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珠,你想什么呢?”宋氏觉得女儿表情不对,奇怪道。
柳玉珠眨眨眼睛,摸摸手里的伞,问父亲:“爹爹,遮阳伞咱们家有多少存货?最近要买伞的人肯定特别多,咱们先多做一批遮阳伞出来吧。”
柳晖笑道:“嗯,回去我们就抓紧时间做。”
宋氏笑着点女儿的嫩脸蛋:“你这孩子,小时候也不这样,长大了怎么越来越贪财了。”
柳玉珠抱住母亲的胳膊,道:“自己当家做主才知道柴米油盐贵,我不想嫁人,以后没有孩子给我养老,当然得自己多攒点积蓄。”
一句话,说得柳晖、宋氏都心疼起来。
柳玉珠倒是无所谓,此时此刻,她更在意陆询找她什么事。
回到家,柳玉珠关上门,坐到床上,拿出袖子里的东西。
是个一寸来长的小竹筒,放在信鸽腿上的那种,柳玉珠打开盖子,从里面抽..出一张小纸条来,上面写着两行小字:明晚新铺后宅,戌中见。
那字笔锋雅正,形似其主。
柳玉珠却无心思欣赏陆询的好字,捏着纸条愁上心头。
下午,柳玉珠带着秋雁、莺儿辞别父母,重新搬回了位于县城主街的铺子,明日就要开张了,她将常住新宅,伞铺好料理,她白日大部分时间仍然会回家学习制伞,直到学成为止。
这边仍然前面铺子后面宅院的结构,石头、盘子晚上住在前边,柳玉珠带着几个女伙计住在后宅,后宅又分主院、后罩房。因为陆询要来见她,柳玉珠安排李三娘母女、莺儿住后罩房,秋雁跟她住主院。
这晚柳玉珠睡得不太好,不过第二天就是新铺开张的好日子,天不亮她就醒了,暂且将陆询抛到脑后,干劲十足地与伙计们准备起来。
吉时一到,柳玉珠请来的舞狮班子便开始敲锣打鼓舞了起来,百姓们渐渐被吸引过来,只见新开的铺子屋顶上并排撑开了五把精致漂亮的伞,铺子门前悬挂的黑底匾额上写着龙飞凤舞的“柳伞”两个金色大字,门板两侧刻有楹联:与客偕行宜晴宜雨,随身不厌可缩可伸。
伞铺在江南太常见了,不过“柳伞”在本县颇负盛名,昨日那遮阳伞又在县衙前大出风头,新铺开张不久,便宾客盈门,短短半日,库房里的遮阳伞已经卖空,只剩六把摆在铺面里,供后面的客人挑选样式,提前订购,过阵子再来取货,或是由铺子送到客人家里。
喜气冲淡了这边曾经死过人的晦气,也冲淡了柳玉珠对今晚的担忧。
忙碌一日,傍晚伙计们先去吃饭了,柳玉珠与秋雁坐在一起算账。
“今日生意这么好,跟陆大人有关系吗?”秋雁想起白日,有好几个姑娘都在议论,说要与陆大人用一样的伞。
柳玉珠就与她说了昨日陆询讲书的事。
秋雁想了想,道:“陆大人自然有功,还要感谢清风的机灵,如果不是他去借伞,陆大人也不会想到这茬。”
柳玉珠哼了哼。
刚开始她也以为借伞完全是清风的主意,可陆询还伞时塞了那么一个东西过来,柳玉珠就知道,陆询一开始就叮嘱过清风了,不然他哪来的机会接近她?
年纪轻轻的一个贵公子,实则老谋深算,都快成精了。
用过饭,莺儿伺候柳玉珠沐浴,差事都完成,莺儿就去后罩房睡了。
柳玉珠叫来秋雁,告诉她等会儿陆询要来。
秋雁大惊,孤男.寡女夜间相会,难道陆询想对柳玉珠做什么?
柳玉珠将秋雁视为自己的另一个姐妹,甚至京城里的事,她隐瞒了两个亲姐姐,只愿意与秋雁讨论商量。
“他倒没那么小人,否则他大可直接与我签卖身契,让我去他身边做丫鬟做通房,到时候还不是随他做什么。”柳玉珠先打消了秋雁的猜疑,当然,她很清楚,陆询还是有点惦记她的色的,只是那等贵公子,不屑卑鄙强求。
若不图色,秋雁完全猜不到陆询的心思了,在侯府那三日,她完全就是在门外保护柳玉珠的,与陆询只见过面没说过话,对陆询与柳玉珠房中相处的细节也不甚清楚,唯独听了一堆墙角,隐约猜到陆询那方面很强。
秋雁想,公主要她跟着柳玉珠来江南,应该也是担心她留在京城,无意间泄露什么。
显然,公主还是善待她们的,不然杀人才是灭口的最好办法。
“还有两刻钟,咱们下下棋吧。”柳玉珠早已准备好棋盘,邀请秋雁道。
秋雁是作为暗卫培养出来的,武艺高强,琴棋书画也都有专门学过。
二女点了一盏灯,默默地对弈起来。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两人沉浸在棋盘里,直到某一刻,秋雁突然放下棋子,看向外面,低声对柳玉珠道:“他来了。”
这座宅子右侧就是一条巷子,一人多高的墙头,自然拦不住身怀武艺的人进来。
柳玉珠带着秋雁悄悄走到厅堂门口,往墙边一看,就见有个修长的黑衣人影站在那。月初无月,厅堂也只有一盏昏暗小灯,柳玉珠眯了眯眼睛,直到那人闲庭散步般来到近前,柳玉珠才看清了陆询的样子。
白日他喜穿白衣,温雅俊逸,今晚换上黑衣,他的俊美中便多了三分凛冽。
站定了,陆询瞥向秋雁,显然是不欢迎秋雁在场。
柳玉珠只是留秋雁陪她壮胆,怕翻墙进来的另有其人,并非指望秋雁能在陆询意图不轨时出手阻拦,现在最紧张的那一刻已经过去了,她便示意秋雁回耳房休息。
“有事叫我。”秋雁临走前,朝柳玉珠笑了笑,自始至终无视陆询的样子,似乎并不惧怕他。
柳玉珠突然好奇,如果秋雁与陆询打一场,谁会赢?
目送秋雁进了耳房,柳玉珠看看陆询,低声问:“大人有什么事吗?”
陆询朝厅堂里面看了眼。
柳玉珠只好让开门口,请他进去。
陆询扫眼厅堂,微微皱眉,像回了自家一般吩咐道:“备茶,最好是龙井。”
柳玉珠想到那私契,应了声,去了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