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高怀德这不也跟着他当个参谋呢么,遇到不会的地方让他多听他姐夫的也就是了。
然而随着大宋彻底进入市民经济,城市逐渐走向工业化,军阀固然是要养的,但这些军阀真的还有反噬主人的能力么?
至于说赵光美不会打仗,其实这真没什么,大宋现在的装备早就都换了不知多少轮了,硬实力在那摆着呢,这一次他们大宋要以震慑为主,直接无脑a上去也能赢。
“问?算了,甭费那劲了,秦王殿下如此主张,必然有其理由,既然太上皇都已经同意了,咱们还有什么可说的?问了,倒好像咱们这些人对军权有什么想法似的。”
反倒是这种波斯式的扩张让他看到了希望。
这就相当于之前他枢密院监军招标的那个性质深化了一下而已。
但还给这些盟友极大的自主性。
吕夷简一脸懵逼地瞅着赵普“这是……秦王殿下的意思?太上皇也同意?商行的股东,也都同意了?”
与此同时,他还给郭进和耶律休哥也写了信,但一般人就不知道他写的是什么了。
实话实说,赵光美真不认为在契丹灭亡之后大宋还会存在什么外敌,那几个大食分裂出来的小国单拿出来哪一个也不太可能有远征万里,来找大宋麻烦的能耐。
这也就是赵光美啊,这要是薛居正敢提这么离谱的提议,这帮宰相们都得动手打他。
然而,这一次的出征,赵光美的速度却是比天下人想的速度都要更慢得多得多。
拟将侍卫马军司进行拆分,将其中精锐兵马部分如控鹤军,龙捷军从侍卫马军司中分离,剩下的侍卫马军与侍卫步军合并,同时与全国范围内的厢兵合并,进行整编,裁撤,改名为大宋国土防卫军,简称为国防军。
财政的钱用来养防卫部队是最合适不过的,因为防卫部队的销相对固定,意外销是不多的,碰到穷兵黩武的统治者也不用担心军费会掏空国家财政,退一万步说真有一天遇到敌人侵略的时候,朝廷也可以出面搞总动员。
不止如此,赵光美还对拿着一份厚厚的计划请示了董事会,和一众股东们光开会就开了小半个月,会后,便开始在禁军之中,将三衙禁军的上上下下,尤其是中层将领之间好一顿的调来调去。
光听名字就知道,赵光美这是要放大招了。
就真的是跟现代波斯国学习的了。
而是通过派遣教官,派遣技术指导,甚至派遣政委的方式,再通过大量的对外援助,包括但不限于援助医院、学校、为隔壁国家修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渗透对方的军方,然后顺便,给邻居的军队援助一点武器弹药,与之结盟成牢不可破的兄弟盟友关系。
不夸张的说,赵光美真的觉得,在军事理念方面,波斯帝国很可能是甩全世界所有主流大国一整条街的,自己一个人闷头干了霸权二十多年几乎快把霸权都给打中东了,纯从军事角度来说,赵光美穿越过来之前的二十年发展简直就是军事奇迹。
好东西当然就要学么。
波斯红色卫队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尽量不亲自参与外国的战争。
这好像也是挺正常的,毕竟这一战之后辽国就会灭亡,投降,就算那些许的顽固分子逃了跑了,对大宋来说肯定也是毫无威胁可言,大宋再维持着这二十几万禁军和二十几万厢军确实是不太像话。
这么个打法大宋基本就是精锐尽出了,总的主战兵力将超过十万人,而且不太合理。
见贤思弃么,本质上,大宋也即将要进入扩张周期,如果走传统的扩张路线,对于太远的疆土确实是很难有一个好的办法去维持管理的,撑死了也就是个翻版的丑利坚,或者大嘤帝国而已,这种霸权根本撑不了多长时间,至多一二百年,且霸权结束之后必然会遭遇反噬。
一个国家两只军队,两只军队分工明确,一支只负责国土防卫,减少骑兵比例,增加兵营建设,多搞步兵,多修堡垒,训练强度其实也不用太大,少部分的精锐带着大部分的厢军民兵练练就行。
赵普闻言点了点头,他也是这么想的,大方向上,人家哥俩愿意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去呗,就算是脱裤子放屁吧,那也是人家自己乐意,你管得着么?。
拟将殿前司,以及控鹤龙捷两军进行合并,成立大宋皇家商行护卫军。
经济上,这些军队对波斯红色卫队高度依赖,但对他们本国政府反而没啥依赖,政府爱怎么换怎么换,爱怎么颠覆就怎么颠覆,是贪污腐败也好,是汉奸卖国也罢,丝毫不影响军队的战斗力,反正政府军在面对波斯的这些附庸军的时候也是土鸡瓦狗,毫无战斗能力。
换言之以后出征的时候如果从哪个府,哪个县征调了军粮,商行还得给朝廷打一张支票。
“不是,这……他们兄弟俩这到底是要干吗啊,他们要是想要军权,压根别从皇位上退下来不就得了?既然退下来了,怎么又把军权重新抓回去了?精锐的部队都给了,商行,枢密院倒是成摆设了?会不会将来有一天把咱们门下省也给废了?可他们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么?这天下本来就是他们老赵家的啊,反倒是商行,股东大会还并不都是他们皇族的人。”
谁规定军队必须听政府的呢?
首先是禁军进行改名。
因为这支军队是要赚钱的。
商行是需要盈利的,贸易也好打仗也好,都要有足够的利润才有扩张的动力,说白了就是军费销必须小于贸易所得的利润,如此可以很好的克制朝廷的穷兵黩武。
但赵光美对标的真正对象却也并不是这两家东印度公司,而是二十一世纪的波斯红色卫队。
这种玩法最大的隐患其实是军队尾大不掉,容易变成军阀,军阀又会变成安禄山的问题。
稍微懂点行的都不难看得出来,赵家兄弟是打算利用这一次的远征,对禁军进行一次彻底的军改了。
而且商行来控制这样一支进攻型的军队,说白了对军队的实用性会有更具体的要求,可以有效的防治军队内部的腐败,懈怠,等等一切问题。
万一哪一天,哪一处军阀因为横征暴敛太过被当地人推翻了,或是当地人莫名其妙的搞起了民族主义,那……跟大宋有啥关系?
大宋,是绝不会主动把商行护卫军派到别国去抢占土地的。
这,才叫真正的仁义之师。
(本章完)