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于大地的凝重,或是字里行间的艰涩之类也许并不切实的东西,在这笑容中完全不存在。
那笑容就像一张白纸,让人觉得,这背后的一切故事都是虚假的。
这笑容,自然是不能用“矫揉造作”、“轻薄”、“娘娘腔”或者“赶时髦”之类的词形容。
一切都像是虚假的,一切都是莫名的诡谲着的。
“迄今为止,我从未见过如此虚假的平庸青年。
大概,是因为太平庸所以从不曾多看过一眼吧。”
第三张照片,最是出奇,十五张照片里最吸引李长青的注意。
其年龄无从推断,但大致推算一下便能知道,还是青年。
坐在脏乱不堪的屋子一角,墙壁上约有三处已崩裂。
他看着窗外,脸上依然带着笑容,但就像随时都会消亡一样。
额头依然是那么普通,额头上的皱纹也仍然没有可以值得称道的地方。
眉毛也还是那么的随处可见,和眼睛、鼻子、嘴乃至下颌一样的平庸。
天哪,这张脸上还不如没有任何表情,这笑容简直不会给人留下任何印象,因为它毫无特色的出现在了一张毫无特色的脸上。
倘若有人看了这张照片后闭上眼,脑海里出现的大概也会是另一个人的脸,甚至完全不记得这张脸的模样。
“我还能记起墙上的三处崩裂,他衣服上的褶皱,乃至照片上的几处污渍,但那张脸却像云雾一般消散,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
就仿佛,这是一张构不成一幅画面的脸,用笔也画不出来一般。
再次睁眼去看,也丝毫感觉不到熟悉,反而会下意识地看向照片上其他地方。
即使是所谓的“面无表情”,也应该比照片里的人更有表情,更让人印象深刻。
或许把章鱼的脑袋替换上去,才会产生类似的感觉。
“总之,任何人看了这张照片,都会产生莫名的抗拒与恐慌。”
“迄今为止,我从未见过长相如此平庸的男子。”
档案里除了照片还有看过照片的人的留言,李长青全都看了一遍。
确实是一个长相平庸至极的人,和她有着些许相似的地方。
在眉眼,更在气质,那种一眼看上去就很像兄弟姐妹的感觉。
档案里还有李东泽曾经写过的日记,字数还挺多的。
日记一直从李东泽小学写到他毕业找工作前夕,似乎是从他开始找第一份工作开始,就不再写日记了。
“我这一生,尽是些无聊之事。”
“我总是无法理清生活的头绪,大概这就是生活。”
“我从小在乡间长大,初次见到地铁站,是年纪稍大后的事了。”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未来深信不疑,直到我忽然感到素然无味。”
“对于人活于世的简朴,我时常感到单调乏味,笃定地认为不过是生命里或有或无的装饰品。”
“我不懂得饥肠辘辘的滋味,不曾体会饥饿之感,即使饿了,也无法自察。
对饥饿一无所知的我,记忆中从不曾因为饥饿而进食。
年幼之时,于我而言,痛苦的时刻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用餐的时候。”
“坐在餐桌前,拿着餐具,将饭食一点点强压进口中,还要装作自己很饿了的样子。
吃完之后,还要说上一句:真好吃。
当然若是在外面,就不需要这么麻烦了。
直到现在,我依然还是无法理解,人为何一天非吃三餐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