个宅子是我母亲的陪嫁,你名下的许多田产是靠我母亲当年带来的银子经营出来的,而你拿了这么多好处,却苛待我这个女儿,你还有脸问我想怎样?”
“而且你说自己和宁王属官没有关系,那打算把我送给赵阁老当妾又是怎么一回事?赵阁老可是太上皇一脉的人,您拿着亲生女儿巴结他,这恰恰说明您也是太上皇的人呀。”
“拿着皇上给的俸禄,心却在太上皇那里,您这脸可真是够大的。”
孟姜真的气愤,她来了之后过得很好,可原主呢?从小被张氏养成了木头人,孟侍郎就一点责任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