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者,国之大宝,食盐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重要物品。
大魏太祖初年,两淮都转运盐使司设于海陵,后改设扬州。
两淮盐司下辖海陵、通州(南通)、淮安三个分司和海陵鲍坝、淮安两个盐引批验所。
国朝两淮盐业的生产集中在海陵分司所辖的淮中十场。
淮中十场共有灶房717座,卤池4279口,亭场5316面,产盐约183296引。
而淮盐每年共有352000余引,可见海陵盐场的产盐量超过两淮产盐量的半数,十分重要。
尤孝一下子拿出十万引给徐家,虽说这是灶户手里的余盐,但也可想而知其下的本钱之大。
海陵分司下辖十场分别是富安、安丰、梁垛、栟茶、角斜、东台、何垛、丁溪、草堰、小海。
其中栟茶场又名南沙,由于在古代海水冲击,两晋南北朝时渐渐聚沙成陆。
唐初便设为煎盐茶亭,开始有百姓移居此处。
栟茶之所以得名,是因为相传唐时,栟茶海边有生栟树(棕榈)、茶树各一,干高逾丈,冠大如盖。
渔人下海捕捞,海天一色,时常迷路,故皆以栟茶二树为标,过往来去,继而设摊易货,搭棚为居,凿井成市,名为栟茶。唐宋以来一直沿用至今。
此时,栟茶场上一个胖乎乎穿着绸缎的老人带领着一帮灶头、保甲长站在场门口等着贵客驾临。
其中一个灶头来到老人身边道:“窦场长,这次徐家来人所为何事?”
老人摇了摇头道:“终究不会是免了今年的荡滩钱,且等着吧!”
过了没多久,就见远处一行人朝他们走了过来,其中一人坐在肩舆上由两个下人抬着。
当这帮人走到近处,窦场长看到来人顿时吓了一跳:“是长岳公,快,快点跟我上前接人!”
没错,这次徐家来栟茶商谈之人正是徐岱亲至,他对于山东盐司判官一职志在必得,栟茶又是淮中十场中规模较大的场子,离海陵又不是很远,所以他想用自己的身份和徐家二号话事人的身份唱好这第一出戏。
“长岳公!”窦场长带着栟茶场中有头有脸的人物一齐躬身行礼。
徐岱有求于人,闻言立马下了肩舆扶起老场长道:“茗生,你怎么亲自来了!”
茗生是窦场长的小名,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他这个小名已经很久没有人用了。
乍听到这个名字,窦场长泪目了,他想起小时候父亲带着他去海陵徐家,那时候徐家的文简公还在,他就是那时认识的徐岱。
徐岱这人少时生在诗书之家,很少能有机会见到外人,终日只能在书房苦读,窦场长他爹有意让儿子结交徐家二少爷,于是就在徐家暂住的几天里,天天给窦场长些散碎银子,让他带着徐岱去市面上买吃食。
几十年过去了,少时的记忆历历在目,徐岱看着窦场长挽起的稀疏、白的头发感慨道:“几十年过去了,窦大哥老了!”
窦场长老泪纵横:“长岳公眼角也有皱纹了!”
徐岱下意识地摸了摸眼角苦笑道:“能不老吗?族里乱七八糟的事情全要操心,老窦,这些年你日子过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