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相出事这帮文臣如何罢休?还不是文候出面,劝退了众人,他这个嫡亲的女婿都不追究,旁人还为何要豁出性命去?
“顾大人,我也。”文候想要解释。
顾父却抬手阻止他说话,“我只是个粗鄙的武将,听不懂你们文臣那些弯弯曲曲的心思。”
说完,大踏步的往下走去。
在大家以为顾父这是要怒气冲冲的往外走,可却在下了台阶后突然回头,冲着大殿跪了下来,“皇上恕罪,臣替女请罪,是臣教女无方冲撞了靖王殿下。”
文候看着顾父的动作,无奈的摇头。
顾大伯原是磨磨蹭蹭的走着,听着顾父昨日又发火的消息,想着必然是与他生气,便寻机会不凑到顾父跟前。
可会儿下来,正好便瞧见了,顾父的壮举。
顾大伯缩了个头,想走吧瞧着不远处的同僚都正看着他们,不走吧,却也没有顾父的魄力。
“顾大人还有事?”文候走过来,冲着顾大伯问了句。
顾大伯连连摆手,“无事,无事。”赶紧低头退到别处。
这边,顾父继续请着罪。
皇帝那边也没说召见顾父,他喊的声音越大,围过来的官员越多,只要没出宫门的全都回来了。
这个时候,一个宦者急匆匆的朝着文候走过来,小声的在文候的跟前说了几句。
文候轻轻摇头,“这次本候,没有立场,公公也替本候劝劝陛下,纵子如杀子。”
说完,便将手背了过去,摇头便退了下去。
公公无奈的叹息,“主子的脾气都大。”这会儿皇上也在气头上,他若是将文候的话如实传过去,不定要出什么乱子。
公公看着这一堆堆都低声讨论的大臣们,只能让自个手底下手说会道的干儿子,去与几个好说话的大臣私下通通气,别因为这些个小事,再闹出人命来。
毕竟,天子的怒火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住的。
只是,宦者素来在人心目中,便不是正派,这般一出面反而起了反作用,甚至有些人将他们圣明的皇帝变的这般昏聩,怪在了宦官的身上。
这一情绪,便在翰林院的文臣带领下,愈演愈烈。
顾明辰那边的信自然已经送在了自个先生跟前,原本靖王这事做的不对心里不忿的很,如今求到自个跟前,自不能坐视不理。
这般,所在的官员,全都跪下来求皇帝惩治靖王。
皇帝回到御书房还没坐稳,下头的消息便一个连着一个递上来。
哗啦!
皇帝到底没忍住,将跟前的折子全都砸了,“国事家事,都要插手,都要插手!”
上次因着顾父发了阵脾气,换好的案子,这会儿又东倒西歪的。
“圣上息怒。”
旁边,跪了一地的伺候的。
不听得他们的声音也就罢了,现在越听越觉得上火,“都让朕息怒,一个个的,朕连生气的权利都没有了是吧?”
越说越气,连着又在旁边踹了好几脚,“好一个顾家二郎!”
这边下头的人连大气都不敢出,偏生在这个时候,外头的小公公过来禀报,刚进来便被眼前的景象给吓到了,可已然进来了,只能硬着头皮禀报,说是顾家老太太求见。
原本内眷多不能亲见圣颜的,可现在宫里头没有太后,偏偏皇后又做不得主,老太太年纪也大了,便才通报圣听。
宦官的话说完,皇帝又狠狠的踹了旁边的椅子几脚,“见,朕便要听听,顾家到底还能说出什么话来?”
很快,老太太被领了进来。
因着皇帝故意的,老太太进来的时候,下头的人还未将低声凌乱的东西收拾好,让人一瞧见便知晓,皇帝刚刚发完脾气。
老太太偏生连眼皮都没抬,这按着规矩跪在皇帝前头,“臣参见圣上,圣上金安。”
皇帝看着顾老太太抱着先人灵牌,神色的诰命服的腰间,别了一根白绳,知晓她这是寻自己晦气,冷哼一声,“有顾家这般贤臣,朕,如何不能安了?”
与老太太皇帝倒也算是熟悉,年少的时候常去与顾父的院子坐坐,那时候老太太经常亲自做了糕点给他们端过去。
当时皇帝还感叹,老太太在府里的生活多不顺意,可在孩子跟前却不表现出来,不让孩子感觉到一丝,自哀自怨的情感,这般心境在内宅妇人里头,定是难能可贵。
数年未见,老太太比记忆中的样子要老了不少,只是神态却跟从前无异。
“圣上谬赞了。”知晓皇帝真正的意思,可老太太却当不懂,故意顺着回了句。
想起了从前的事,皇帝的心里头多少有些松动,可听的老太太这般回答,心立马硬了起来。
将脸往一边扭,抬手先让人起来,却也没有赐坐。
老太太身子不好的事,皇帝自然知晓,让起来也是近身的那么点怜惜,不让人在御书房出事罢了。
老太太起身道谢,脸上依旧没有任何表情,只抱着灵牌,直挺挺的立着。
不过是站一会儿,她还是能受的。
原本想着,该是她今日替顾父跪着的,可到底身子不好,别顾明慧的事还没解决,她自个先去了,平白的耽误孩子。
这会儿功夫,下头的人便将御书房收拾利索,皇帝端坐在正前头,冷着个脸,“怎么,顾老太君来了,就是想看看朕怎么批改奏折的?”
看着老太太站着不吱声,皇帝冷冷着讽刺了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