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寒门辅臣

关灯
护眼
第三百二十章 开恩,减一半税赋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我是大明的子民!

朱元璋看着文书上的字眼,感觉血液热了起来。顾正臣的提议,正中自己的内心。

抛开地域性,更多强调大明身份,有助于让百姓对朝廷更有认同感与归属感,也有助于让官员减少内斗,减少地域结党,避免权臣依托同乡会等操纵朝政。

最重要的是,这种主张更适合当下,尤其是一些文臣墨客还在念着元廷的好,打心里看不起布衣起家的自己,不愿意出山为大明做事。

这一份文书,关注当下,虑及深远!

朱元璋夸赞道:“顾小子虽然在句容,却仍旧想着万古基业之事,是一个可塑之才。”

朱标见朱元璋高兴,连忙进言:“儿臣认为,要想让百姓认同朝廷,将大明的子民作为一种荣耀,需要施恩于百姓,让百姓知道朝廷之好。”

朱元璋连连点头:“这是自然,百姓心中有一杆秤,知道咱大明比元廷的好,自然会认可朝廷。”

朱标感觉时机成熟,转而说:“父皇,儿臣想,既都是大明子民,当一视同仁。衣冠礼仪为一体,刑律令法为一体,税赋徭役为一体,宜地分为,不宜偏颇,过重于一地或过轻于一地。如田地贫瘠之地,不宜重税,田地肥沃之地,不宜苛税……”

“同为大明子民,理当享受大明子民共同的待遇。古人云,不患寡而患不均,税赋虽难定均平,然可以行相对公正之税,留百姓以喘息,让其知天恩浩荡。感化人心,以祈福大明昌盛……”

沐英看着言辞切切的朱标,这一刻,他在为万民请命,他在为那些卑微的,活不下去的百姓请命。

朱元璋收敛了笑意。

正在午休的顾正臣突然被惊醒,姚镇在门外道:“老爷,秦松回来了。”

朱标跪下,将一切揽了下来:“父皇,这是儿臣的进谏。在看到顾先生的文书之后,儿臣想起苏州府的饥荒,想起地方上奏的苏州流民文书,故此恳请父皇,宽宥这些百姓,他们也是父皇的子民,是大明勤恳耕耘的子民!”

“一半?”

朱标看向朱元璋,犹豫了下,刚想说话,沐英在一旁高声喊道:“谢陛下怜百姓之苦,为大明贺!”

秦松明白顾正臣的提拔与用意,明白他对自己的器重。

但不公平却是很明显的事,从朱标的话语中可以听出来,他在说苏州府、松江府等重税之地!他希望自己可以给那里的百姓一个相对公平的对待,将他们作为大明的子民,而不是大明的罪人!!

朱元璋看向顾正臣的文书,沉默良久,终开口问:“这是你的进谏,还是顾正臣的进谏??”

少了一半的税赋,未来日子必然轻松了不少,活着,还是有希望。

没错,秦松此人精于水战,有勇有谋,而且很是上进,顾正臣希望能将此人历练出来。

扑通!

王锤、王钎跪了下来,肃然磕了三个头。

火器能不能成,事关以步克骑,事关大明与元廷攻守态势,朱元璋既然看到了希望,自然要大力支持。

句容,县衙。

“一半吗?”

沐英松了一口气,可不能因为这件事触怒陛下,惹急了,这一半的税赋也未必减得下去。

离开华盖殿,朱标不解地看向沐英:“为何打断孤,父皇并没有完全免去这些地方的重税,只是减其半。”

秦松谢过,品了一口茶,理顺了气息:“太子看过顾指挥佥事的文书之后便明白了原委,在华盖殿进言,陛下考虑之后,决定减轻苏州府、松江府等地一半税赋。”

朱元璋坐了桌案后,看着桌上的两本交叠在一起的书,拿起来用力拉扯了下,依旧是纹丝不动,不由苦笑:“大明的子民?呵呵,这倒是解决诸多问题的一个法子,虽说未必利在洪武,可定能利在千秋。这是人心之策,是天下一家之策,朕就是这一家之主,只是,有些孩子注定要多吃点苦……”

张希婉无奈,只好安排小荷晚上备些羹汤。

二堂。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露脸机会,眼下虽然不起眼,但在未来某个关键的时刻,很可能会被想起来,从而成为自己晋升的关键。

乾清宫。

朱标看向秦松:“火器测试的事就不需要你了,你回去告诉顾先生此间事,另外还有一件事,你需要询问下顾先生对策……”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重生之佛系王爷不好撩(上) 杉杉来迟(校园H) 宫少宠妻请矜持 纯真 奸臣召唤系统[基建] 最强战神 重生落魄农村媳 假太监:女帝对我不要太宠 云养小皇子(穿越) 战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