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句话的意思掰开来细说可就了不得了。
虽然此文承用朱子之说,认为《卷耳》是“后妃思念君子之诗”。
但作者进一步强调此诗无异于“匹夫之闺情”,后文中淡化了主人公的后妃身份地位,体悟到了其中“匹妇之至情”这一点。
用后世之语解释,就是将个例代入到普世化,表现出独特的艺术审美观点。
再看想要写好诗经的八股文有啥要求来着??
要对心物情景进行深入的审美挖掘。
而这篇文章不就是这点最好的体现吗?
彭汝玉心中感叹,虽然他有些瞧不上杨寅秋这个人,但说实话,对方的文章水平还是很厉害的。
对文章的评判也很是慧眼独具。
四书题和五经题,他能拿出来给自己看的文章,确实都是上乘之选。
而能跟自己讨论几句的,几乎都是可以拿到乡试、会试上试一试的绝妙之作。
就冲这份眼力,朝廷选择他做南直隶的大宗师,确实也算是人尽其用了。
杨寅秋得意地将卷子拿了过来,在下面中间又画了一个圈。
其实这时候杨寅秋是有些怀疑这文是徐鹤所作。
因为海陵徐家就以《诗》传家,能做出这种文章的,必然是看过《毛诗》的。
不过杨寅秋还是有点疑惑,这篇文章论文采也跟徐鹤之前的表现有点不一样。
如果说徐鹤之前的表现在他看来文采斐然,但多少有些堆砌的痕迹。
但这篇文章,文采还是那个文采,却一点堆砌的痕迹都没有。
杨寅秋不相信一个读书人,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文风进益至此。
那么只有一种可能解释。
那就是这并非徐鹤所作。
杨寅秋在心中沉思片刻,摇了摇头暗暗道:“天下三分之一的读书人都选择《诗》为本经,南直更是不少世家大族都以《诗》为本经,若是看一个《诗》为本经的文章做得好就以为是那徐鹤所作,那本官也太风声鹤唳了!!”
想到这,他微微一笑,在卷底中间又画上了一个大大的圆圈。
又用了一日,杨寅秋终于看完了所有五经题。
并且用一个下午的时间讲所有考生的试帖诗翻阅了一遍。
扬州到底是文韵天成之地,擅诗文者不知凡几。
就算是院试,也有不少可圈可点的上佳之作。
杨寅秋又点了几个他觉得好的诗便完成了这一轮的院试审阅工作。
但这还没有结束。
终于到了排名次的时候。
杨寅秋此刻兴奋的就像一个等待开奖的赌徒。
无疑,那两篇作得极好的文章,肯定是要录到前十的。
他转头对彭汝玉道:“这两篇文章,四书题那卷子,若是五经题也是圈,那本官必点此人为院试案首,若是五经题是一横,那就前十名待之,若是只有一点,那就看其诗作如何,若试帖诗做得还行,本官还是不吝以前十名给之!”
彭汝玉点了点头,赞同道:“大宗师所言极是,能写出【圣孝之大,一德之所至也】的堂皇之言,该生将来必能科场连捷,大宗师与他将来也是一段佳话!”
杨寅秋要的就是【佳话】,听到老彭此言,不知不觉见觉得这个黑脸老翁也可爱得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