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周六郎依依不舍的跟上,他也很想在山里挖茯苓呀。
满宝现在对挖茯苓的兴趣主要是在于钱和积分,对在山里玩儿并不怎么感兴趣了。
所以找到两块后她也就放心的下山了。
她一回到家就一头扎进自己的房间里做笔记。
小钱氏找过来看了她一眼,便放心的回厨房去干活儿了。
何氏的肚子已经挺起来,方氏的肚子也有了些样子,所以她们现在正坐在凳子上慢慢的分着麻线。
冯氏则和周喜一起去菜园里浇水,顺便将一些老的菜根拔掉种上新菜。
老周家一时安静下来,满宝坐在书桌前越发入神了,一直到大丫敲门进来,她才觉得脖子有些酸疼。
“小姑,该吃饭了。”
满宝揉了揉自己的小脖子,应了一声后看了一眼自己的笔记,满意的点了点头,便将笔放在笔架上,起身和大丫一起过去大院。
因为满宝很少在家里读书写字,一般她都是一下学就去白家写作业,一直到吃晚食才回来。
用过晚食,她一般不是出去玩儿,就是蹲在院子里教大头他们读书,或是自己捧了一本书看。
但这两天钱氏没少过去看她,她就发现小闺女一直埋头苦写,好几次她站在门口看她,她都没发现。
钱氏这才知道原来她的课程真的这么紧,一直以为她去白家是跟白家小公子玩的。
所以读书还真是辛苦。
这样的认知不仅钱氏有了,老周家上上下下都认识到了这一点。
尤其是周四郎,他可不知道客气,所以很不客气的去翻满宝的笔记,结果他发现他都看不懂。
要知道他可是把《千字文》都读完了,好吧,虽然论读书他都还比不上大丫和二丫,但却比几个哥哥还都厉害。
大哥和三哥可是只认全了家里人的名字,还知道一些最简单的数字而已,其他的字认多少遍都不会。
所以幺妹学的东西竟然这么高深了吗?
周四郎的嘴一向就收不住秘密,于是都用不到半天,老周家上下就知道满宝学的东西有多难了。
连老周头都好奇的溜达过去看了一眼。
只认得自己和老妻名字的老周头更看不懂满宝写的那些笔记了,不过他会看她用掉的纸张。
那一沓沓厚厚地纸,老周头是看得心一抽一抽的,所以今天就忍不住问她,“满宝啊,你身上还有钱吗?要不要你娘给你拿一些买笔墨纸呀。”
满宝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好奇的看了一眼老爹,摇头道:“不用啦,我买了好多好多,够用了。”
满宝现在所用的笔墨纸都是从商城里买的,以前她只买纸,后来先生送的笔秃了,用的墨也用完了,她便去县城里看过,不过有些贵,她便在商城里搜了一下。
虽然少,且也不便宜,但那到底是积分,可比用铜钱的好多了,而且质量也不错,所以她都是用商城里的。
老周头闻言点了点头,看了一眼桌上的菜,夹了一筷子鸡蛋给她,脸上的褶子笑成了一朵菊花,欣慰的道:“读书费脑,多吃点鸡蛋啊。”
满宝点头,将鸡蛋分成三份,给爹回了一份,又给娘一份,就开始扒着饭吃起来了。
今年家里的鸡养得好,不仅比往年多,下的蛋也多多了,所以钱氏很舍得,如果没有买肉,家里也会每天煮几个鸡蛋。
毕竟家里还有两个孕妇不是?
不过今天她特意叮嘱小钱氏又多煮了两个,就是为了给满宝补身子。
但虽然多了,吃的人也很多,满宝从不肯一个人霸占大部分鸡蛋。何况她每天早上还有鸡蛋吃呢。
钱氏心中欣慰,却没有接受满宝的好意,将鸡蛋夹回去给她,怜惜的看着她道:“难怪我们家满宝吃这么多也长不高,原来是因为要学这么多东西,太费脑了,营养跟不上不行啊。”
老周头深以为然,“老大家的,以后每天中午也给满宝煮个鸡蛋吃吧。”
满宝:“……我不要!爹,我不喜欢吃鸡蛋了,而且鸡蛋吃多了也不好。”
“胡说,鸡蛋那么好的东西,怎么会不好?”老周头乾坤独断,“你不用给家里省,一天加一个鸡蛋家里还是做得到的。你读书费脑,可得好好养一养。谁家孩子上学有你这么省心的?”
第318章 共同努力
老周头一半是哄小闺女,一半是说给底下的儿子儿媳们听的,他道:“你读书不要束脩,自己学了本事不说,还教家里认字,我们家现在谁不认识几个字?尤其是你几个侄子侄女,就是送到学堂里去也不过如此了。他们以后可都是读书人了。”
老周头每每想到这里就无限的激动,读书可不容易,他们七里村要不是沾了白老爷的光儿,请了个庄先生来,他们村可真是一个读书人也没有。
即便如此,他们七里村六十多户,除了满宝外,能把孩子送进学堂里读书的也就四个而已。
而且已经有两个决定学到今年年底就结业出来,毕竟孩子已经上十二岁了,认了字,就可以试着到县城里找些活计做。
孩子认了字,去县城里找个账房的学徒做着,熬个五六年,说不定也能成为一个账房。
读书人有多难得?
那可比在地上凭白捡到一块金子还难得。
老周头的目光在大头和二头之间来回巡视,威严的道:“大头,二头,你们小姑教你们的字你们要好好学,等你们再长大一点儿,让你们爹到县城里给你们找个账房的学徒做,以后你们也去做账房。”
周大郎和周二郎差点把嘴里的饭喷出来,瞪大了眼睛去看他们的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