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常平宁心理活动很丰富,但是她看到孟夏没有主动提出把从富商那收到的银钱分出来,自己没有说话,只是答应了一会儿去收学堂收拾富商们吃剩的东西。
孟夏感觉到了广英婶子家厨房的气氛不太对劲,主动询问起,她们先前在聊什么,为什么在自己出现之后,氛围这么奇怪。
常平宁看到几位婶子对视了一眼,说起了游先生的事情。颇有些为孟夏打抱不平的意思,毕竟她们听说了游先生对孟夏态度不好。
不过有些婶子说话比较过激,听上去又像是在孟夏面前挑拨她和游先生的关系。
让常平宁意外的是,孟夏在听完几位婶子的话之后,笑吟吟摆手:“我不收大家的束脩也是有私心的,大家可千万别拿我和游先生比。”
看样子,孟夏并不想被拿来和游先生比较。
“我教各位婶子们认字,除了因为一开始在村里人面前答应之外,还希望各位婶子们在识字了之后,能主动监督记录村子里各家加工海味的账目有没有问题,这样的话,每个月的加工海味账目的可信度会高……”
孟夏毫不顾忌地说出她自己的想法:这些婶子们学会了认字和写字之后,能够帮她在村里做些事,她只有一个人,不是所有事都能做得到的。
要是各位婶子做的好,往后孟夏还会给她们发工钱。不过第一步,就是要先教村里不识字的人认字。
至于游先生,他教大家完全是为了考学,跟孟夏的目的不是一回事。村里人把孩子送去他那学习认字,也是有求于他,给束脩也是理所当然。
“况且学习这回事,本来就要给先生应得的尊重。”孟夏说,“给束脩也是理所当然,是我因为私心扰乱了规矩。”
几位婶子没想到拍马屁拍到了马腿上,被孟夏这么教育了一番,面上有些讪讪。
孟夏把话头停在了自我检讨上,没有继续指责帮她说话的婶子们,反而是向几位婶子道谢,感谢她们帮自己说话。随后就带着常平宁离开了这里。
常平宁在离开屋子的时候,隐约听见了屋子里传来的埋怨声,斥责孟夏虚伪的,不过很快被赞赏孟夏的声音盖过了。
常平宁看向孟夏,似乎是想观察她的反应,没想到孟夏像是没有听到,直接问常平宁,觉得哪些婶子适合留下来加工海味的。
常平宁愣住,想了想先前几位婶子在灶间的表现,还有她们聚在一起说孟夏的赏钱、游先生的过往,又回忆起先前村子里大家传谣言的迹象。
最后常平宁跟孟夏说了两位婶子,一位是广英婶子,一位是从头到尾都不怎么说话的婶子。
原本那位主动提出送食篮的婶子灶上功夫也很不错,但是在常平宁和孟夏离开厨房后,说孟夏“假仁义”的,也是这位婶子。
不过孟夏对于这些细节上的事情没有那么在意,只是问常平宁几位婶子的灶上活计怎么样。
常平宁见状,放宽了她先前选人的标准,又多加了几位婶子。
孟夏冲常平宁点点头,告诉常平宁,现在正是缺人的时候,还邀请常平宁往后要是有时间了,来学堂里帮忙教村民手艺,似乎对人选完全不苛刻。
常平宁意外,不理解孟夏为什么毫不藏私,好些手艺,都是师傅教给徒弟的,这样轻易就被人学了去,真的不要紧吗?
不过常平宁没有问出口,毕竟她的识数记账、会的菜色,也全部都是因为孟夏不藏私,她才能像今天这样:港口有摊子在赚钱,上午又能去海滩边上替村子里收取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