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原本的那条下三滥巷子,如今被改成了济善堂。
巷头给无父无母的孩子住,巷尾给没儿没女的老人们住。
孩子跟老人不在一起,这是程雪特意提出来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孩子、老人的生病频率。
每日吃两餐,每餐的标准是四菜一汤,应时应晌。衣服、鞋子全都齐全,被子、褥子,也每人一套。可以说这些孩子、老人进了济善堂,就相当于是享福了。
行动自如的老人会去后院开垦菜地,给济善堂省些开销。六七岁的小姑娘们,会帮元嫂子洗衣服、收拾屋子,减轻他们的负担。
这边虽说没有大富大贵,但胜在日子安稳。
以前这条巷子,正经人宁可绕路都不从这边穿行。如今不一样了,大家没有任何顾虑,想怎么走就怎么走。有没事儿的路过济善堂,还会特意进去看看,转转。
成喜驾车,停在济善堂门口。白薇伸手把李恬、李怀抱下来,然后再把程雪扶下来。
济善堂的大门一直虚掩着,轻轻一推就开。
随着“吱……呀……”的声音响起,院子里洗衣服的小姑娘抬头,然后笑眯了眼睛。
“甜甜姐,怀少爷。元娘亲——夫人来了。”
元滔媳妇闻声匆匆出来,忙走到跟前,侧身行礼。
“给夫人、二小姐、小少爷请安,咋这会儿过来了?吃了吗?”
“吃过了,不用忙。”程雪笑着摇头,打量一下院子又道,“最近咋样?缺东西吗?”
元滔媳妇忙不迭摇头,说:
“不缺、不缺,昨儿肖夫人派人送了不少米面油和肉,又能吃一阵子。”
她家去年开春时遭灾,五个孩子一个都没剩下。如今能来济善堂照顾孩子,对她来说是件好事,她很珍惜。
成喜跟白薇把东西搬进来,程雪指着跟料子,道:
“府里最近要招待贵人,没时间给孩子、老人做冬装了。白日你就带女娃儿们给大家做吧,正好也让女娃们都练练手,衣裤总是要学的。”
元滔媳妇听到这话,把孩子们喊出来,一起行礼。
“多谢夫人悉心照顾,我等感激不尽。”
每一次送东西他们都会这般,程雪也不拦阻他们的行礼,毕竟没有白给的东西,总要知道感恩。
孩子们起来后,纷纷把东西拿去该放的地方。
该说不说,元滔媳妇还是很会教养孩子的,迄今为止还没发现刺儿头。应该也是都岁数小,稍微大一些的就被军营拉走,小的肯定会听话。
照例被元滔媳妇带着挨个屋子瞧,碰到在这做工的媳妇,彼此就寒暄两句。
房子经过拆分、合并,已经回归了本来样貌。因为孩子多,所以每间屋子都是都是南北两个炕,炕稍打了一排炕琴。屋子能住十二个孩子,但目前都是十个,没让他们太挤。
每间屋子都配两三个七岁的孩子,方便管理小崽儿。各个都穿的很干净,没有鼻涕过黄河、袖子锃亮的。
“夫人,去巷尾那边看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