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近年关,又正值传说中的小冰河时期,徐鹤写完后冻得有点吃不消,于是赶紧起身交卷去了。
哗啦啦的一阵作响,引动了无数府学生转头看向徐鹤的方向。
彭汝玉和李知节听到动静,脸上顿时一沉,这么快就交卷了?有没有搞错。
但一看是徐鹤……
哦,没事了。
这小子向来捷才,写文章是真的快。
见徐鹤交卷,王良臣也很期待。
等徐鹤来到堂下,躬身一礼道:“大宗师,学生已经写好!”
王良臣笑着点了点头,然后示意身边小吏将他的卷子拿了上来。
接到卷子,王良臣没有第一时间去看,这次岁考,他出的题目其实是有两个小陷阱的。
一是破题能不能破美玉,也就是每个人的才华,或者说道。
二则是,这文若是写了美玉,却很难写出新意,儒家专以美玉比如君子有道。
写烂了的题目,想要写好,那更是难上加难。
他很期待,徐鹤这个小三元的海陵才子,究竟会不会中他的圈套,或者说能不能写出新意来。
展开卷子,王良臣一看文章顿时便笑了。
果然难不住这小子。
【举美玉以立言,若不容轻视其有焉。】
孔子拿美玉做比喻进行讨论,则不可轻视人拥有美玉一样品质的价值。
这小子果然绕开自己设的陷阱,没有写出仕,而是专写美玉。
此时的李知节心里那个着急啊,他也很想看看自己学生的文章究竟写成了啥样。
但一看到王良臣的笑脸,他立马就放下心来。
果然,王良臣是越看笑意越盛。
为啥??
徐鹤这家伙也认识到了,写美玉写君子,这都是写烂掉的玩意儿。
怎么写出新意来?
抠字眼呗。
看题……《有美玉如斯》!!
这家伙直接把题中五个字拆成【有】、【美】、【玉】和【斯】这四个字来阐发。
有人说,这特么不是咬文嚼字吗?
一丁点都没错,要放在后世,你这么写申论,肯定过不了,但这是科举八股,咬文嚼字也很重要的。
这四个字就是四个层次,分别对应【破题】、【承题】、【起讲】、【入题】。
层层递进,一下子把孔夫子的话肢解之后,按字阐发。
尤其是第一个字【有】,相信很多人都会忽视。
但徐鹤却在破题和承题上肯定【有】的重要,起讲又从反面假如【没有】将会如何,“入题”再从正面肯定【有】,反击正攻,深得拆题字法之要领。
这种写作手法,后世时明朝都还没发明,一直到了清朝,才被人拎出来,专门应付这种老生常谈题型。
所以,当王良臣看到这文章时,初时有些新奇,接着便是恍然大悟,原来这种题目还可以这么阐发?
学到了学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