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家制造

关灯
护眼
国家制造 第163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手机里是朋友们的回复,都在指责季椽居然跑去当老师。

“那么闲的话,就来卫星基地帮忙啊!”

“你想当老师的话,我们空导院有培训班,你以前也上过的,回来当老师吧!”

宋冀宁摇头:“我也接到他们电话了,问我是不是也当老师了,没有就去研究院帮忙。”

季椽叹气:“我只是想放松一下,当老师真的蛮开心的。不过,有合适的项目了吗?”

“嗯,找到了。”宋冀宁点头:“在谈,你一定会喜欢的。”

吃完晚饭,两人一起靠在沙发上看电视。最近很火的一个央视节目叫《历史中的故事》,专门解密古代名君名臣的各种小故事,非常有意思,极受国民追捧。

“今天要讲的,是一个现代历史故事。”

解说是两个人,一名历史学家钟闻义,一名央视主持人卢云,以谈话的形式互动,穿插明星扮演的历史短片。

说话的是钟闻义,卢云好奇的问:“哦,是指民国时期吗?”

“再近点。。”

“那是建国时期?”

“再近点。”

卢云:“钟老师,再近就不是历史啦!”

“如果不说的话,这件事就会掩盖在历史中了,但是我们很幸运,那件事已经过了十多年,如今文件允许解密,所以……”钟闻义露出神密的笑容:“我有幸看到了一件差点被掩盖的历史。”

画面一转,变成了黑白,两名年轻的学生提着行李走下车。

“那是1987年,当时前苏联尚未解体,我国与前苏联一直有相互派遣留学生的传统。于是,有两名学生如往年那般,前往苏联留学……”

“卧槽!”这次连季椽也忍不住卧槽了:“小宋哥,这可以解密的吗?”

“嗯,已经没必要保密了。”

因为前苏联已经解体,核电磁脉冲武器,美国和欧洲都有了,而且其实欧美早猜到当年华国拐走了前苏联科研人员,所以解密也无所谓了。

当然,还是做了一点修饰。

比如当年华国已猜到苏联可能解体,所以特意找了两个留学生去偷技术的。

但是在电视里,华国只是正常的派谴留学生,然后那两名留学生,因出色的科研表现,获得了当时苏联核武研发部门的青睐,直接被带进了苏联的核武研究院。

此时,全国电视机前一片惊呼。

“卧槽!”

“卧槽!!”

“这是什么见鬼的天才?”

本来大家以为是讲述军人的故事,比如在前苏联遇到了什么危机,又一位英雄光荣牺牲这类故事。

谁能想到,这tm居然是两个天才留学生在苏联大展鸿图的故事。

有网友迫不及待在网上直播:“有人在看今天的《历史中的故事》吗?前所未有的大瓜!”

“在看在看,太扯了吧,那样的天才居然派出国留学,要不是苏联解体,恐怕人就回不来了。”

“这话说的,天才也要学习啊,不留学怎么学到知识。我现在好想知道那两个天才的后续啊啊啊!”

故事继续,播放到访谈,一名前苏联科学家在谈那两名少年:“我从未见过如此优秀的年轻人,他们当时限于年龄,学识还很浅薄,但在科研上的表现充满了灵感,当时大家都很繁忙,没有人教过他们。但他们仍如海绵一般从我们的研究中抽取到知识,成为我们科研工作中可靠的伙伴……”

短片继续,讲述了两年后前苏联解体的种种混乱,穿插访谈,前苏联科学家当时被国家抛弃,混乱恐惧的心情。

“当时,少年a挺身而出,安抚了科学家们的心情。少年b决定冒险离开基地,向我国大使馆寻求帮助……”

这里就有点儿编故事了,少年a安抚科学家们,众人一起在秘密实验室中等待救援。

少年b冒险出门,在混乱的苏联街头穿梭,躲过了一次又一次军人闹事的危机,终于来到大使馆求救……

“毕竟不可能说我联系特工嘛……”宋冀宁摊手。

“这过程也太精彩了,跟电视剧似的,我们当时没那么危险吧?”

“嗯……艺术需要加工?”

季椽和宋冀宁觉得有点儿假的剧情,观众们却看得津津有味。这要是电视剧,他们可能会说一般般,但这是“被解密的历史”,是央视确证真实发生的故事,大家自己觉得精彩。

天才少年科学家,在绝境中力挽狂澜,拯救了一群前苏联顶级科学家,还把他们带回华国,继续核武研究,简直是比梦想照进现实还精彩!

随着电视的播放,网上热搜急速蹿升,少年a和少年b,前苏联留学生,核电磁脉冲等相关词占据热搜榜前几位。

“你们说,这故事是真的假的?”有网友问。

“真的,央视没必要编假故事来哄观众。”

“我记得我国有发设过有过核电磁脉冲的相关新闻……”

“对,我也记得,当时新闻头条是第二核武。”

接下来便是当年核武研究中的一些资料,归国后的少年a和少年b主导了第二核武的研究,之后电磁脉冲武器成功发射,其前所未有的破坏力被国际称为第二核武。

电视画面回到演播台,卢云敬佩的说:“我国的第二核武能研制成功,确实要感谢这两名少年。只是,为什么突然解密了呢?”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创业 华亭有北,独染一尘 嗅棠香 六零一(h) 王如花请正常点 萌宝驾到:替婚妈咪要逃跑 七十年代后妈养崽 紊乱深渊(np) 真假千金爆红娱乐圈 超级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