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彝兴还想出党项人帮忙一起出了做辅兵,被赵光美给拒绝了,主要是怕这些党项人的军纪不好,激化民族矛盾。
毕竟党项人和契丹人之间的民族问题也是挺复杂个事儿,尤其是府州折氏,和契丹真可以说是血海深仇,这玩意容易控制不住啊。
如此这般,赵光美领着大军一路缓行,让辎重走水路先去了雄州,之后自己则是带着步兵一路骑着自行车嗖嗖的一天就瞪三四十里,遇城就进,到点就吃,天晚即睡,宛如郊游一般的就到了前线。
也是故意,存心留出了时间给耶律贤和那些可能还安心而已的贵族们一个准备的时间,也等着他们,看着他们,看他们敢不敢趁机入侵燕云甚至瓦桥关。
赵光美也并没搞什么同食同宿,凭现在大宋的军力强盛和他那超高的个人威望根本没那个必要,让杨业他们去抓军心就行了,他本人特意坐在了一个极大,也极其豪华的马车里,还带着萧绰和孩子,赶路的时候甚至还有闲情逸致去看书,烹茶,可谓舒服极了。
这是赵光美个人第二次率军出征,甚至也是他第一次领兵,大宋的家底都被他给领出来了,军费更是得如流水一般,将士们士气极其的高昂,一直到幽州城下,整个队伍都排列着极其严密的行军队形每一个将士都是求战求的跟发了情的色狼一样,恨不得红着眼珠子找敌军。
且不说再见韩德让,让他和萧绰心中是否有所感慨,出于安抚人心的考虑,赵光美依旧是任他做了第一任幽燕府尹,然后跟他谈了大半天有关于幽州如何发展的问题。
此人确实是人才,原本历史上也正是此人几乎凭一己之力将辽国国力带上巅峰,且将政治权力国家话,道一句宰辅之才并不为过,甚至单以能力而论,即便号称良相如云的整个北宋一朝,在赵光美看来也无人可以与他相比肩,就连范仲淹,王安石等人,也要比他稍逊一筹。
当然这也难说,毕竟范仲淹和王安石虽得君主信赖,可毕竟没到叫他们老公的地步,人家这个宰相在历史上行使的实际上是君权。
整个燕云十六州,在赵光美和萧绰到来之后没有任何意外的传檄而定,十六个知州依次来见,整个南院武装开始整编,耶律休哥也正式将耶律璟接去了大同府,拥立此人重新做了辽帝。
但他本人却是没来,或许还是为了观察局势。
女真人派了使者前来,表示愿意助战,赵光美却表示让他们别特么添乱,派几个首领过来以表臣服就行了,渤海国复国的事儿想都不要想。
更甚至于,赵光美直接将女真粗暴的分为了生女真和熟女真两部,熟女真直接统统统一算作了契丹人,根本就不承认他们这个女真人的身份,而生女真,嗯……
他也搞不懂生女真那边到底有多少个部落,各自是什么关系,事实上就连专门管这些的萧思温,甚至那些熟女真对此也不知道。
于是赵光美就给一个完颜部写了封信,让他们派人来降,不失节度使之位。
至于这个完颜部是干啥的,凭什么可以代表全部生女真,赵光美也解释不清,反正他就是知道这个完颜部,而且还说,如果半月内他见不到完颜部的部长来当节度使,他就要把所有的生女真彻底的灭掉。
这些都不过是一些琐碎小事,即使是耶律休哥似乎没有预想的那么乖,对他来说也无伤大雅,燕云本来也早就都是案板上的肉了。
他真正在意的,是燕云之外的契丹北院。
说实在的,他还是喜欢把这片区域叫内蒙大草原。
在燕京又待了足足半个多月,将压迫感差不多给拉满了,赵光美这才在准备的无比充分之时率军正式出城,直奔上京临潢府。
期间,倒是有不少的契丹游骑兵在四处晃荡,赵光美也不管,就当没看见,只是让党禁带着足足一万骁骑军排成了长阵,分三班倒负责保护他们大宋的后勤补给线。
他压根就不知道耶律贤现在还在不在这片草原之上,也懒得去找他的主力在哪,爱在哪在哪,幽州距离临潢府本身也没多远,补给并不算长,一万骁骑兵足够用了。
他甚至每天都无聊的和萧绰在马车上都打上扑克了。
而事实上,耶律贤距离他确实是也没多远,而且这么长时间,基本也快把军粮都吃完了,再耗着就得征粮了。
就辽国现在的这个情况,能不能征得来都不一定呢,搞不好所谓的征粮就要变成纵兵抢粮了。
“陛下您看,这是宋军的行军图,十万宋军基本分成了四个部分,依次行进并未进行分兵,目前看来,依然是只有粮道补给的部分最为薄弱,但也有一万骁骑,要打的话,就只能是尝试劫粮道了。”
至于说直接去冲击赵光美的本阵,这是压根想都没想过的问题。
“耶律休哥,还有耶律璟,依然没给我回信么?这大辽的江山,他们莫非是铁了心要卖么?”
“依旧在按兵不动,此外大大小小,收到了调兵令的大人们,大多数也依旧是毫无动作,都在观望局势。”
“哎~,可笑啊,可怜,我大辽建国无视于载,如今生死关头,平日的那些所谓的忠臣良将,依旧是骑在墙上,谁赢了他们帮谁。”
“那,咱们打不打?”
“打!不打一下,实在是不甘心,不打的话,那些人肯定墙都不骑,卖国卖的更没有负担了,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