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阳朝堂之上,停下数日的早朝,突然开了,抱病多日的王允,竟然也来了,而且容光焕发,红光满面。
显然,“病”已经养好了。
另一位与王允并肩而立的,正是一身戎装的袁术。
朝中一部分官员,是董卓党羽,还有一部分,已经被王允拉拢,但最多的,还是骑墙派,他们总是最看得清楚形式,又最看不懂形式,谁在雒阳说了算,他们便依附谁。
王允原本身为董卓最青睐的重臣,如今向大家介绍一番袁术,其目的,不言自明。
王允要更换立场了。
看着王允夸夸其谈,杨彪闭口不言,曹嵩也默然无语,任其作为。
各大小官员也悉数噤声。
蔡邕和荀爽对视了一眼,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在他看来,董卓生性残暴,或有不逊,但为官本身,并没有逾矩的事发生,绝非那倒行逆施,与雒阳分庭相抗的袁绍可比,那不过是枉顾宗庙的叛贼而已。
王允一听,目光在蔡邕身上停了停,接着道:“董卓本性不改,在河南烧杀抢掠,如今已举大军向雒阳杀来,孙将军,可有陛下下落?”
众官纷纷望向孙坚。
“牛辅兵分两路离开雒阳,末将部下截到牛辅时,双方发生激战,不过却并未见到天子,或许牛辅贼人,还用了别的手段,悄悄送走了陛下。”孙坚道。
朱儁也道:“正道之上击败数支牛辅军,皆未碰见陛下车驾,会不会陛下依然藏在雒阳?”
“绝无可能!”王允否定道,“我的人亲眼看见牛辅从皇宫接走了陛下。”
“那陛下何故会突然消失呢?”袁术问道,“国不可一日无君,王司徒以为该当如何?”
王允被这么一问,倒也有一丝顾虑,袁术这么问是什么意思?难道他也有意扶植新帝?
“且先加派人手,寻寻看吧!”王允道。
袁术面无表情的看了王允一眼,又问道:“董卓大兵兵临城下,王司徒可有退敌之策?”
王允当即一阵心悸,好你个袁公路,第一次上朝,便给我一个下马威。
袁术这么问,不就是想说:谁能挡住董卓呢?谁能挡,谁说了算。
“退兵之计,当仰仗袁将军。”说完,王允上前两步,朗声道:“诸位大臣,为今之计,老夫斗胆推举袁术袁公路给骠骑将军,孙坚孙文台为左将军,朱儁朱公伟为右将军,再加封韩遂为使羌中郎将,由诸位将军联手抗敌。”
朝堂安静了十数息,良久,杨彪率先表态:“既是权宜之计,便赞同吧!”
杨彪一开口,便有数名大臣连着赞同,显然是杨氏一派的。
很快赞同之声云集,最后敲定。
蔡邕犹豫再三,还是上前一步道:“王司徒,雒阳遭此变故,下官听闻,董卓对其十分忌惮,不如急招渤海王入雒阳主持大局,或可解此危困之局。”
袁术突然大笑:“哈哈哈,蔡大夫,你的好女婿,此刻正在豫州与我兄鏖战呢,如何救雒阳?”
蔡邕对袁术此话颇为鄙夷,首先是兄弟不睦,其次还有幸灾乐祸的成份。
蔡邕脸色不好,一旁的荀爽连忙扯了扯的他袖子。
蔡邕心知对这些事实在插不上嘴,无奈回道:“下官只是建言。”
“军国大事,岂是尔等乐师能妄议的!”袁术毫不刘擎的讥讽道,虽然他与袁绍兄弟不睦,但与渤海王,那是有仇。
朝散,百官自散。
蔡邕给了荀爽一个眼色,两人打算约着聊聊。
袁术虽然封了个临时的官,却十分嚣张的直接闯入原先董旻的,最最原先皇甫嵩的大宅中去,将宅人下人悉数驱逐。
孙坚面色如常的离去,回府,直到踏入府门,关上大门那一刻,他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孙策当即迎了上来,“父亲!”
见到儿子,孙坚脸上凝重散去大半,笑着回应:“今日练得如何?”
“嘿嘿,与吴舅交战,可一刻钟不落败。”
孙坚揉了揉孙策脑袋,笑道:“吴舅让着你的!”
“不信你来试试!”孙策不服气道。
孙坚却没这个心思,“为父还要要务在身,下次吧,你自己练,勿要懈怠!”
说完,孙坚给了一旁陪练的吴景一眼,示意他跟他入屋。
“文台,为何朝议之后,心事重重的?”吴景问。
“不知为何,今日我看朝堂各人,皆十分怪异,先说那弘农杨氏,历来和袁氏不对付,今日却带头同意加封袁术为骠骑将军,杨彪与董卓,不是盟友吗?”
“有没有可能,是私下达成什么协议了?那几家人都心思深沉,你该知道的。”吴景道。
孙坚摆摆手,表示不知,看样子,私下和袁术联络的,是王允才对。
“文台,话说回来,那东西,呢真打算留着?”
孙坚一阵恍惚,回道:“自然不能留着,只不过眼下情形,我不知该交给谁,我一直担心的事是袁公未必会轻易放我们南下,而留在雒阳,面对董卓十万大军,我心中很没数。”
“十万。”吴景也念叨了一声,他突发奇想的说了一句:“公台,能不能以此物,让袁公做个保证,放你离开雒阳,回去做长沙太守?如此一来,也无愧于与牛辅一战死伤的弟兄。”
孙坚眼前一亮,摸了摸胡茬,“或许,此计可行!”
孙坚警惕的张望一番,又凑近了吴景,问道:“可知德谋何时归队?”
“应该就这几日了!”吴景道。
“好!等德谋一到,我便去与袁公说道说道,以传国玉玺,以及一并天子物件,与之交易!想必董卓也不可能就这几日便杀到雒阳。”孙坚表情轻松了些,笑着拍了拍吴景肩膀,道:“与牛辅一战,你可真是帮了大忙了,幸好此物没被朱公伟所得!”
吴景嘿嘿一笑,“运气使然!”
……
(ps:求推荐票,月票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