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周导怎么试镜了吗?宋书文问道。
就每个人发一页剧本,然后对几句台词。其他有用的这孙子一句话没说!
老许还想再抱怨几句,但已经有工作人员喊道:宋书文试镜!
宋书文应了一声,走了进去。
有点出乎宋书文预料的是,房间里面只坐着两个人。一个皮肤黝黑,头发白了一半,正疲倦地揉着眼睛的男人是导演周源山。而他旁边则站着一名看上去刚二十岁的小伙子,估摸着就是周源山的御用男演员。这人身形高瘦,一眼看过去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他那双眼睛,总是透着一股灵动。
宋书文本来还想跟周源山走一遍圈内见面礼仪,但后者却一直看着宋书文,接着又看了看身边的年轻人,调侃道:你俩的名字还挺搭的,一个宋书文,一个黎宇青,谐音就是松鼠文和鲤鱼青,都是动物。
黎宇青也笑了,友好地冲宋书文打了个招呼,还乖巧地喊了一声宋哥。他的声音带着少年人的清越,笑容更是显得灵气四溢,确实像是一条灵动的青色鲤鱼。
宋书文连忙回应了一声,接着准备按规矩自我介绍。周源山本来也想递剧本的,但他之前试镜的几个演员都带着科班出身的刻板演技,这让他更像看看眼前这人的灵性。
于是他想了想,说道:现在开始,你想象一下自己在船上远行,然后用你的方式展现出来。
听到周源山的安排,宋书文本能地觉得有点奇怪。虽然他不是影视学院出身,但这两年上了不少表演培训班的他也学了不少表演技巧,对无实物表演倒是不怵。只是周源山的要求太宽泛,让他一时难以取舍具体的表演方式。
他垂头思考了半响,接着抬眼道:不好意思,能不能借我一件外套,要皱一点的。
行,我去拿。
黎宇青说着便跑去外面,把自己的外套拎了过来,黑色的布夹克,款式简单。他眼见着衣服达不到宋书文皱的要求,还特意揉搓了几下。
谢谢。
宋书文把里面的衬衫袖子挽起来,接过来布夹克披上,又把梳得很整齐的头发打散,这造型一拗,对面两人都是眼睛一亮。
就见他抬脚,落步,在屋子里慢慢的走,往前数米,最终停在了窗前。
他看着窗外,外面是影视城紧紧挨着的建筑,是按着不同年代排列的景观,是繁华人世,但他的表现就是在看远处,看旅途。
宋书文的眼神逐渐发散,同时身子有节奏的轻轻摇晃,像是站在船上被浪潮颠着一样,东一下,西一下,始终寻不得方向,像一只偏离了航迹,独自远行的野鸟。
之前宋书文在上表演课的时候,老师给他讲过表演有三个基础体验,相信,想象。
而宋书文的优势在于,他充满了独特的想象力,而且能把观者带入其中。
他在船上远行,你就跟着他在远行。
周源山对他很满意,没有客套地让他回去等消息,直接取出一份完整的剧本,笑道:你时间有限,要抓紧揣摩,合约和拍摄计划另有人联系你。要不你现在就翻翻剧本,有什么想问的就先找黎宇青。
宋书文先是一怔,心里涌上来的是止不住的兴奋,忙躬身道:谢谢!谢谢!
不用谢,你用自己表现换来的。
周源山做事很干脆,选定了宋书文之后就出去通知试镜结束。一时间房间里只剩下宋书文和黎宇青两人,前者正认真地看着剧本,后者则时不时地看一眼宋书文。
在宋书文看来,砸锅卖铁也要拍电影的周源山肯定是个挺标准的文艺男子,充满了理想主义,而他写的剧本《江城码头》也是如此。
这剧本很薄,宋书文很快就看完了一遍,但没能看懂周源山在剧本里标注的,想要回忆在时代变迁中江城码头区的普通小人物的简单故事是什么意思,甚至对本子里那两个主角之间的关系都模模糊糊的。他总觉得戏里的徐春树和江路除了在理想和现实的碰撞之外,似乎还有一种被导演用春秋笔法遮住的特殊关系。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想演这部戏。
演那个电影世界里的徐春树。
作者有话要说:
很长时间没发文了,写第一本《拳手》的时候我正在考研,故事刚写到一半就到了考研复习重要的时间,于是只能断更。考完初试之后总算是填了《拳手》的坑,还开了后续的《勉为其男[娱乐圈]》。
开那本书的时候压根儿没想过自己能考上,结果等《勉为其男[娱乐圈]》写了个开头之后,突然被告知你初试过了,安心准备复试吧。于是《勉为其男》这本就只能继续断更。
复试非常顺利,所以我还想着复试结束之后本来准备立刻填坑的,结果中间忙着办手续,准备毕业论文啥的,折腾了一六十三招。等我再打开晋江的时候,我突然懵了
这本书,是我写的吗?
后来为了写一篇新文,和滕滕聊了好久好久,中途出现了很多很多特别棒的灵感,但碍于我自己的菜鸡写作水平,暂时还没法写出来。ps:在这里一定要感谢滕滕!陪我折腾了超级久!
最后还是定下了《松鼠文和鲤鱼青》这本书,这书不苏不爽但有点甜,就是想聊聊文艺向的电影,简单地讲讲宋书文和黎宇青这两个人的故事。
第2章 江城码头(2)
周源山和别的导演不一样,他文艺十足,他看重感觉。
宋书文刚进组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周源山就拉着剧组的所有人到楚江边坐轮渡,为的就是培养出他想要的那些感觉。
曾经的楚江不仅催生了大半个古代江城,也为近代江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在越来越发达的空运和陆运背景下,楚江上的渡船却在逐渐减少。
现在会乘坐轮渡的多半是本地老人,他们等船的时候都操着地道的江城方言聊天。宋书文不是本地人,因为签约了影视公司才住在江城,而且在居住圈这边接触的都是普通话,还真是第一次进入这样地道的语言环境中。
这边风景还行吧。
周源山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到宋书文身边,扶着渡船的栏杆和他主动聊了起来:我是江城本地人,是听着老人们的时代记忆和各种江城奇谈长大的。
他伸出手,指着岸上正在建设的高楼工地,指着正在聊天的老人们,指着好奇往这里张望的孩子,说道:这座城市有将近一千一百万的人口,几年前提出江城,每天不一样的口号之后,到处都在拆了盖。我在外面飘了几年回来,最大的感触就是属于老一辈的记忆却正在慢慢消失。所以我没别的野心,就是想拍个电影,把镜头对准当年的那些人,将他们的故事记录下来。
周源山似乎聊出了感觉,转头把黎宇青也叫了过来,要给他们两个一起讲戏。
宋书文之前拍的网剧几乎没有导演讲戏这个环节,本想好好听听周源山对这部戏的见解。结果。周源山却说故事不重要,重要的是感觉,你们只要懂了这种感觉,自然就懂了这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